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个一直在美国搞金融科技的老粉丝回国交流,发现中美信贷市场现状截然不同。
他是Capital One早期的员工,这些年一直美国做个人信贷。看着奔40的哥们长得跟20来岁似的,我就知道,在美国放贷应该比我们好过多了。
到今天,美国的线上个人贷款市场仍然活力满满,不断有新的公司和新的业务形态出现,他向我咨询国内近两年信贷产品或场景的创新。
他身上有难得一见的职业松弛感,恍惚间我有种国内信贷市场2017年访谈从业者的感觉,他传递出来那种对市场的信心,那种努力探索的朝气,让人羡慕。
但我有点尴尬,这两年能想到唯一的创新的是大家卖水的姿势。以前是卖一家算一家,现在是10家8家套上一个盘子轮着卖。
你的拒量卖给我,我的再卖给他,他又换个壳卖给你,池子里的水都脏的不像话了,最后还发现大家用的都是市场上买来的同一套筛子,笑死。
而且圈子太小了,去年自家捅了篓子被骂出翔的风控,今年被眼瞎的合作方招进去当总监了,笑死。
放出去的贷款全部成了坏账,风险分析的结论是上次运营投出去的广告文案吸引来了坏客户。笑死。
这种环境下谈的不是创新是保命。
在国内一切他能想到的场景和产品可以说都被做过,做烂了,市场几乎是五倍速一样的迭代走到了今天,什么样的业务能活下来早有定局。
而且国内今天的信贷市场对新增市场异常焦虑,正在面临信贷市场需求的断崖式下滑和风险的持续攀升。
美国信贷市场则完全是另一幅光景。
美国和中国信贷业务虽然都有36%的红线,但他告诉我,从利率空间上来说,美国的个人信贷普遍能到30%,并且信用卡年化利率也一样,且能被用户接受,所以美国的银行这些年都赚得盆满钵满。
不像国内贷款市场被按照主体更严格地分层,信用卡一般低于18.5%,消费金融公司低于24%,其他小贷才到36%,想多挣钱还得偷偷擦点边。
比起国内在发达的移动互联网土壤上拔地而起的互联网贷款,美国的个人信用贷款是在传统的信用卡土壤上生长的,并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信用卡消费支持体系。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美国的信用卡就比国内普及率高很多。2015年,央行数据显示我国信用卡人均持有0.3张,到2023年末,我国这个数字也仅在0.54张,而美国早在2015年就已经人均持有信用卡5张,后续只增不减。
时至今日,美国的信用卡消费仍然是主流方式。和我们遍布大街小巷的二维码一样,美国人接受的消费习惯是到处都能刷卡。她们甚至觉得,掏出刷卡的步骤比解锁手机、找到app、亮出二维码更方便。
在美国,移动支付并没有出现快速渗透,也许给了互联网金融一个慢慢来的机会。无论从信用认知、消费习惯还是对定价的接受度上来看,美国信用卡的市场教育成果,都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不错的基础。有足够的空间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以及营销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协同。
国内从传统金融服务到互联网金融之间仿佛跳过了一大段空白。
银行的门槛太高,使金融成为一种稀缺服务,以至于绝大多数非金融行业的人很难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合理的金融服务,大概率在着急的时候被割韭菜。
明明能直接申请便宜的银行贷款偏偏被中介牵着鼻子去更下沉的市场,加了中介费和担保。连底层资产是什么都不知道,却被忽悠买了风险等级不匹配的理财;明明有闲钱却只知道喝酒抽烟,从没有意识在自己身体状况和经济情况允许的条件下花点小钱做好保险杠杆,为未来转移风险。
随着移动互联网席卷我们的生活,相当于突然把金融服务的门槛给踹了,拉到人们眼前,但金融教育的缺失,让太多人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做了错误的金融消费行为。
无度的贷款,疯狂的P2P,都是欲望和认知失衡下的惨痛代价。只有保险不至于过快发展,毕竟保险买的是安全,不是欲望,它需要客户认知水平更高,经济能力更稳定,因此市场教育和成交成本都更高。
对比来看,美国家庭三大顾问中有两个是金融类的:家庭教育顾问、房产投资顾问、保险经纪人。这说明我们在金融知识普及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2014年进入银行实习开始,2024年离开消费金融公司,我这十年一直在围绕金融打转,中间几年在金融条线的媒体。既是零售金融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其实做金融想给公司实现利润是最简单的——尤其是贷款,有牌照就行。
但我认为,最终能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真实的帮助,才是金融的意义所在。
今天我又离开了金融机构,但我永远会在个人金融层面持续学习,输出更好的内容,做好一个更懂金融的财经自媒体人,把金融的价值带更多人的生活中去。
因为学习金融,我和身边人都因此受益。
他们不会随便买理财而是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更合适的存款、看病更大胆花钱因为我都帮他们配了合适的医疗险,我身边没有一个朋友踩雷P2P和不正规的贷款,因为我总是习惯给身边人做金融科普。
金融服务其实是每个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因为大部分人一定会买房、买车、生病、养老。不管贷款、理财还是保险,都值得我们普通人了解。
如果大家有关于生活中的金融问题,欢迎找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