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研究领域杰出的学者——杜乐天教授

2024-10-12 09:29   北京  

杜乐天教授个人小记

01

生平简介

杜乐天研究员。男,19329月出生,山东济宁人。

少年时代的杜乐天(1943年)

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该系合并于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1955年毕业于该学院,1956年赴莫斯科大学地质系读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1960年毕业。

杜乐天读研究生时在莫斯科大学主楼前(1956年)

杜乐天读研究生时在莫斯科大学化学实验室(1956年)

杜乐天读研究生时考察中哈萨克斯坦花岗岩(1957年)

杜乐天(中)读研究生时在中哈萨克斯坦考察(1957年)

1961年入二机部三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工作。

考察广东翁源贵东岩体东北大帽峰顶,左四为杜乐天(1961年)

历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学位委员会主席铀矿地质》、《矿床地质》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在贵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学术大会上,杜乐天教授作报告(1978年)

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研究生春节联欢会上杜乐天教授为研究生毕业题词(1987年)

在国家资源战略、规划的重要基础上,进行多年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

杜乐天教授在野外指导研究生黄树桃(19887月,甘肃拉日玛金矿)

考察陕西丹凤地区铀矿床(1990年)。右一为杜乐天教授

1992年,国家黄金管理局特邀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涂光炽、地矿部化探所名誉所长测学锦、中国地科院矿床所名誉所长郭文魁等16位专家在京论证《八五黄金地质科研重点攻关项目方案》。

碳硅泥岩型国家黄金地质攻关项目交流会上杜乐天教授与学生合影。后排左起:王驹,黄树桃,徐展(199148日,长沙,核工业中南地勘局)

在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科技工作会议上杜乐天教授作报告(20011212日,长沙)

杜乐天主持完成的十几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殊荣

杜乐天教授于1989年获得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与他一同获同一奖项的有马宗晋(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在艺(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珺(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汪仲英。

杜乐天教授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0年)

02

学术交流

杜乐天教授参加了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讨论会,此次会议198296日至12日在苏联梯比里斯城召开了。会议是由附属于国际地科联的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组织的。

1982年参加第六届国际矿床成因会(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左起:黄甦(su),杜乐天,郭文魁,斯米尔诺夫,陈毓(yu)川,陈国达,杜琦,何知礼

会议对三个主要议题进行讨论,即成矿的热液系统、类花岗岩岩浆作用与成矿的联系、研究矿床时分析地质信息的数学方法。会前、会后组织了五条路线的地质旅行和参观

杜乐天教授参观俄罗斯高加索枕状熔岩(1982年)

枕状熔岩呈椭球状,并叠加在一起。椭球的表面是玻璃质,内部有发射状构造,外形浑圆,状似枕头。是熔岩在水中迅速冷却、凝结而成,对火山活动有指示性作用。

考察法国花岗岩体(1982年),左一为杜乐天教授

考察法国铀矿床(1982年)。左起:Cuney,王炎庭,陈祖伊,Poty,杜乐天、周鲁民

杜乐天教授参加了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此次会议1992824日至93日在日本美丽的古城京都召开,出席会议的有85个国家和地区的4245名地质学家。

19928月杜乐天教授(左)带领学生王驹一起赴日本京都参加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在飞机上合影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德国牵头在国际地学界的支持下28个国家的250位专家出席并制定的研究主题覆盖了所有地学领域的广泛目标的一项科学钻探计划,计划筹谋阶段就有杜乐天教授的身影1996226日,中、德、美三国正式签署备忘录成为首批成员国,正式启动ICDP

1994年赴美国参加国际大陆深钻会议(丹佛市)后,杜乐天教授在Menlo Park与美国地质调查所Karen Wenrich博士合影

杜乐天教授(右一)在美国地质调查所(Menlo Park)参观(1994年)

杜乐天教授参加了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此次大会19968414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

在北京参加第30届地质大会(1996年)左二为杜乐天教授

在第30届国际地质学大会铀矿地质讨论会会场,杜乐天教授与俄罗斯铀矿地质学家卡赞斯基一起研讨(1996年,北京)

