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民生   三农   2025-01-16 22:01   北京  
点滴记录中国农机大时代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在北京召开。该项目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承担。


据了解,该项目专家阵容庞大。包括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赵春江院士、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南京农业大学曹卫星教授、项目责任专家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王儒敬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宋令阳教授领衔的咨询专家组以及项目组骨干成员40余人出席了会议。项目工作总结会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处处长李奇峰主持,浙江大学教授何勇担任咨询专家组组长。


“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是“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的序号1项目。其研究内容为:针对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大数据资源治理机制不明、服务粮食生产决策核心算法对外依存度高、粮食生产全过程全要素的大数据管理平台缺乏等问题,研究多源异构粮食生产大数据获取、管理与共享技术及标准规范,构建系统化智能化粮食生产大数据知识图谱,创新面向多尺度粮食生产种植规划、作物生长监测诊断、种肥水药精确投入、农机作业智能调度、综合效益测算评价、粮食安全预测预警等大数据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算法;构建统筹协同的综合性智能化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并在全国粮食主产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构建面向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大数据治理和标准化技术 2-3 套,形成相应的标准规范 4-6 套;创建粮食生产大数据知识图谱3 个,核心智能分析算法 6-10 项;研发 1 套全国协同的综合性智能化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建立典型应用场景 10 个以上,在全国 5 个以上粮食主产省份开展示范应用,年服务能力达到 1亿人次以上。


项目负责人杨贵军研究员从粮食生产大数据获取与治理技术和标准、核心智能决策算法、大数据平台研发与示范应用等方面汇报了2024年度项目总体进展情况。浙江大学裘正军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李娴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江冲亚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孙亮研究员、信息中心杨小冬研究员分别汇报了五个课题2024年度工作进展情况,并进行了粮食生产大数据平台系统的演示。

项目咨询专家组建议:进一步优化项目的技术架构,推出“1个平台”+“数据底座、模型算法、应用功能3个技术”的技术架构,将大数据技术与粮食作物生产的需求和场景结合起来;继续提升大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注重大模型与核心算法的泛化能力与普适性、明确生产用户主体平台定位,加强执行过程中典型场景的应用示范;围绕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的汇聚、挖掘、利用)和应用平台提前布局与凝练亮点成果,提前为项目中期考核做准备。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被认为始于2021年,但其实早在2003年,上海市科委就受国家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的委托,组织有关专家召开过由上海市农科院主持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现代大型温室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的验收会议。 

识别二维码,加入农机群▼


你会关注

潍柴雷沃174亿“夺冠”

120亿!沃得农机“成绩单”

中国一拖剑指150亿

2025年争取好好活着

1.4万亿的“幕后英雄”

星光农机亏损7000万

中国“女首富”不干农机

凯斯纽荷兰“成绩不错”

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

农机行业再发“九问”

约翰迪尔的“过冬术”

非常农机
这是一个连接的时代,关注我们让你连接全球农机、看到真实可靠的信息,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