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社区是青年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搭建青年学生基层实践锻炼平台,在厦门团市委的支持下,厦门大学团委联合厦门市思明团区委、翔安团区委推出“职业体验•大学生社区挂职”活动,组织大学生骨干走进街道、社区,补充社区团组织力量,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为总结回顾青年学生走进社会基层、参与社区治理的成效与经验,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持续推出“挂职日记”专栏,展现出“勤听、勤走、勤看、勤想、勤干”的基层青年风采,敬请期待!
林淑如
社会与人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中共党员
厦门大学“大哥哥大姐姐”志愿者组织项目组长
厦门大学“三好学生”
挂职岗位:上李社区团支部副书记
环岛南路 滨海之畔
茵茵绿树掩映下的上李社区
古韵新风 交织成画
在这里
挂职青年林淑如
步履不停 穿梭巷弄
在基层的锻炼中成长、蜕变
让我们一起跟随她的脚步
探访专属上李社区的温馨故事
上李社区成立于1998年,地处城乡结合部,东邻曾厝垵社区,西有厦门大学,南至环岛南路,北至西山脚下,管辖面积为1.2平方公里,依山傍海,环境优美。社区共划分8个网格,含工作人员26人,共有居民3760户,总人口约1.1万人。辖内包含27个生活小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机关部门、银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场等全方位服务。
穿过店铺林立的小巷,早餐摊上的白气氤氲而起,菜市场的阿叔招呼着路过的行人……挂职期间,林淑如无数次在晨光中走过这条从陌生到熟悉的小路,穿上红色工作马甲后,跟随指导老师“小严哥”走进四通八达的社区道路例行检查,对林淑如来说,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探索无限可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在挂职锻炼期间,林淑如深刻体会到了“向下扎根”的重要性。她感慨道,“人类学家项飙建议年轻人重建自己‘最初500米’的附近,而我虽身处隶属于上李社区范畴的学生公寓,自以为对周边环境已了如指掌,其实远远不够。”
林淑如踏入社区的首个任务,就是跟随经验丰富的社区网格员“小严哥”的脚步,熟悉社区全貌。她和小严哥一起找寻物业、拨打电话、入户走访、统计信息、张贴通知单;在社区活动中心与长辈们聊天,一起做健身操。这一系列看似平凡却意义深远的工作,使初涉社区事务的林淑如切身体会到了社区工作的温度和深度——日常的琐碎事务,虽然看似微不足道,却是维系社区和谐与秩序的重要纽带。
林淑如和社区网格员一同入户宣传
林淑如对小严哥充满了敬佩,他不仅对上李社区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家店铺乃至每一户人家都了如指掌,更是居民心中值得信赖的贴心人。小严哥展现出了社区一线工作者的深厚积淀与智慧,成为了林淑如心中仰慕并力求效仿的榜样。
此外,在参与网格员入户宣传“平安三率”及消防安全知识的过程中,林淑如发现了这份工作的“不简单”。起初,她仅将此视为一次主题鲜明的宣传走访活动,职责仅限于分发宣传资料及向居民传授消防安全知识。
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她逐渐发现同行网格员在执行任务时,还承担着更为细致的信息搜集工作,如核实常住人口信息、详细询问人口变动缘由等。在穿梭于居民楼间、逐一敲开居民家门之前,网格员已对每户人家的情况了如指掌,这份熟悉源于他们日常工作中对每一处细节的精心积累。这一发现,在林淑如心中种下了一颗“不简单”的种子。
林淑如和社区网格员一同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同时,林淑如也在社区工作的实践中“向上生长”。历经新手阶段的探索与学习,她已能更加自信地应对社区交托的各项任务,包括处理团务、撰写新闻稿件、进行街道巡查等。工作中,她耐心倾听居民心声,努力让工作更有针对性、更符合群众的期待。她深有感触地说:“服务群众,始于基层,成于细节。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是物理距离上直达的一公里,而是铺开的一公里,左右两侧是百姓生计、福利服务,也是日常琐事、家长里短。”
深耕志愿土壤:创新进取,恪尽职守
社区工作与志愿服务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挂职过程中,林淑如与社区志愿服务队合作,一起举办了多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其独特的创新思维和充沛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她深知,要让志愿活动更贴近居民,必须采用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方式。
林淑如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
“油漆桶,我知道!是有害垃圾!要把它放在这个红色垃圾桶里!”在垃圾分类游园会上,林淑如通过分类小模型、幸运大转盘、卡片抢答等游戏环节,向社区的大朋友小朋友们讲解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居民们不仅享受了游戏的乐趣,还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小窍门。“那我在网上买的东西收到就坏了怎么办?”在民法典的宣传活动上,她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情境模拟的方式,将法律条文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老年人赡养、监护、财产继承以及民事侵权等法律常识,引发了老年居民的热烈讨论与深入思考。
