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4月,WWF香港、香港观鸟会和香港水鸟环志组的工作人员,在米埔保护区环志了一只旗标编码为D1的小青脚鹬,并且为它佩戴了卫星追踪器。
D1是近十年香港环志的第一只小青脚鹬,环志人员亲切地称之为Siu Ching(粤语“小青”),希望D1能为人们揭示这一濒危物种的更多迁徙规律。
▲2022年4月环志不久后,小青脚鹬D1被拍摄到在香港米埔保护区的鱼塘中休息。拍摄:John Holmes
说到小青脚鹬的重要栖息地,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江苏滨海湿地。卫星追踪数据显示,D1确实在2022-2024年每年的春秋迁徙季都来到了江苏。
不过,D1的迁徙轨迹也使我们关注到一些鲜为观鸟人所知的区域,就比如本文中“隐秘的角落”——广东省雷州半岛西岸。本文作者何韬是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听说D1飞到雷州半岛之后,何韬便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寻找D1之路。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何韬的脚步,一起去寻找小青脚鹬D1吧!
/
D1 寻遇记
“有一只小青脚鹬飞到了雷州。”2023年12月4日,观鸟界大咖章麟发来消息称。
虽然雷州半岛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重要“加油站”,每年有大量的候鸟路过于此或选择在这越冬;但我们对于小青脚鹬的记录,还是比较欠缺,可以说远远不够。章大师的这条信息,让自己立马来了兴致。
第二天中午,驱车110多公里,到了卫星追踪数据显示D1位置的雷州西海岸北部海滩涂。从过冬避寒的旅行度假地来说,这里确实是绝佳的选择。洁白柔软的沙滩、暖和的海风与阳光、湛蓝清澈的海水,一排渔船懒散而不规则地停在岸边,不远处几位采海的渔民弯着腰拿着小铁锹搜寻着沙滩下的小生物,头顶时而掠过几只红嘴鸥……此时感觉自己正邂逅着温柔的诗和远方。
下了滩涂,便沿着北边走去。前面的潮水线边有成群的红嘴鸥和白鹭聚集,也有一些青脚鹬零星地散在在水边取食。约莫走了1公里,仍是不见小青脚鹬的踪影,便往反方向折返。
前方潮沟的沙滩上,有一群鸻鹬。
往回大概走了有1.8公里的行程,在一条潮沟附近、位置比较高的沙滩上休息着七百多只的鸻鹬。在中小潮的时候,这里应该是个不错的高潮位栖息地。这里相对比较开阔,即使满潮的时候也会有较宽的沙滩没有被淹没,干扰也比较少。
白腰杓鹬最为机警,远远发现我要走过来的时候,便有“哨兵”向同伴发出的了警报,频繁地叫着,其他也齐刷刷抬起头来探望。三趾滨鹬最为好动,在水线边随着潮水来回奔跑着,有着集体冲浪的感觉。奥斯卡动画短片里《鹬》的主人公,那只萌翻又励志的小鸟,就是一只三趾滨鹬来着。红颈滨鹬、黑腹滨鹬、环颈鸻和一些沙鸻混群在一起,大部分趴在沙滩睡觉。一些斑尾塍鹬、青脚鹬和灰斑鸻则单立着脚、把头部藏在翅膀里。
▲白腰杓鹬机警地盯着我。
▲趴在沙滩上睡觉的环颈鸻。
▲红颈滨鹬也在沙滩上休息。
我把重点集中在青脚鹬群里,希望能从里面找出与它长得特别相似,但体型较小、脚上部显得更加短矮而嘴粗厚显钝的小青脚鹬。单筒来回扫视着,却始终事与愿违,颇有种“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感觉。潮水渐渐褪去,露出的滩涂也越来越宽,水鸟也逐渐散开来,西沉的太阳也慢慢下了水。身后留在滩涂上的脚印也慢慢消失在黑影里。
回去的几天里,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暂时并不能抽身前往,只能通过分享的卫星追踪数据在手机上查看它的活动轨迹,不过这也方便掌握它主要的活动范围和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寻找。令人高兴的事,卫星定位显示它并似乎没有着急离开的意思。
12月10日一大早,自己再一次来到这里,这次选择的是低潮位,下滩的时候鸟还是特别分散,下滩后一路向南。中午1点多的时候,潮水开始涨上来,鸟也跟着慢慢收缩集中在几个区域,记录到的鸟况跟上次的也差不多,意外的是这次遇到了5只流苏鹬,因为往常大多数是在9-10月份候鸟南迁或者3-4月份北迁的时候记录到,当然这跟自己跑野外次数不够多、范围不够广也有很大的关系。
▲意外地遇到几只流苏鹬。
