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谷浓度与谷浓度单点计算的AUC指导给药后的肾毒性发生率比较

文摘   2024-08-05 14:04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译:奚琳  审校:刘笑芬

2020年IDSA发布的万古霉素治疗监测指南建议采用AUC/MIC(24-hour area under the curve/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24小时药时曲线下面积/最低抑菌浓度),而非谷浓度,作为达到治疗严重MRSA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目标,同时提高患者的安全性。2022年日本指南建议采用两点(峰浓度和谷浓度)抽样来监测AUC,同时也指出基于丰富采样的群体PK模型的贝叶斯软件及谷浓度数据估计的AUC更可靠。但在真实世界中尚未得到充分验证。近来,来自日本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比较了谷浓度指导给药和谷浓度单点计算的AUC指导给药后万古霉素相关肾毒性的发生率,结果发表在2023年J Antimicrob Chemother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了210名患者,138人接受谷浓度指导给药,72人接受谷浓度单点计算的AUC指导给药。两组患者中万古霉素的初始剂量均使用贝叶斯估计软件确定,在谷浓度指导给药组中,目标谷浓度为10~20 mg/L;在AUC指导给药组中,目标AUC为400~600 mg·h/L。
表1 患者万古霉素暴露量、谷浓度、AUC和急性肾损伤发生率
两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AUC指导给药组初始24小时的给药剂量较高,稳态时两组的维持剂量相似,然而AUC指导给药组的稳态谷浓度和AUC均低于谷浓度指导给药组,且显著减少了AKI 的发生率(2.8% vs 17.4%, p=0.002)。多变量COX分析表明,AUC指导给药是AKI的重要保护因素,合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AKI的显著风险因素,且AUC指导给药有效地降低了AKI的发生率。
图1 AUC指导给药组和谷浓度指导给药组的累积AKI发生率

Kaplan-Meier图显示相比于谷浓度指导给药组,AUC指导给药组AKI的发生时间延迟。该研究表明了AUC指导给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示基于丰富采样的群体PK模型的贝叶斯软件,仅谷浓度足以估算AUC,而无需额外采样,同时降低了与万古霉素相关的肾毒性风险以及延迟肾毒性发生时间。

点评


与IDSA指南推荐的一致,相比于谷浓度指导给药,AUC指导给药显著降低了肾毒性的发生率。AUC更能体现万古霉素在患者体内的暴露量水平,以指导临床医生调整给药剂量。目前在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计算AUC时,最常用的仍然是两点法采样,包括峰浓度和谷浓度。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医生常因忙碌或某些原因错过某些时间点的采集,从而无法计算AUC。因此,这篇文章提出了更适用于临床的方法,即仅需要谷浓度即可通过软件计算AUC,提高患者依从性。

原文及链接




Yamada Y, Niwa T, Ono Y,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vancomycin-associated nephrotoxicity following the change from trough-guided dosing to AUC-guided doing using trough-only data.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23 Dec 1;78(12):2933-2937. doi: 10.1093/jac/dkad333. 



感知域
这是感染病知识的集结号,蕴含丰富的细菌真菌感染诊疗多学科知识。 这是专业人员学习交流乐园,在这儿,可以尽情汲取知识,可以与同行交流,可以无畏地向专家请教。 这是多学科专家展示才华的独特平台,在这儿,可以为专业人员授道解惑,吸纳粉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