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脉神剑”出鞘!凯斯纽荷兰“成绩不错”!

民生   2024-12-14 20:08   北京  
点滴记录中国农机大时代
近年来,国产农机装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更新换代,朝着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不仅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快,许多农机装备畅销海外市场。

非常农机12月14日电,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为主题的凯斯纽荷兰2025 年经销商大会近日在广州召开。

凯斯纽荷兰中国区及蒙古国总裁李康表示,尽管过去一年挑战重重,但依然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这些成果离不开广大经销商的努力与支持。凯斯纽荷兰将致力于不断提升、全面支持、更精准对接更多应用场景及用户需求。

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叠加市场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中国农机市场内卷严重、持续下行。数据最有说服力。非常农机(微信公众号:verynj独家问卷调查了730位业内人士,涉及业内各个年龄群体,并涵盖多个省市。截至12月14日,调查结果显示,81%的受访者认为2024年市场将下行,其中56%的受访者认为下降幅度在 10%以上(少数产品有增长)。



对此,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分析认为,粮食、畜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机手作业收入下降,导致用户持币观望,购买意愿下降。此外,国三产品透支、国四产品顾虑等影响因素仍然存在,进一步延长换机周期,购机意愿明显不足。


市场低迷,除了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提到的上述“外因”,还有多年来存在的行业“产能相对过剩”这个内因。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22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2428亿元。农机领域上亿元企业3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7家。企业数量相对多了,竞争自然就激烈,市场趋于饱和就只有硬碰硬,最后演变成残酷的内卷。


如果从未来30年看现在的话,内卷的结局是行业集中度提高,即市场份额向凯斯纽荷兰等头部品牌集中。


在开幕致辞中,凯斯纽荷兰中国区农业机械商务总监曹源也表示,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凯斯纽荷兰2024年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领先的技术创新以及经销商的支持与付出,在市场中稳扎稳打,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
2025年,凯斯纽荷兰将从继续从以下六方面发力。
融资模方面,该公司商业保理会以客户为核心导向,为用户在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给予金融层面的贴心关怀,借助提供多样化且灵活的融资方案,助力用户达成设备的更新换代、技术的优化升级以及业务领域的拓展延伸。
客户支持扮演着保障业务流畅、增进客户满意度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角色。在售后服务体系的搭建方面,该公司上线全新服务平台,构建起完备的售后服务网络,安排了专业素养过硬的售后服务团队,储备了充裕的配件库存,以此保证能够迅速回应客户的售后诉求,为客户呈上高效、便利且高品质的售后服务。
充足及时的配件供应,乃是保障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所在与必要前提。该公司中国区配件商务总监李俊表示,2025年配件部门将持续为经销商提供的一系列更为全面、有力的支持举措,全力促进经销商的不断成长与壮大,共同推动后市场业务迈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新发展阶段。
精准适宜的产品组合,在契合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优势以及促进业务持续进阶等多方面,均发挥着举足轻重且无可替代的关键效能。该公司中国区产品市场总监罗昊表示,将更多先进设计及技术将应用到产品组合中,为用户提供更广泛、更高效、更智能的选择。在产品战略上,将继续坚持双品牌运用策略,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推出更多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个性化产品解决方案。
“以自动化驱动,以数字化领航,共同赋能农业发展。”中国区精准科技业务总监任聪表示,持续进阶优化的车辆自动化系统,以及精准农业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工具等前沿科技,将在未来作业中的不断应用,将操作及数据可视化,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用户带来更多指导,创造更为丰厚的经济效益与综合收益。
经销商与品牌打造方面,该公司中国区商务市场总监崔沐川表示,凯斯纽荷兰与经销商伙伴紧密合作,深入挖掘市场潜力,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举办各类产品推广演示活动、参加国内优质农业展会以及加强与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终端用户的沟通与合作,全方位构建并提升品牌形象。


凯斯纽荷兰亚太区总裁卢卡·马纳蒂表示,集团将继续为经销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将优秀的产品与技术引入中国市场。
早在1915年,凯斯纽荷兰的前身之一万国公司(后成为凯斯的一部分)向中国东北地区销售了第一批拖拉机,开启了与中国的渊源。“10年前,我们投资2.5亿美元在哈尔滨设立了东北地区最大的农机生产基地,这是公司过去30年在全球最大的工业投资。”李康此前介绍,哈尔滨工厂助力凯斯纽荷兰在中国的业绩增长,并出口到中亚和非洲。

识别二维码,加入农机群▼

  点滴记录中国农机大时代!

End - 

非常农机
这是一个连接的时代,关注我们让你连接全球农机、看到真实可靠的信息,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