这时的鸟比较躁动,总是飞来飞去,自己己经在这片滩涂来回跑了好几遍,最终还是决定赶回到卫星数据显示它最集中的活动区域来“守株待兔”。果不其然,数据是可靠的。在好一阵等待后,潮沟的另一边,双筒望远镜里突然闪入一只胫部戴有明显黄色旗标的水鸟,尾部有一条细线。此时自己内心是很激动的,也很坚定极有可能就是要寻找的小青脚鹬。激动一会儿后,赶紧用单筒望远镜瞄准目标。
果然是“天线宝宝”小青脚鹬D1。
▲果然是你,“天线宝宝”小青脚鹬D1。
右腿胫部佩戴着俩彩色旗标,上白下黄,都印着清晰的D1字样。此时的它已换上了冬羽,但胸前胁部还有留有点点繁殖羽,而且喙基的黄色已经很明显。相对于青脚鹬,确实矮胖了很多。
▲小青脚鹬D1(右)与青脚鹬(左)。相对于青脚鹬,小青脚鹬要矮胖不少。
待在原地观察了好一会儿,觉得它应该喜欢独处,或许是因为没有找到同伴的缘故。其他鸟大都聚在一起,它却独自站在一角,东张西望。有时候又沿着潮水线左右追赶,一会儿走近才发现,原来很多小鱼儿沿着潮水线冲上来。潮水渐渐涨上来,它则飞到海中间还未被淹没、一条狭长的、停歇着十来只灰斑鸻的沙滩上。它停在了灰斑鸻的不远处,这时候它停止了觅食,并花大把的时间来整理自己的羽毛。每用喙粘一次海水,便接着戳一戳胸前、背部或腋下等等部位的羽毛,然后又张开翅膀抖动几下,感觉一身清爽。
潮水将它所在位置全部淹没后,它则飞回了潮沟隔壁的高潮位栖息地,还是选择靠近灰斑鸻,然后一头埋进翅膀里睡去。
离开滩涂上了岸上后,我便找了附近一家养殖塘主打听周边张网捕鸟的情况。塘主正在和朋友喝酒,也很热情地邀请我一起,我婉拒了之后,向他表明了来意,他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据他所说,原来这里捕鸟的现象挺盛行,近些年政府打击力度挺大才有所收敛,不过依然有一些铤而走险、屡禁不止的,特别是会利用晚上撒网,天还没亮的时候便收网。我也给他们看了今天拍到的小青脚鹬D1和其他的水鸟,并跟他们讲了D1的迁徙轨迹和历史。塘主听后觉得很有意思,很乐意地跟我互相留了联系方式,表示有什么情况他会告知一声。
告别塘主后,便开车沿着周边的道路开始了巡护。令人高兴的是,卫星追踪数据显示D1这几天的位置及周边都没有发现鸟网或者有张网的痕迹。随后我便扩大了搜索范围,结果正如塘主所言,在D1东北边约几公里的废弃盐场里发现了鸟网。整个鸟网呈口字型,总长度约有八九百米,上面挂着几只活着的棕背伯劳和环颈鸻,还有不少留下来的羽毛。
解了网上的鸟放飞后,即向有关部门举报,并告知这里有小青等重点保护候鸟,希望能引起重视和加强巡护。不久便来了两个村干部,手里拿着镰刀。他们一阵熟练的操作后,所有的竹竿和鸟网被堆放在一起就地烧掉。
通红的大太阳沉入了海水。我也踏上了归程,有喜悦,也有一丝担忧……
D1 游历记
在说小青脚鹬D1的迁徙经历前,有必要介绍一下小青脚鹬这个物种。
小青脚鹬作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濒危 (EN)”鸟种,2016年,国际鸟盟评估其全球种群数量为1000-2000只。小青脚鹬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特有种,夏季在俄罗斯东部完成繁殖任务后,向南迁徙,在中国黄海地区的江苏连云港、条子泥和东凌等滨海湿地休息中转,冬季主要飞往东南亚国家越冬。
小青脚鹬与常见的青脚鹬特别相似,辨识上有一定难度,通常会搞混淆,所以调查时可能会被忽略掉。随着近几年调查力度加大,在迁徙或越冬季节的大陆最南端湛江偶尔也会记录到小青脚鹬,但应该没有完整的越冬记录。
近些年来小青脚鹬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大学院校或科研团队为了研究它的迁徙路线或为了发现和保护更多的栖息地,在开展水鸟环志项目特意或 “意外”捕到的小青脚鹬,会被戴上卫星追踪器。2023年秋季很荣幸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常青老师团队在江苏的水鸟环志工作,有机会第一次近距离地体验了小青脚鹬的整个科学捕捉和环志过程。
现在来说说小青脚鹬D1近几年的环球游历记。
2022年4月17日,WWF香港和香港水鸟环志组在香港米埔保护区捕捉到一只小青脚鹬,并为其佩戴了彩色旗标,编码为D1。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也留不住一颗想要流浪的心。D1在香港停留一段时间后,5月中旬离开,飞往条子泥稍作休整10天后,便一路向北,于5月底回到了繁殖地——俄罗斯的库页岛。
