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继续讨论客体的使用,以及,死本能
《在摩西和一神教背景中的客体使用》是温尼科特死后出版的,有意思的是《摩西与一神教》也是弗洛伊德死后出版的。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死本能、婴儿攻击性的发展。这其中,父亲和环境的作用尤为重要。
莫非温尼科特认为抑制本能的贯注是一种死本能??
对于父亲的功能,重要的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及母亲心中之父亲的重要性。
如果父亲死了,那,婴儿会本能的保存父亲的形象,只不过,这个形象是通过体察母亲内心中的、无意识的父亲形象而得到保留的。
这个(真实的、或者是母亲内化的虚拟的)父亲形象是一个蓝图,大概是(科胡特)雄心中理想化的父亲形象,这样就有了个原点,可以整合了。
整合 个体化 完整性
整合进入孩子人格和心智中的父亲形象是部分客体。
这种观点大概是因为温尼科特的父亲像贾政一样长期缺席,他只能从母亲这边构建一个理想化的、作为部分客体的父亲,来整合进他的人格之中。
小编讨论
当代社会中的父亲往往是缺席的,
1)这也是像《教父》这样的电影如此重要的原因,即补偿了男性心中的父亲之缺失只能从荧幕上获得;然而,最初的父亲的影像,是呈现在母亲的这个荧幕背影之中的。所以,代表着荧幕的母亲是婴儿观看社会的载体,父亲是荧幕中的音色(小编的这个观点,与当代电影学不同)。
2)有必要讨论一下女性视角下的父亲形象,其实,女儿最终认同的,是母亲,包括母亲如何评价、看待、对待父亲、甚至男性。
所以女性主义弔诡的死局在于,女性无法通过否定男性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即,这种对男性的否定,是对母亲愤怒、不满的行为的模仿与认同。)
最终只能通过认同(不否定母亲自己、不否定父亲的母亲的)女性才能实现性别认同和性别自由。
年终特惠 立减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