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公安部2024年共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2万起。其中共侦破包括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等大要案件380余起,斩断了一批非法利益链条。
事实上,在食品消费日趋广泛及多样背后,食品安全隐患既有来自原材料端存在农残超标、土壤污染等;又有生产端的制假售假、以劣充优、过度加工等行径,为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及身心安全带来隐患。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山姆代购月入10w+”等词条登上热搜,这一野蛮生长的“新生产业链条”,似乎正在逐渐体量化,并衍生出“灰色地带”,成为食品安全又一大考验。
从被大众熟知的化妆品、电子产品等代购,到如今社交媒体上火热的食品代购,这一身份领域的转变,为何会出现新的争议?聚焦山姆、盒马、胖东来等现象级超市的食品代购热度上升背后,是否会引发食品零售行业的新思考?
多方利好的代购生意
“30岁的我,靠做山姆代购,赚到了第一个100W”“30岁开一家月入十万的山姆代购店”……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山姆代购”,很大几率会出现上述吸睛标题。相关从业者亦表示,“生意好的时候,一年收入在8-18万”。山姆代购,似乎是一门好生意。
从整个代购产业链来看,产品需求方、代购方、山姆等平台方,或已搭建起了相互需求、互利互惠的三向奔赴。
具体来看,以山姆为例,在需求方,据调查显示,由于地域、门槛等限制,在山姆超市涉猎不到的城市及县域等广泛地区,在互联网消除信息沟壑的作用下,山姆产生了不少“慕名者”。俗话说,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基于需求,代购产业应运而生。
“肉多狼少”的代购产业初期,靠代购发家的可能性。如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及体验感,有消费者愿意为了代购一件山姆美食,愿意加价几十块钱的事情并不鲜见。高溢价背后,部分代购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值得一提的是,这背后,或离不开平台方的“推波助澜”。据知情人士透露,山姆在一些特殊节日或促销活动期间,会针对代购从业者推出额外的奖励政策。比如在店庆期间,如果代购的销售额达到一定标准,会给予一笔丰厚的奖金。
脱离监管的食品分装?
平台方、购买方、代购方三方利好,代购模式,可以是一条大有可为的赛道。但在食品从代购走向消费者这一环节,似乎逃离了监管范畴,在食品这一需要高监管的赛道中,一些“危险因子”悄然蔓延。
一位辽宁的消费者曾叙述其从代购购买分装蛋糕的经历。2024年11月,他从代购处购买了一盒分装蛋糕,吃到一半时,发现盒子里有一只蚂蚁,立马把嘴里还没来得及咽下去的蛋糕吐了出来,没吃完的全扔了。其直言,“当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此前冲上热搜的“疑似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的次条,亦为大众揭示了代购潜在的食安风险。
在超市等商家管控范围内,我们可通过多途径来保证食品走向的可追溯与食品安全的可赔付等消费者权益。但到了代购手中,便增加了不少不确定因素,以及维权的难度。如食品分装时,厨房、杂物间甚至是厕所,都能成为“操作间”,食品与各种污染源“亲密接触”。运输时,食品在“长途跋涉”中的品质如何保障等问题。
如此,消费者权益又该如何及时得到保护呢?
事实上,一个获利模式若实现了规模化发展,相应地,相关监管举措便需要及时更新,适应新商业模式的运行,这或才是推动商业模式长久运行的关键规范及推动方式。
对品质与口味的原始诉求
当下,对代购模式的规范化发展成为社会上不少群体的呼吁。不过,从链条最开始的需求端——消费者来看,其为何偏执于如山姆、胖东来等商超的产品呢?
有消费者直言,其热衷于山姆这些商超的产品,一是相信他们的高品质,二是经常出新品,想要尝试。
事实上,无论是热度持续已久的山姆超市,还是近两年来爆火的胖东来,大多数消费者对食品的追求仍是对食品安全及品质的原始诉求,以及多样化新鲜口味的尝试。这或为当下同行提供一些新思考。如何取信于民,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信赖之选,或是不少企业距离成功缺乏的“秘籍”。
当然,回归“食安事件”本身,山姆等超市在享受代购带来的收入的同时,亦应承担起从代购到消费者手中这一“监管缺失”环节的责任。如规范化管理代购行为、官方下场消费者教育等,这亦才是代购生态长久发展的真正助力。
诚然,食品安全问题的暴露,亦倒逼着政府、媒体、企业、消费者等几方形成社会共治,如此,食品安全才能得以真正保障。若再无食安问题困扰,代购这条脱离监管,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产业链自然也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