杜乐天教授参加了重大自然灾害研讨会98大洪水是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这一年召开了中国天灾综合预测研究——1998年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预测专家论坛

在全国重大自然灾害研讨会上(1998年)。右四为杜乐天教授

杜乐天教授出席地学、创新、智慧学术研讨会

地学、创新、智慧研讨会上杜乐天教授与学生们合影(200210月,北京)

杜乐天教授门生众多,学术造诣深厚,七十岁高龄仍然容光焕发。

地学、创新、智慧研讨会的代表合影,前排居中者为杜乐天教授(200210月,北京)

地学、创新、智慧研讨会的代表合影(200210月,北京)。左起:赵伦山,强祖基,杜乐天,吴必豪

杜乐天教授出席了地球深部流体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地质灾害学术研讨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流体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20127月于北京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梦溪宾馆联合举办地球深部流体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地质灾害,暨杜乐天教授从事地质学60周年学术研讨会

地球深部流体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地质灾害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合影(20127月,北京)。前排左六为杜乐天教授

地球深部流体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地质灾害学术讨论会暨庆祝杜乐天教授从事地质学60周年研讨会期间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学生合影(20127月,北京)。左四为杜乐天教授

会议从深部流体地质过程,地球排气与与油气成藏,金属成矿过程,火山,强震孕育机理及矿山气体突出,高温高压实验地球科学诸方面,共计交流学术报告49篇。

地球深部流体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地质灾害学术讨论会暨庆祝杜乐天教授从事地质学60周年研讨会杜乐天教授作学术报告(20127月,北京)

会议学术思想聚焦于杜老历尽毕生心血的流体地球科学观——“地球深部流体(幔汁-烃碱流体-地球排气)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地质灾害”的学术主题,取得了多项学术成果。

地球深部流体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地质灾害学术讨论会暨庆祝杜乐天教授从事地质学60周年研讨会期间杜乐天教授(左二)与肖序常院士(左三)等合影(20127月,北京)

地球深部流体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地质灾害学术讨论会暨庆祝杜乐天教授从事地质学60周年研讨会期间杜乐天教授(中间)与参会代表合影(20127月,北京)

杜乐天教授参加第四届流体科学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自然灾害学术讨论会,此次会议于2014425-27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流体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核工业地质研究院欧光习教授主持,中国地质大学校长邓军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肖序常院士等25个单位80多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第四届流体科学与巨型成矿带及重大自然灾害学术讨论会(20144月,北京)会场主持人为欧光习

03

地球科学理论

杜乐天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建立了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理论。在铀矿地质、地球化学、热液作用、岩浆作用、地幔流体、地球动力学、油气热液成因、自然灾害成因、深部天然气开发、地学哲学、思维学、智慧学等方面皆有浓厚兴趣和重大学术建树,并有大量著述。

曾经提出8个科学学说并被国内外新进展所证实

岩石铀浸出说(1961~1962年);

碱交代作用地球化学原理(1978年);

硅酸盐岩石价歧化法则(1984年);

幔汁说(1987年);

地球五大气圈说及气体地球动力学(1993年);

众多重大天灾地球排气统一内因说(1998年);

大地构造幔壳溃变内因说(1996年);

智慧学灵悟说(1990年)。

20177月,杜乐天在北京协和医院手术前留下手稿。

手稿内容如下:

杜乐天教授的代表性著作有新地球科学原理导论》、花岗岩型铀矿文集(合著)、《烃碱流体地球化学原理——重论热液作用与岩浆作用》、《中国热液铀矿基本成矿规律和一般热液成矿学》、《地幔流体与软流层(体)地球化学》(合著)、《全球热液铀矿地球化学——对当代国际热液铀矿理论的重建》、《智慧——**》、《搜索学——找的辩证法》、《杜乐天文集》等。

免  责  声  明

凡本公众号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邮箱:guazthb@163.com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若有咨询需求,敬请联系!

大年科技
大年科技官方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