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学好课·兴趣学习月丨探索千年韵味【第一篇】:民俗风情与香文化的深入揭秘

文化   2024-09-25 17:20   北京  
每周学好课
# 兴趣学习月 #

每周学好课,好课随时学。本周的每周学好课栏目推出了“走进传统文化,品味华夏之美”4门精品专题课程。今天,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其中的《中国民俗文化趣谈:探索文化长河,传承华夏古风》《历代香史:漫谈氤氲千年的传统香文化》两门课程内容,继续学习之旅。



课程详情

中国民俗文化趣谈:探索文化长河,传承华夏古风
您知道日常餐桌的美食——馄饨是怎么来的吗?


馄饨的名字有很多,在中国北方等地通常称为馄饨,在广州称为云吞,在四川俗称抄手。

小小馄饨,有着大大的“来头”。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混沌”。混沌在全世界很多文明中都存在,希腊神话里的卡俄斯便是他们文化中的混沌神,中国在西周时期已经有对混沌生出天地的解释,也就是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宋代起,盛行冬至吃馄饨祭祖的风俗,到如今,馄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时令食品,成为了家常便饭的一种。

小小馄饨,蕴含着中国人的宇宙观。馄饨中的肉被称为混沌的头。吃馄饨,代表着空间世界从无形到有形,有形又化为无,以此循环往复。饺子是由馄饨演化而来,在除夕辞旧迎新的时候食用,代表了时间和空间的规律是一样的,时间也是从无序到有序,旧的一年在最后一刻逝去时,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中国人的宇宙观,最初体现在了口口相传的神话里,虽然现在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大部分的神话,但身边的各种寻常事物,都蕴含着先民对宇宙、对世界的思考和解读。

中国神话与中国神话传说有哪些区别?点击下方链接,即刻开始学习中国民俗文化,五分钟即可学完一个知识点!

历代香史:漫谈氤氲千年的传统香文化
提起苏轼,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但您对他了解多少呢?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他的诗词才情横溢,傲视群雄;他的书法,圆润含蓄,爽朗有神;他的美食,让人垂涎三尺。除此之外,苏东坡还是一名有修养的资深香道玩家,他对合香的时节、香料、用具都非常讲究。

香文化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现有的史料可知,春秋战国时,中国对香料植物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秦汉时,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土,香文化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唐代,大批文人、药师、医师等人士的参与,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可以说在唐代已是专香专用了。宋代之后,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到明朝时,线香已有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

在苏东坡的香方中,二苏旧局是苏轼和弟弟苏辙合成的典型香,显示了对香文化的深厚热爱和独特贡献。在二苏旧局的制作中,用香为沉香、檀香、乳香、琥珀、蜂蜜、茉莉花。制作方法是将沉香、檀香削成小方粒或压碎,乳香、琥珀研粉,然后将这四种物品混合在适量的蜂蜜中,最好使用枣花蜜,取用为丸,再以干品茉莉花滚于蜜丸之外,阴干。


如果说二苏旧局代表了苏东坡的亲情,那么雪中春信就代表了苏东坡的友情。雪中春信的香方是怎样的呢?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详细了解香文化的发展,点击下方链接开始学习,五分钟的课堂,供您随时随地学习!



学习方式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查看详情👇

在国家老年大学快速找到自己心仪的课程




BREAK AWAY
相关推荐
01
每周学好课 · 兴趣学习月丨这4个超实用又易学的宝藏课程,推荐您学习→
02
每周学好课·兴趣学习月丨银龄雅趣【第一篇】:一针一线,一壶一盏乐享悠然时光
03
每周学好课·兴趣学习月丨银龄雅趣【第二篇】:从鲜花花艺到蔬菜种植,打造独属于自己的田园佳作


更多好课,实时畅学


欢迎您注册成为

国家老年大学学员


如果您想要学习更多课程

欢迎登录国家老年大学官网



微信


视频号

小程序


抖音号



编辑:秦孟秋

李绍广

版式/制图:李绍广

监制:姜海燕

国家老年大学
国家老年大学,致力于成为老年朋友的知识学园、生活乐园、精神家园,与您共创老年教育新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