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印国:古人就有“鼻拭子”吗?
幽默
2022-09-28 12:42
张嘴,采样拭子……核酸检测的情形大家都以非常熟悉,大家都期待疫情早日结束。我们都知道,疫情并非现代社会才有,古代瘟疫的影响也极为深刻。我曾在《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的细节》一书中的“古代抗疫简史”中做过一些讨论,从史料来看,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甚至平均七年就有一次瘟疫。在和瘟疫相处与斗争的历史中,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形成了不少习俗,隔离、医药、预防,古人都有大量的实践和理论,今天的除夕、元旦、端午等节日中,也保留着不少的抗疫记忆。有趣的是,古人也有类似今天“鼻拭子”一样的图像,但他们处理的当然不是新冠疫情,而是天花。天花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最古老的传染病之一,距今三千多年的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就是天花病例。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第一次描写了天花的症状和流行情况,根据此书及唐代王焘辑录的《外台秘要》,天花很可能最早是东汉光武帝时期,“建武中南阳击虏,染惹流入中国”,其来源大约是印度。当时称之为“虏疮”,后代也称之为“天行发斑疮”“豆疮”之类。《外台秘要》记载其症状是“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不即疗之,数日即死。此恶毒之气。”应该说非常凶险。古代医家陆续用一些药物来尝试治疗,例如孙思邈《千金方》中便记载有一些相关的方剂,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古人在实践中发现,一旦得过天花,此人一生就不会再感染天花。于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技术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种痘法,这种种痘法从中国传到东南亚、欧洲乃至非洲,影响极为深远。最早发明种痘法的人是谁?学术界尚有争议。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宋初的峨眉山高僧茂真大师。前年我去峨眉山参加一个佛教学术会议,在万年寺看到一尊两米多高的茂真大师花岗石雕像,据当地学者介绍,茂真大师北宋初期在峨眉山白水寺修行,精通医术,根据自己的医疗经验和医学知识潜心研究医治方法,用痘痂皮作疫苗,吹入患者的鼻孔种痘,结果达到了免疫作用。这种免疫方法实际上就是“入痘接种法”,当地学者考证《医宗金鉴》所说的“神人”就是茂真大师。也有学者有其他看法。清末武荣纶与董玉山合著的《牛痘新书》就认为“考上世无种诸法,自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也就是说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江南就有赵姓医生发明了鼻苗种痘法。但这个文献比较晚,其依据还有待进一步查考。从更严谨的史料来看,至晚在明代,痘疹专科已经完成成熟。清代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清代董含的《三冈识略》中都有可以互相印证的记载。曾做过医生的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种痘》,其中就说“一样是中国古法的种痘,将痘痂研成细末,给孩子由鼻孔里吸进去,发出来的地方虽然也没有一定的处所,但粒数很少,没有危险了。人说,这方法是明末发明的,我不知道可的确。”古人鼻孔种痘,有好几种不同的做法,一种可以称为浆法,是用棉花沾染患者的痘浆,塞进接种者的鼻孔,第二种可以叫旱苗法,是把患者的痘痂阴干研末,以银管吹入鼻孔,也就是前面提到据说茂真大师所发明的方法。第三种可以称之为水苗法,是把患者痘痂研细并用水调匀,以棉花沾染塞入接种者鼻孔。比这三种方法都原始的还有一种痘衣法,就是把疮患的内衣穿给接种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感染。不论如何,这种通过吹管或者棉签入鼻的情景,从图像上看,和今天的鼻拭子采样非常接近。近日南京大学出版社一本古代抗疫通俗读物封面上,一副古人“核酸检测图”引发热议,其实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在抗击天花上取得的非凡成就,表现的正是鼻孔种痘技术。
中国古人采用的是人痘法,在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改良出牛痘法,他发现种过牛痘的人对天花有免疫力,并且可把一个人的牛痘接种给另一个人,1798年,琴纳潜心研究的成果《牛痘原因及结果的研究》公布于世,从而宣告了牛痘接种术的诞生。这一技术很快就传入中国,最早是英国人在澳门种痘,广东南海人邱熺在澳门、广州学习了这一技术,并在1817年就出版了关于接种牛痘的中文著作《引痘略》,成为有名的种痘大师。此后牛痘法在中国逐渐普及。最终,人类终于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
侯印国 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