一个德国人想说——我差点让一个外卖员损失200块?!?

文摘   生活   2024-11-28 08:00   江苏  

最近,我们家发生了一件小事。有一天,木马君点了一份外卖,但漏接了外卖员的电话,按照以往的经验,我们原以为,外卖员会将外卖放在物业大厅,因为通常其他人都是这么做的。

但这位新手外卖员非常严格地遵守平台规则,认为必须要直接交给顾客本人,不知道可以请物业人员代收,后来我们错失了这份外卖。

顺便说一句,作为一个有点古板的德国人,我个人其实很欣赏外卖员这种遵守规则的精神😀。

后来,他很担心我们在平台上给他差评,我听说一次差评可能会导致他损失 50-200 元,甚至更多?!?我们当然不忍心这么做。

作为一个外国人,也许因为这一切都太方便了,这是我在德国无法享受到的服务,所以我并不敢要求太多,于是我们又重新点了一份。

---

你们知道,我写过几篇关于外卖小哥的文章,也拍过他们很多工作时候的照片,这次,我想更多地了解和思考为什么我在德国无法享受到这样的服务......
据说,中国有超过 1,000 万名外卖员......哇,这让我瞬间理解了为什么我到处都能看到外卖员,事实上,我对中国街头外卖员的庞大数字感到非常震惊。而在德国,外卖服务非常少。
从前在德国,人们开着汽车送披萨外卖比较常见,如今,在慕尼黑这样的城市也能看到一些外卖员。

因为德国太过于注重环境保护......这些外卖员通常是骑着自行车的😂。 

我想说,是的,这也是德国外卖可能需要 60 分钟的原因,在高峰时段甚至耗时更久,因为人手少......还因为他们用自行车配送。你会接受这么长的配送时间吗?😂

我经常在中国的大街上看到送外卖的人骑着电动车急匆匆地赶路,他们冒着很大的风险,有时候还会违反交通规则,只为尽可能快地送完外卖。

尽管如此,有时还是会被急切等待的顾客抱怨他们超时了。可以想象,他们的工作压力一定很大。

我认为这也是这些外卖平台在德国不太可能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

因为德国不允许平台给员工施加这样的压力,也不允许他们违反交通规则,更不允许他们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冒险。

在德国我生活的地区附近,据我所知,很少有人全职送外卖。

有些人每月只工作 40 个小时左右,收入折合人民币约为 4300 元,也有人做全职,税前收入可能有人民币16000 元。如果全职工作还有医疗保险和带薪年休假等福利。

而工作时间必须在法律要求的框架内,因此不太可能持续工作超过 10 小时或每周工作 7 天。

从你们的角度看,这可能是一份不错的薪水,对吧?但对德国人来说,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工作,他们觉得薪水太低。有不少学生做兼职外卖员,赚一点钱来支付公寓租金或生活费用。

这份工作对经验和技能的要求并不高,在德国,工作要求的技能越多,工资就越高(我想这与中国的情况相同)。

而且据我所知,无论食物送达情况如何,外卖员都不会被扣钱。在德国,很多时候并不总是客户至上😂😀

当然,如果对同一个外卖员的投诉很多,平台就会采取相应措施,但这和中国的平台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你必须打电话或者写邮件给平台投诉,但不会像中国的平台那样对外卖员有很直接公开的评分。

尽管在德国这么好的工作条件下,我也会对送餐的人感到有点过意不去,在中国,更是如此了。

而且说实在的,我真的很好奇中国的外卖员们是如何保持这么快的速度并完成这些订单的!真的很了不起!👍🏻

我相信,在这样苛刻的工作条件和平台要求之下,一定有很多外卖员感到灰心沮丧、压力很大,他们的精神状态应该也不容乐观。

在德国,大多数情况下我觉得能收到外卖和快递就很开心了,所以我根本不敢抱怨太多😂😀......这是典型的德国思维模式”。

---

与中国大面积使用外卖的情况相比,德国的外卖也更像是一种少数的服务。

在德国,外卖主要是大城市里比较多,在乡下,可能会有少量餐厅例如披萨店,可以提供外送服务。

德国的外卖平台体量大多数都比较小,比如Lieferando、Uber Eats、Wolt 等。与中国的平台相比,这些平台规模小得多,服务更集中,比如一些高端餐厅。

