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海心得#36|徐杰:成功实现由知识奴隶至知识主人的转型升级才是读博成功的关键指标
文摘
教育
2024-10-10 09:00
中国澳门
成功实现由知识奴隶至知识主人的转型升级才是读博成功的关键指标
我们很多同事都带博士生,我们有很多同学在攻读博士学位。那衡量带博读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有人会说那不就是让学生按时通过资格考试,按时通过开题报告,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外加另外发表一两篇小论文吗?不错,这些内容确实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家常便饭,如同一日吃三餐,起床就寝,但是却不是读博生涯最出彩最亮丽的事项。在当今这个以创新能力论英雄的崭新时代,攻读博士学位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指标在于是否实现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从知识的奴隶到知识的主人的转型升级,在于是否成功实现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由依赖型学生心态向独立型学者心态的转化。
依赖型学生心态指的是被动地依赖书本,依赖老师,缺乏学术自信。那就让自己变成了书本和知识的奴隶。独立型学者心态相反。独立的学者都有独立的学术人格,他们自己善于整合知识,驾驭知识,创造知识。让书本和知识有选择地为我所用,为我服务,而不是被书本所束缚,不是被知识教条所捆绑。他们独立地,自信地,快乐地做知识的主人。有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可以看出是否实现成功转型:当你遇到某个在工具书、教科书和百度搜索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时,你首先会想到问谁。肯定有人会说当然是问老师啊!这就是典型的学生心态。背后的逻辑是:我是学生,因此理应什么都不会。他是老师啊,当然应该什么都会,无所不懂。其实老师也是昨日之学生,他今天才阴差阳错的变成了老师而已。学者的答案不是这样。学者遇到问题时首先是问自己,也就是开动自己的大脑这部机器把问题的是是非非和来龙去脉给它想清楚,自己分析、自己思考,把问题的答案给他活生生得想出来!由学生向学者转型征途中最初的“症状”是开始享受独立思考和安静沉思的过程。有人也许会问,难道不能向老师提问题了吗?那当然不是。但是要得法,不能一遇到问题或困扰,就自己不加思索地跑去问老师。一个有效的做法是,学生来问问题时请他们自备一个初步答案。那个答案当然不是很完美无漏洞。但是只要是个初步答案就行,就会把学生单向被动的提问等待老师回答有效转化为师生之间双向平等的讨论。境界和效果立马就上去了。导师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有时是“锦上添花”,有时是“画龙点睛”。学生先去“画龙”,老师随后再来“点睛”!能点准就不错了。老师的能耐最多也就是把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引导点拨得更好,让他把自己原有的潜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就导师方而言,带博士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学生不再需要自己的指导,至少是不再需要那种事无巨细的指导。就此而言,导师跟医生有相似之处。好的医生会尽快让病人不再依赖自己,尽快出院。导师的作用不是指正而是引导。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作用跟中小学老师不同,中小学老师既要宏观“引导”,又会微观“指正”,也就是改错。研究生导师只是宏观的“引导”,指出研究生的努力方向,提醒应注意的问题,协助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如果把老师跟导游做个比较,会发现很有意思。在不同的阶段,老师的作用并不相同。本科阶段,老师只是根据指定教科书的内容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解各地的名山大川,基本不出门。到了硕士阶段,导师就要带领同学们沿着某个旅游线路一起实地游历一番,一起欣赏大自然的无限风光,还要跟同学们一起讨论,一起点评各旅游景点的表面及内在含义。而到了博士阶段,导师只是指个方向,最多再提醒路上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博士生就得自己上路了,很可能是到某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探险。没有路标,没有答案。导师并不随同学们一起去,只是等着大家探险回来后,再一起探讨同学们的发现和心得,再跟大家一起讨论下一步的探险路线。当然,导师自己也没闲着,他很可能在另外的方向上自己探险呢!所以有人说博士阶段的师生关系不是传统的“你教我学”的师生关系。而是同事关系,是战友关系。此言甚是!因是之故,有出息的博士生就要勇于迈开独立行动的脚步,走进无垠的大自然,去探索,去发现。至于能走多远,那全看同学们自己的胆识、格局、耐力和悟性。
落日余晖下的澳门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