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科技研究社》(作者 木子剑):2024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行业标准《贸易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要求》(JR/T 0308-2024)(以下简称“《要求》”),当日实施。据悉,该文件的起草单位包括6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银行等。
《要求》规定了分布式账本技术在贸易金融领域应用的目标、技术参考架构、相关技术要求等,适用于在贸易金融领域开展分布式账本技术研发和应用的相关机构。
5大应用目标,参考架构包括5部分
《要求》提到,在贸易金融领域应用分布式账本技术的目标包括:保障贸易金融业务数据安全可信;促进贸易金融相关方信任传递和协同合作;实现贸易金融业务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提高贸易金融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加强贸易金融治理和审计效能。
贸易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参考架构则包括:
一是用户层:为贸易金融用户提供相关管理功能。
二是接口层:为上层应用和外部系统提供接口支持,包括用户层接口、外部系统接口等。
三是核心功能层:实现贸易金融分布式账本系统的核心功能。
四是基础设施层:提供贸易金融分布式账本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环境和基础组件,包括网络、存储、计算等。
五是跨层功能:提供跨多个层的功能组件。
从技术架构的5部分分别提出技术要求
《要求》从贸易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参考架构的5个部分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此为该文件的重点内容。
用户层涉及业务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3方面。
其中,业务管理功能方面宜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支持贸易金融业务要素和流程的新增、修改、删除、设置、处理、查询、展示等管理功能。
二是支持为不同身份和权限的用户配置和提供相应的业务管理功能。
三是具有引导性,展示是否必填、格式要求、要素的关联要求、文件类型、文件大小、选项列表、操作提示、操作限制、边界值等。
四是具有明确性,保证用户知晓操作要求及结果,包括业务内容、流程、要求、操作结果、后续操作等,涉及其他相关方提供的信息时标示信息来源。
五是具有一致性,展示的信息与系统中实际数据一致,涉及影像时展示完整。
用户管理功能方面:宜支持用户的注册、权限管理、消息通知、查询、冻结、注销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用户身份认证;保证用户的账号、身份、权限等相关信息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系统管理功能方面:宜支持系统的更新和版本管理;支持系统各项参数的配置;支持系统相关信息的查询;支持系统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处置;支持系统功能的启用和停用;支持系统集成和对接管理;支持为不同身份和权限的用户配置和提供相应的系统管理功能。
接口层宜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具备用户层接口,为用户层提供贸易金融业务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管理相关能力。
二是具备外部系统接口,提供系统间对接和集成能力。
三是支持为不同身份和权限的调用方配置和提供相应的接口调用能力。
四是支持接口配置和执行流量控制策略。
五是接口设计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
六是接口设计符合幂等性、容错性要求。
核心功能层涉及节点管理、账本记录、共识协议、智能合约、密码服务、时序服务6方面。
其中,节点管理功能方面:应支持配置节点服务;支持监控节点状态;支持控制节点权限;支持节点准入准出和数量动态增减。
账本记录功能方面:应支持账本记录持久化存储;支持查询账本记录,包括当前和历史记录查询;支持新增有效账本记录;支持账本记录防篡改;支持账本记录完整性和有效性校验;账本记录应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对于多个节点共同维护的账本记录,各相关节点本地存储的数据应保持一致;节点本地存储的账本记录失效时,应能够从其他节点获得有效的账本记录。
共识协议功能方面:应支持多节点参与共识和确认;保证各正常节点的账本记录最终状态一致;应在可接受的有限时间内形成共识;支持对参与共识的相关信息进行验证;支持识别和拒绝未经共识的新增账本记录;宜支持按需选择不同的共识协议,以及共识协议可插拔;宜具备一定的容错能力,按需支持BFT类或CFT类等协议。
智能合约功能方面:应具备智能合约开发、发布、升级、停用等全流程管理机制;支持对智能合约内容开展静态安全检查和动态安全检查;智能合约的内容和运行结果应能够被观测,且支持查询智能合约历史版本和历史运行记录;在满足约定条件后,智能合约应不被干扰地严格执行;智能合约运行时不应访问所处执行环境以外的资源;智能合约应具有确定的运行结果,且运行结果能被重复独立验证;智能合约的运行应具备交易原子性,且支持交易回滚;智能合约的运行应在有限时间内终止;支持智能合约之间相互调用;宜支持智能合约在不同平台间迁移;支持智能合约模板管理;支持智能合约通过预言机等方式从外部获取数据。
基础设施层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是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功能。
二是支持节点间消息的单播、组播和广播。
三是满足贸易金融业务对系统的吞吐量、时延、并发等性能需求。
四是满足贸易金融业务的业务连续性需求,且符合JR/T 0044和JR/T 0071(所有部分)中备份和恢复相关要求。
五是支持软硬件资源灵活扩展,且不影响已有业务。
六是支持软硬件资源配置的自动化管理和应用。
七是支持对软硬件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且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告警。
八是宜支持多种节点拓扑,以及不同拓扑间的调整。
跨层功能涉及跨链互通、数据管理、事务管理、安全和隐私保护、治理和审计支持5方面。
其中,跨链互通功能方面:应保障跨链交易在整个流程中的事务一致性;保障跨链交易在整个流程中的事务可追溯;宜支持在发起方系统、目的方系统和链间互操作组件中查询跨链交易;支持跨链交易在出现故障时进行回滚。
最后,《要求》还在附录部分提到了分布式账本技术对开展贸易金融业务的优化作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在贸易金融领域应用的考虑事项、分布式账本技术再造贸易金融流程的示例。
点击“阅读原文”,可下载《要求》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