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南方人物周刊”发表文章《482个“高粱村”的振兴“四重奏”》。
8月中旬,仁怀市种植的36万亩红缨子高粱熟了。甲辰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邀请“最美粮农”孟凡进和“年度粮农”张延财等17人走上舞台、接收嘉奖。
“南方人物周刊”也走进农户家里,了解红缨子高粱为覆盖482个村,超11万农户所带来的生活幸福感。
文章认为,从一粒高粱到一杯醇酿,处处凸显匠心和品质。道法自然,天人共酿,既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延续,也是现代农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彰显。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茅台有机高粱基地的建设呈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和数智化的趋势,这正是茅台、政府、基地、农户携手共创的乡村振兴“四重奏”。
以下为文章全文:
待到6点,天微微亮。出门前,孟凡进又看了一眼天气预报。虽然,他昨天都查询过了。他就像一位反复确认准考证没丢的高考生。这种紧张情绪会持续到所有高粱都收割完毕。
在茅台有机高粱基地覆盖的482个村里,像孟凡进这样直面“田间大考”的农户有11万余个。在高粱丰收季里,他们的一分一秒都要精打细算。“最紧张,也是最幸福的时刻。”孟凡进感慨道。
确定性生存法则
群山环绕间,成熟的高粱穗像醉酒般垂下头颅、泛着红晕。轰鸣着的收割机搅得高粱秆沙沙作响,成排立着的高粱经切割和脱粒后,秆被瞬间粉碎并排出,粒被吞进机身的储存器,待装满后从输送管撒落。
在贵州省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村,90后农机手刘明湖正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为不漏收一粒高粱,头戴草帽、身穿长衣长裤的粮农手持镰刀,将个别未进收割机的高粱穗割下,放入肩背着的竹篓里。
此时艳阳高照,湛蓝色的天空画布上,奶白色的云朵悄悄变幻着形状。在村里种了19亩高粱的70后粮农赵文利忙着晾晒,他操着齿耙将高粱粒均匀且平薄地摊开在家门口的空地上。
此前,他曾在广东省东莞市的玩具厂当搬运工,也曾在仁怀市区的市场批发水果,还曾因看好行情而一口气养殖了千余头猪,结果受非洲瘟等的影响,血本无归、负债累累。
直到2021年,他加入村里的高粱种植大军。订单农业模式让他拥有稳定的收入,并逐渐偿还了外债。
几乎是同一时间,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的80后村民杨应鑫,也结束了在云南、浙江等地时断时续的打工生涯,返乡和父母一起种高粱,同时通过免费培训上岗成为一名农机手。
与杨应鑫不同,同村的张延财从未外出打工,他从1998年就开始种植高粱。伴随着收益的增长,在他的田地里,高粱从配角一步步成为主角。
在不同的人生际遇里,种高粱成了粮农相同的抉择。若从空中俯瞰,漫山遍野的高粱与村庄唇齿相依。种高粱,是一家生计的主要源泉,也是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更是粮农心照不宣的一种确定性生存法则。
他们纷纷表示,只要有田地、肯出力,种子、有机肥等农资免费领取,从苗期到蜡熟期的高粱种植全过程,都有来自农业农村局和茅台等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保驾护航。
比如,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物资供应中心基地监管员马亮中就常年深入田间地头,与粮农保持高频次的沟通,并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掌握和监管种植等情况。
对粮农而言,选择种植高粱最为现实的因素还是收入。高粱销路稳定,售后到款及时,而且田间管理相对简单,尚有余力和时间到周边打零工。
深表同感的,还有来自仁怀市鲁班街道山水社区、被茅台评为2024年“最美粮农”的孟凡进。出生于1984年的他,高中毕业后辗转于东莞市虎门镇的电子、五金等工厂上班。2009年,因结婚生子不想异地分居,且为照顾家里老人,他回到家乡“接班”,种植高粱。
“土专家”的酸与甜
有一次,孟凡进在实施有机高粱漂浮育苗宽窄行地膜覆盖移栽技术时,因在高温下没有及时把拱棚敞开,导致烧苗。“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夭折了,特别心痛,感觉要没有收成了。”
他立马翻开通讯录,给一位蔡姓专家打电话。专家回答说:“这个没事,你赶紧重新补种一下,还来得及的。”果然,那一年,他的高粱地再一次迎来丰收。
如今,他成了高粱种植的“村医”。村民遇到问题会先问他,他如果也不懂,就帮忙去问来自茅台等单位的专家。村民还给他封了个“土专家”的称号。对此,他解释道:“因为我不是正规专家,还每天都在土里钻来钻去,而且说话土里土气。”
