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伟人诗词
赓续红色血脉
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
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诞辰纪念日。
毛泽东,字润之,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不仅是伟大坚定的革命者,亦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今天,让我们走进伟人的诗词世界,细细品读,深深感悟。
壹
伟人的诗词成就
毛泽东的诗词中充盈着革命的烈烈圣火,冲破黯淡桎梏,去追寻,去建构,去展拓,那万千生民心中的朗朗晴天。
毛泽东诗词是他纵横捭阖的奋斗人生和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亦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宏伟史诗,是一幅气吞山河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壮丽画卷。
贰
品味伟人诗词中的浩然正气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青山处处埋忠骨,周旋久,宁做我。国家者要有精神,为国本;民族者要有精神,为脊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进步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谱系。民族精神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毛泽东诗词之中,这是毛泽东诗词能够感染人、激励人、塑造人的重要因素。
01.谁主沉浮
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写于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节节失利、愈来愈困难之时,词中有苦闷的心绪,但不显消沉。词人立于东方晨雾破晓之时,豪迈歌出“踏遍青山人未老”,举头望,见那“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回眸,远望南粤,“更加郁郁葱葱”,不禁吟诵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独白,乐观、豁达之情溢出笔端,流淌于生宣之上,亦有那份未曾忘却的革命前途之坚定锵然。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1955年10月,做下此首政治抒情诗。该诗充满了对春游长沙情景的回顾与追叙,生动地描绘了祖国壮丽宏伟的锦绣河山,展现了诗人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65年5月,已年逾古稀的毛主席重回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冈山。井冈山旧貌换新颜,生机勃发,令人无限感慨和欢欣。回顾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历史,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所具有的藐视困难,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和凌云壮志,跃然纸上。
02.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925年,词人离开故乡韶山,去往广州,途经长沙,重游故地橘子洲时有感而发。此词通过对长沙寂寥而不乏生气的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怀出热血澎湃的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彼时1935年长征方才结束,红军到达陕北。本词着眼于寰宇的大视角,大冲突,寄情于昆仑山的高大巍峨,绵延不绝,热情洋溢地抒发了词人决意彻底改造旧世界、埋葬帝国主义、实现人类永久和平的伟大胸襟抱负。全词雄奇瑰丽,视野开阔,想象新颖,充盈着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令人回味无穷。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2月,红军东征至陕北袁家沟,诗人作此词。全词气魄雄伟壮丽、满怀生机、豪情壮志,礼赞了祖国的壮丽恢宏河山,也从另一个侧面批判了封建主义,庄重宣告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代表国家前途和光明未来的,真正的民族英雄。
03.人间正道
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的前夕,执笔落成此篇。黄鹤一去不复返,但余游人空于此,把酒问天,愿与浪逐,与天斗,与地搏,救苍生于水火中,表达了词人对于其所处的时代的沉郁抱负和热切期待,萧瑟中也表达出对革命前途的焦虑担忧,但不乏对未来充满信心,展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岁,全篇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出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而激烈场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3日,诗人作此诗。首联描绘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大江的雄伟场面;颔联赞颂南京解放的历史性胜利;颈联概括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雄心壮志;尾联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对全诗的思想做出哲理性的总结。全诗形象而雄浑地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和勇毅决心,格调雄伟,气势磅礴,雄壮有力。
04.缚住苍龙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8年9月,毛泽东听闻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喜讯,泼墨挥毫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它描绘了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黄洋界保卫战,抒写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一页光辉史诗,真实而慷慨地歌颂了军民一心,团结作战,勇往直前,人民必胜的精神。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1931年春,硝烟弥漫,战火肆虐,中国共产党以四万兵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成功制敌。而这是工农红军建立三年以来对国民党军队取得的巨大的胜利,因而以诗颂之,以记此役。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8月,毛主席彻底粉碎张国焘分裂红军的路线,不怕远征难,率红一方面军,挺进陕北。9月中旬,红军攻克腊子口,奇迹般翻雪山,过草地,踏过万水千山,至甘肃南部。10月7日,于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英勇击败敌骑兵团,扫清阻碍,摆脱追敌,一鼓作气,翻越了六盘山。此词即是词人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以天朗云轻起笔,“望”当不寻常,一个“断”字,写尽了古今兴替多少世事变迁,却可看开来,向前,向光明万丈的未来。古语有云:“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征,人类史上的壮举,仅仅是“屈指”,谦虚的语态中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深思之,其内核何尝不是那份对祖国,对人民深切的爱,赤子之心,可抵岁月漫长。
越六盘,登高峰,红旗招,西风卷,心飞扬,天清朗。而如今,有长缨在手,缚住苍龙指日可待。
叁
感悟伟人的红色精神
《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这首诗的一字一句,将印象中柔煦的春景赋予豪迈的气概,“浩荡”、“踏”尽显诗人闲庭信步的气概和对“域外鸡虫”的蔑视,在“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欣欣向荣中,如同一飞冲天的白鹤,睥睨卅年以来淹没在人民浪潮中的“域外鸡虫”们,读到“卅年仍上赫曦台”时,不禁钦佩于毛主席从长征到土地革命二十余年间从未改变的“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自我革命精神。
我想,毛主席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但蔑视困难,而且勇于自我革命。在筚路蓝缕中,一颗勇敢的心,一缕高尚的魂,使他和无数劳动人民一同写入不朽的历史。
——高二14班 田昊峰
读罢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里就像展开了一幅回忆的画卷,把我带入了毛主席曾经的革命征程之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读《七律·和周世钊同志》后,我深切感受到领袖的豪迈情怀与远大志向。诗中不仅对自然景色有细腻描绘,更蕴含着对国家、民族的深深忧虑与期望。读后令人心潮澎湃,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让我更加敬佩伟人的胸襟与远见。
这些诗词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而是一部部鲜活的历史教材。它随时提醒着我们过往的艰辛,激励我们秉持着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去开拓更美好的明天。
——高二14班 高鸣泽
《念奴娇·昆仑》表达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决心,他相信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进步。
《沁园春·雪》中壮丽雪景映英雄志,毛泽东笔下尽显豪情与远见。赞美祖国,呼唤英雄,其思想激励今人勇于担当,为家国复兴不懈奋斗。
——高二14班 王耀唯
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望到了井冈山下的红军部队;南京城,神策门,门下鼓角相闻,闻到了人民的呼号。旌旗飘扬,那是革命力量的展示;号角阵阵,那是战斗即将打响的宣告。
——高二14班 刘雨鑫
通过阅读毛主席的《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和《清平乐 六盘山》,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学习革命先烈,敢于面对困难,勇于迎接挑战。
——高二14班 张丰睿
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
泱泱华夏,浩浩九州,流光一瞬,华表千年。毛泽东同志笃行青衿之志,刚毅坚卓,燃亮万千中华儿女的眼眸,莫负来时,不惧来日,展现出一个伟大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中华腾飞世界时,中华民族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中华青年的答案正在写就,吾辈当顶天立地,当自立自强,薪火耀华,永葆赤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策划 | 高中2023级14班
编辑 | 高中2023级14班 刘涧虬
文图 | 高中2023级14班 程诗媛 高鸣泽 刘雨鑫 田昊峰 王耀唯 张丰睿
指导 | 刘新亮
责编 | 王洪亮
审核 | 宣传教育处
终审 | 李媛
监制 | 侯立瑛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