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险业内,平安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存在。
在公司经营管理上,平安屡开行业之先河,跟随者众,客观上推动了行业的市场化发展。
尽管褒贬不一,在基层一线角度来观察,还是能总结以下几点:
一是车险电销开启了车险公司去中间化的过程,也开启了车险公司c端客户体系化运营的潮流,对后续车险市场的格局影响极大;
二是个非产品的突破,特别是随车驾乘险的“建议购买”,使得产险行业的个非产品有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点;
三是综修项目,也就是把闲散的送修资源整合起来,让公司多了一部分业务来源,也对车商渠道起到平衡的作用;
四是在非车产品的创新、内部培训等领域。
平安在管理上也是业绩导向非常清晰的。从公开媒体的数据可见,平安的高管收入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但是平安干部之卷也是出了名的。
一是工作压力大,既体现在业绩上,也体现在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上;
二是公司体系性销售强大,个人的作用不像在其他公司那么突出,也就是不可替代性不强;
二是公司对人员的调整较狠,不讲资历,而是根据岗位来,可能昨天还是一个大机构的一把手,隔天就去了普通岗位了,权力少了,级别也不保了,收入影响极大。
也正因为这样,平安的干部流动性变大。
好在平安一直是产险行业的“黄埔军校”,平安系的干部在行业里也是声名在外。
据观察和不太严谨的统计,最近几年,在机构层面,平安干部流动方向更集中在太保。原因大概有以下:
一是三大家之外的中小公司的稳定性差,不要说人员,就是资本现在都开始慢慢远离中小财险公司了。
何况在中小公司,机构的发展过于依赖个人,平安体系的干部不一定能发挥长处;
二是人保的坑不多,本身人保近几年的人才梯队也较为完善,跳到人保混一官半职的门槛大大提高了。
相反,平安的非车任务重,对在当地有政府资源的干部需求量在变大,一些人保干部开始在向平安流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对于跳到太保的平安人来说,在平安成长,去太保退休。
这还和企业的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平安商业化色彩浓厚,常常给人没有人情味的感觉。
而国企相对来说更符合一般职场人的审美,大家对未来不会太焦虑。
把青春的激情给了平安,把中年的沉稳给了太保。
在平安积攒个人能力,再结合太保的社会资源,实现个人的价值,想必是这些干部流动的重要的价值判断。
但说到根本,还在于整体市场的变化,财险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稳字当头,创新空间不大,更多的是存量市场的博弈,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平台的优势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跳一次槽都是伤筋动骨的,换一个全新的公司,是否真的能如愿,对未来的发展有多少把握都是未知数。
谁的职场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