▲2023年5月,勺机构在条子泥记录到小青脚鹬D1。拍摄:青栗子
心怀远方,时刻准备着说走就走。花开半夏,远山近水,他乡即故乡。在繁殖地逗留一个多月后,D1又再一次踏上了新一轮的迁徙之路。当年7月底,则回到条子泥,直至10月底,随后前往印度的东岸越冬,有点遗憾的是,在此越冬期间没有在野外被目击到。
向北飞,向南飞,年复一年。
2023年的冬季,是年12月,D1来到了大陆的最南端——湛江西海岸。与D1几乎同时间飞来的,还有另外一只戴有卫星追踪器的小青脚鹬,只不过它选择停歇的是东海岸红树林和沙洲,在附近海域溜达近10天后便踏上继续南迁之路。对于D1,我们觉得它也像另一只一样,不会在此久留。因为根据之前的调查情况,D1所在的海滩涂宽度不够,且高潮位栖息地不好找。注定只是个匆匆过客而已。
出乎我们意外的是,它停止了南迁,选择留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记录到D1的觅食和活动情况大都和第一次差不多。在退潮退得较低的时候也总是很难找到它的身影,而在开始涨潮一段时间、滩涂逐渐变窄后,它大多会回到潮沟或者附近的区域稍作歇息和休整。在发现它的大部分时间它都是挺独的,但比较喜欢跟灰斑鸻混群,偶尔也跟青脚鹬混在一起。在潮水快淹没滩涂时,才选择飞离滩涂。根据卫星数据显示它会飞往附近的养殖塘或水稻田栖息,但我们从来没能在这些区域找到它。
▲小青脚鹬D1(中央)与灰斑鸻(左)。
整个在湛江越冬期间,D1似乎都跟错了迁徙的队伍,终究未能遇上其他的同伴。2024年1月26日,我们开展沿海水鸟调查的时候,在距离D1所在区域稍南边的海滩涂,发现了另外一只越冬的小青脚鹬,而根据卫星数据显示,近期D1也曾几次飞往南边的海滩涂活动。它俩真的可谓是咫尺天涯。
3月30日,正值候鸟北迁的高峰,同样在南边的海滩涂发现了7只小青脚鹬,此时的它们都有了明显的繁殖羽,应该是飞回繁殖地途中路过于此,在此稍作停留和补充能量。D1还是未能与同伴们“会师”,再次擦肩而过。
▲3月30日,在南边滩涂发现的几只小青脚鹬和D1擦肩而过。
4月20日早上,自己前往北边的遂溪海滩涂寻找同样戴有卫星追踪器、刚从泰国迁飞过来的勺嘴鹬A6,下午中潮位的时候则驱车回到D1平时的活动区域,同样在老地方找到了它。此时的它也稍微换上了一点繁殖羽,身体也变得圆鼓了不少,应该为迁徙前储备了不少的能量。而行为上跟往常有了明显的不同,除了把大量时间花在整理羽毛上,叫声也更加频繁。这应该是一种信号,或许是一种召唤的信号,呼朋唤友,希冀归途能多些伴儿。经向嘉善了解,按照往年规律,它会在四月中下旬北迁。所以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明显的要离开的信号。
“小青D1也走了”。4月27日,嘉善发来微信说。根据卫星追踪数据,它应该是在昨日的黄昏离开的。
它终究还是离开了。虽然知道它是一定会飞走的,打交道一个冬季,还是难免不舍。回首D1在湛江的经历,它已在这度过了140天。可喜的是,它在这里能吃饱,又能安全度过整个冬季,又安全地飞离。在这些天里,自第一次后我们再也没有在D1的活动区域和周边遇见过有鸟网,也再没收过养殖塘主反馈的信息,还是想乐观地讲,没消息就是好消息。
对于我们来说D1是创造了记录的,因为种种原因,原来我们对小青脚鹬的记录,只是在迁徙季节零星的记录,或者是越冬季偶尔的记录,也没有在这发现过关于小青的稳定越冬地。所以无论基于为了果腹的食物、还是适合的栖息地,或许是跟错迁徙队伍偶然性到这里来越冬,作为小青脚鹬的一个代表,D1的到来,都值得我们好好去思考、总结和挖掘。
作为一个观鸟爱好者,感觉自己是幸福的,在往常监测记录严重缺乏、又非常渴望见到小青脚鹬的情况下,这次能有机会在家门口如此近距离、高频次去观察和记录它的行为特征以及变化情况,实在是大饱眼福,直呼“过瘾”;而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工作者同样是幸福的,D1的到来,它为我们在候鸟保护的时间和空间上提供更为详实、具体的参考资料和决策依据,可以充实完善我们关于候鸟迁徙、栖息地等方面的保护策略。
山水有相逢,北风盼再来。祝福“天线宝宝”小青脚鹬D1的迁徙故事,持续下去。
/
感谢章麟、梁嘉善、蔡志扬等提供相关资讯和帮助。
本文中照片除特殊说明,均为笔者何韬拍摄。
作者简介
▲
何韬,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工作人员,
主要从事红树林与鸟类的保护、
调查和自然教育。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