他把高粱当自己的孩子呵护。在高粱一百余天的生育期里,他每天都要去看“该不该施肥、要不要锄草”等,最终练成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是不是饿了、渴了或病了”的功力。
在仁怀市农业农村局有机农业发展中心业务股股长周万飞看来,孟凡进肯学、敢干,接受能力和实践能力都不错。
对高粱品质的把控,经过专家的定期培训和像马亮中这样的茅台监督员的日常巡视,从茅台的企业端完整而精准地传递到孟凡进等粮农端,使粮农与茅台拧成一股合力,用匠心守护茅台酒生产原料的质量。
孟凡进还从培训中学到了“高粱+蔬菜”的轮作种植技术,使每亩田地增收4000元,并通过传帮带让村民共同受益。此外,他与茅台学院开展合作,提升高粱亩产至近1000斤。
在孟凡进的儿时记忆里,父辈种植高粱的量很少,往往就只有一亩,用于自家日常做汤圆、粑粑,或者酿酒喝。种得更多的是玉米、稻谷、红薯、辣椒或烤烟,等等。
如今,因为有了茅台订单农业模式的保障,高粱的种植面积远超从前。今年,孟凡进的签约种植亩数就有45亩。茅台免费提供每亩对应的红缨子高粱种子0.75公斤、有机肥150公斤。按合同约定,孟凡进交售高粱10800公斤,每公斤保护价为11.2元,预计至少收入12万元。
与父辈相比,孟凡进在高粱种植上的科技含量也更高。茅台和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我们用上了旋耕机、无人机、收割机等,降低了种植成本,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品质。”
持续进化的自适力
孟凡进并非个例。高粱种植面积的扩大、技术的增强和收益的提升,在簸箕坝村也有生动演绎。簸箕坝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洪认为,2008年、2018年和2021年是村史上高粱种植的三个关键节点。
深入周边乡镇调研后,2008年,簸箕坝村村委会决定将稻谷改种为高粱,却在村里遭到不少质疑和阻力。当时,村民议论纷纷:“高粱口感差,不像稻谷顿顿能吃。”“高粱和稻谷的收购差价不大,咋要改嘞?”“种好了,万一酒企不收,咋办?”
村委会顶住压力,召开多次沟通会,综合介绍了种植高粱省时、省力、省心、省成本和收入稳定等优势。当年的亩产符合预期,茅台的收购价格还提高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大大提升了粮农的积极性,质疑声随之烟消云散。
虽持续种植了十年之久,但粮农都是各干各的,无法产生规模效益。2018年,簸箕坝村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高粱种植基地,由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村民可以带资金或带土地入股。
时隔三年的2021年,簸箕坝村又迎来第三次发展机遇。当地政府和茅台共同出资,实行土地归并整治,将“山坡变梯田、小块变大块”,加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旋耕机、起垄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实现机耕、机播、机防、机收。
▲图 / 粮农喜迎丰收
13年间,在茅台和政府的支持下,簸箕坝村从“散户”种植到成立合作社,再到实现机械化,以持续进化的自适力推动高粱种植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
精进仍在继续。2022年,簸箕坝村的高粱种植基地进一步升级管理运营模式,引入专业的农业公司。据贵州优粮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祎介绍,入驻基地三年以来,公司不断探索并优化高粱种植方式和人力管理模式,通过协议雇佣和灵活用工,在为当地村民增收的同时,也让企业自身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簸箕坝村的精彩蝶变是茅台有机高粱基地覆盖的72个乡镇、482个村的鲜活缩影。自2003年起,茅台逐年提升高粱种植的农保价,20年来提升了5.6倍。如今,“茅台+政府+基地+农户”的“四重奏”生产发展模式,为驶向共同富裕的目标架起桥梁,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动能。
红缨浪上群星闪耀
茅台有机高粱基地历来被视为茅台酒生产的“第一车间”。拥有粒小、皮厚、质地坚硬、糯性好、支链淀粉含量高等特质的红缨子高粱,在与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特点高度契合的同时,也成就了它的醇香风味和卓越品质。
▲图 / 孟凡进上台发表感言
回应群山的呼唤
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茅台有机高粱基地的建设呈现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和数智化的趋势,这正是茅台、政府、基地、农户携手共创的乡村振兴“四重奏”。
来源:茅台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