当然,也有一些大一点的平台,如 REWE Lieferservice,但也只有少数人使用。

此外,通常还规定了最低订购金额,而且很少有折扣或优惠券。一般来说,送货上门的食品价格较高,所以一般德国人都倾向于不点外卖。

而在中国,有时候外卖竟然会比堂食更便宜!或者只需要支付很低的外卖配送费用,为了节省时间,我经常在网上订餐。

除了费用比较贵以外,很多德国人仍在犹豫是否使用这些平台。因为他们还顾虑数据隐私问题,这也是中国外卖应用程序中的许多模块在德国都无法实现的原因。

我一直在想,中国的应用程序包罗万象,还有什么是他们不能做的吗?🧐

我无法想象在送餐的应用程序中还可以突然预订一张火车票或者买一盒感冒药😀。而德国应用程序比较轻量而简单,重点突出,易于使用

---

对消费者来说,有外卖确实更方便了,但便利性是唯一考量吗?我们难道不会怀念自己购物的 “原始 ”体验吗?如果我们自己购买日用品,会更有价值感吗?

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这项服务背后的人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我认为这是一份非常艰苦的工作,压力很大,赚的钱却很少,承担的风险也很高。

这些大平台和算法让竞争越来越激烈,把很多人都挤压出去,最后还会有多少人留下来?这种竞争将何去何从?

这不仅仅对外卖员有当下和长久的伤害,对餐馆也有,如果顾客在网上订餐,如何在几十家或数百家其他餐馆面前保持竞争力?用低价取胜吗?要低到什么程度才是尽头?🧐

在中国,我可能和你一样经常使用外卖平台。但我也意识到,每次回到德国,我都能享受 “独自一人去超市购买日用品的魔力!

这只是因为我的手机里没有足够的平台提供服务吗?我也说不清楚,总之,我的感受很复杂。

你呢?你对中国的外卖行业怎么看?你也觉得这样无法持续吗?你也觉得平台有时候太“残忍”吗?请在评论区告诉我,我很期待听到你的看法。

祝你和你的家人生活幸福,如果你是外卖员,我祝你一路平安,收入持续上升,如果你是顾客,我祝你享受外卖给你带来的便利。

木马爸爸


我知道很多读者都关注我有一段时间了,但你们是第一次看我写的故事吗?我经常写一些关于我的跨文化交流经历和在中国的日常生活故事。如果你想要支持我,给我点个“赞”,或者给我留个言,我会很开心的。别忘了关注我,这样你就不会错过我接下来的一系列精彩故事了!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河北村庄为啥让德国人大吃一惊? | “鸡自动处理机”? | 青岛森林里的二维码   |  DIY爱好者发现了建材市场   |  歪果仁眼里的中国菜市场
德国人在中国生活 眼花缭乱的app和数字化  |  不懂中文在中国怎么生活?  | 德国人选择了中国产电动汽车  |   回了一趟德国后,决定继续留在中国吗? 
关于我的二三事 上山下海,户外带娃  |  德国爸爸也“鸡娃”? | 德国直男成为木马君的摄影师



我是木马爸爸, 一个40+德国人,和我的中国妻子木马君, 混血儿子小木马,一起住在中国。我热爱观察和理解中德文化差异,体验真实的中国生活,喜欢用照片来捕捉街头生活的生动瞬间。和你们分享在我的独特而有趣的德国视角下,我们原本习以为常的小事。 

最初的文章灵感和大纲是我用德语想出来的,然后我用英语写出初稿,由我的助理翻译并最终更正。

木马爸爸奇遇
腿长两米的德国直男,和你分享在国内生活的喜怒哀乐,啼笑皆非。帅气的皮囊和有趣的灵魂,两者缺一不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