将“游戏”作为服务手段,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出身的林淑如而言并不陌生。然而,她深知将科学理念转化为实践操作,并依据实践成果不断优化志愿服务体系,才是真正的挑战所在。在同一直扎根于社区做青少年服务项目的启福社工的交流过程中,林淑如了解到青少年周末课堂因学生年级差异而导致的教学难度控制的问题。
为此,她广泛收集学生、家长、社区工作者及大学生志愿者等多方意见,与社区团队共同探索适合当地青少年特点的周末课堂改进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林淑如深刻体会到志愿者作为“小老师”的细致观察与深入分析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社区工作者精准服务的不可或缺性。
林淑如参与民法典普法宣传志愿活动
通过多次实地调研,林淑如逐渐形成了清晰的工作思路,并将调研资料系统整理归档,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与深刻思考,撰写了详实的挂职报告,为社区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
引领社区教育:寓教于乐,筑梦未来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应当被赋予五彩斑斓的底色。在上李社区,16岁以下户籍人口共2186人,占比19.8%。2021年,上李社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站入选市级社区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指导站。青少年服务一直是上李社区的工作重点之一。
林淑如在挂职期间负责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为社区里的青少年策划和开展暑期夏令营。随着暑假的到来,社区里大量双职工子女家庭的孩子面临着看护难题。林淑如深知,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安全、有益、有趣的夏令营不仅能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更能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平台。
社区是传承红色基因,影响青少年爱国教育的基础平台。结合社区关工委领导的修改建议,在方案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林淑如不仅积极响应社区对红色教育的重视,还巧妙地将红色元素融入夏令营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团队游戏、党史学习教育和观影活动,使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对长征精神和英雄事迹的理解与感悟。这一过程中,她不仅实现了个人策划的落地,更见证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成长与变化,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社区暑期夏令营开营仪式
然而,林淑如也清醒地认识到,社区工作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不容小觑。在资源有限、人力紧张、安全要求严格等多重约束条件下,她学会了如何在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对接社区服务、保证活动质量与安全的同时,实现教育意义的最大化。
例如,她巧妙地将社区的常规志愿活动“爱心厨房”融入夏令营,让青少年在参与备餐、送餐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志愿服务的乐趣,同时弘扬了孝道文化与志愿精神,这一举措不仅丰富了夏令营的活动内容,也提升了活动的教育价值。
在应对各种挑战与调整方案的过程中,林淑如的社区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她学会了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如何在有限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如何在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兼顾各方需求与期望。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为她未来的社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在未来进一步投身于社区服务的决心与信念。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基层挂职对于青年来说正是宝贵的磨练经历,挂职青年要多看、多听、多问、多走、多干,参加好每一次调研,落实好每一次入户,撰写好每一篇文稿,把自己投入到每一项任务中。在基层挂职中磨练心性、练就本领,努力成长为新时代有为青年。
从炎炎夏日到蝉鸣渐息,三个多月的挂职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林淑如与上李的故事却未完待续,她继续关注并深耕身边的“附近”,在这片最贴近生活的土地上,获得新的力量,踏上新的旅程。
巷陌市井喧嚣
走进“附近”500 米
挂职青年们投身城市烟火
为社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青年们也将继续奋勇前行
躬耕田野 体察社会
用行动诠释青春的力量
xmuyouth
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邮箱:xmuyouth@foxmail.com
来稿请注明作者信息及内容类型
文案 | 林淑如 彭轻梦 姚辛夷
排版 | 赵瑞希 许璐瑶
责任编辑 | 李雨芊 孙术琼 姚辛夷 栗皓冉 许璐瑶
复审 | 洪佳敏
终审 | 吴光锡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