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成长,去太保退休?

财富   2024-11-04 19:55   中国  


在财险业内,平安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存在。

在公司经营管理上,平安屡开行业之先河,跟随者众,客观上推动了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尽管褒贬不一,在基层一线角度来观察,还是能总结以下几点:

一是车险电销开启了车险公司去中间化的过程,也开启了车险公司c端客户体系化运营的潮流,对后续车险市场的格局影响极大;

二是个非产品的突破,特别是随车驾乘险的“建议购买”,使得产险行业的个非产品有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点;

三是综修项目,也就是把闲散的送修资源整合起来,让公司多了一部分业务来源,也对车商渠道起到平衡的作用;

四是在非车产品的创新、内部培训等领域。

平安在管理上也是业绩导向非常清晰的。从公开媒体的数据可见,平安的高管收入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但是平安干部之卷也是出了名的。

一是工作压力大,既体现在业绩上,也体现在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上;

二是公司体系性销售强大,个人的作用不像在其他公司那么突出,也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强;

二是公司对人员的调整较狠,不讲资历,而是根据岗位来,可能昨天还是一个大机构的一把手,隔天就去了普通岗位了,权力少了,级别也不保了,收入影响极大。

也正因为这样,平安的干部流动性变大。

好在平安一直是产险行业的“黄埔军校”,平安系的干部在行业里也是声名在外。

据观察和不太严谨的统计,最近几年,在机构层面,平安干部流动方向更集中在太保。原因大概有以下:

一是三大家之外的中小公司的稳定性差,不要说人员,就是资本现在都开始慢慢远离中小财险公司了。

何况在中小公司,机构的发展过于依赖个人,平安体系的干部不一定能发挥长处;

二是人保的坑不多,本身人保近几年的人才梯队也较为完善,跳到人保混一官半职的门槛大大提高了。

相反,平安的非车任务重,对在当地有政府资源的干部需求量在变大,一些人保干部开始在向平安流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对于跳到太保的平安人来说,在平安成长,去太保退休。

这还和企业的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平安商业化色彩浓厚,常常给人没有人情味的感觉。

而国企相对来说更符合一般职场人的审美,大家对未来不会太焦虑。

把青春的激情给了平安,把中年的沉稳给了太保。

在平安积攒个人能力,再结合太保的社会资源,实现个人的价值,想必是这些干部流动的重要的价值判断。

但说到根本,还在于整体市场的变化,财险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字当头,创新空间不大,更多的是存量市场的博弈,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平台的优势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跳一次槽都是伤筋动骨的,换一个全新的公司,是否真的能如愿,对未来的发展有多少把握都是未知数。

谁的职场不迷茫?




往期精彩回顾
平安非车险告急,基层员工表示压力很大
为了躲避“垃圾”车险业务,财险公司闭门谢客
观点|如何让保险资金成为优质 “耐心资本”
交投董事长安排特定关系人入职产险公司,业务提成被认定为受贿所得
财险公司管理岗的宇宙尽头是卖保险?
【产险职场】为什么拒绝中层岗位的人越来越多了?


  

点点点,赞和在看都在这儿!



折扣系数
记录财险业,关注财险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