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burnout之后,我换了个活法

文摘   2024-08-20 01:46   英国  



导语 

我三十岁之后的人生换了一个活法,因为终于尝到了工作至上的恶果。2019年年底我孤身在一个无亲无友的英国城市,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抑郁了。虽然以前在哲思层面上从来没有觉得活着比死亡更有意义,那次我是真的从身体和心理上感受到了死亡的诱惑。在经过NHS的初步诊断后,我觉得我的人生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当时的我做了一个自毁前程的决定:辞职,放弃了当时正通过雇主申请的研究基金,放弃学术。我扔掉了一半的家当,剩下的打包了4个箱子,寄去了香港。我的英国签证还有一个月过期,于是我回到剑桥,打算住一阵就回国。未来如何我也不管了。

虽然后面阴差阳错,我还是被学术圈多留了三年,但我再也不是那个满怀激情奉献学术、除了工作没有生活、不能感受到人间烟火的可怜可笑之人了。

我重新梳理了我的人生,找到了另外一种活法,一种去工作中心主义的方式。不再受工作伦理的毒害,好好生活。




为一个人去死比为一个人而活着容易

在我受到死亡诱惑的时候,唯一阻止我行动的是对我母亲的挂念。

所以这最后一道门槛提醒我说,我至少为了我母亲的爱而活着。

以前我总以为我妈对我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得考最好的大学,找最好的工作,结婚生小孩,妈才满意才爱你。直到我因为博士论文写不出来,焦虑到每天睡不着觉,我跟我妈哭着说写不出来咋办。我原以为会被批评,结果我妈说,”写不出来就回来呗,没啥大不了的。” 我才意识到,母亲再喜欢催着你去tick boxes,其实你不去做,也不会改变她对你无条件的爱。

我也是为啥在博士论文的致谢里说了感谢我母亲无条件的爱。

我在10岁的时候为了保护我母亲,不惜用我自己的生命为筹码;在30岁的时候,我想我可以为了我母亲做一件更艰难的事情:活着,遭受所有的好与坏。

这个决定支撑我走了出来。


我那可笑的事业

在工作让我失望的时候,我回首一看,我除了工作,啥也没有。
当时在陌生的城市只身一人,无亲无友。

我之前的生活完全是围绕工作转的:
1.时间,我要尽量都留给工作
2.谈恋爱,其实我找的都是生活助理/潜在合作对象
3.家庭关系、儿女情长啥的在我这里完全没有priority

而我博士毕业之后瞬间认清了学术作为一种工作的异化与自我剥削。我最大的悲情就在于带着一种古典主义的想象在英国这样新自由主义的后现代学术体制里沉沦。这些大词儿你不懂也没关系,意思就是不合时宜,生错了时代。

二十岁的时候意气风发,觉得钱一点都不重要。三十岁突然醒悟,钱才是万恶之源万畜之母。而三十岁的我,因为那点可笑的事业,不但没有存款,还得依靠别人。


我的人生重心该是什么


基于我的反思,我重新理顺了我的人生重心。其实我事业心这么重,倒不是因为我有多大的野心,想要成名成家的想法在本科时候就已经认清不可能了,而是因为我觉得学术职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它是我的人生意义所在。而且一直受这个工作伦理的影响,觉得人得对自己的使命牺牲奉献。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要做一件事就得做好来。那如果学术研究不再能支撑起我全部的人生意义,那么我现在的人生意义在哪里呢?

我觉得是:
  •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 珍惜爱我的人,并把爱传递下去
  • 先解放自己,尽量帮助别人

在过去的四年里,我改善了跟我父母的关系。我发现这里面积累的问题也是我一手造成的。我离家十七载,已经是大半生,在我成年的日子里,他们完全没有参与进我的生活,对我知之甚少,而我又经常拒绝交流。他们为了我付出了这么多,在这段关系里我却从来没有努力。

而我也终于学会了谈恋爱,真正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去学会相处,而不是找一个工作上的合作伙伴或者是像旧社会的家长一样去找个勤俭持家的保姆。我坚持性别平等和去性别化的爱情,但是我不想成为男权系统里的那个男性家长。


幸福就很简单


我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芭蕾

完全自己自愿自己努力,自己成就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幸福感真的很强。

所以我觉得家长没必要卷孩子了,我到现在发现,幸福的三个基本要素:
  • 衣食无忧(不是大富大贵的那种,而是有自己的谋生手段)
  • 爱与被爱
  • 兴趣爱好
  • 猫 (哈哈哈)

养猫真的很治愈,每天回家俩毛茸茸的等着你。奶茶每天早上还会在我卧室门口蹲着,暖心大宝贝。没有这两只猫,我估计会抑郁。所以哪怕英国兽医死贵死贵,我总想着人家单亲妈妈养好几个孩子都撑得下去,我养俩猫居然还撑不下去么!努力挣钱去。

还有就是断离舍

我在疫情期间,依靠一个登机箱和一个24寸的托运行李箱过了大半年,因为我的四个大箱子的家当滞留香港,而我人困在英国没法过去清关。我意识到我根本不需那么多东西。等四个箱子再从香港邮回来的时候,我居然又扔掉了一大半,我把以前的奢侈品都卖掉了,过我的工资该过的日子,省钱买房最重要。

剑桥乡下如此美,每周末去骑个车,就觉得很惬意。

我克服了年龄焦虑,明白了如何沟通,幸福真的很简单。




相关阅读:
从二十二到三十三
三十三岁才学会谈恋爱





霖公子


创作者

Marxist Feminist

剑桥社会学博士,英国国家学术院博士后

目前无业游民






霖公子
艺术社会学,通过艺术实践,探讨社会议题。作者霖公子,马派社会学者,剑桥博士,英国国家学术院博后,然无雄心壮志,乃求自由散漫过一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