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网友:南大这几年

幽默   2022-09-24 21:30  

作者:知乎用户 Will Gold


2022年

17、5月20日,南京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此前一天,南京大学78级物理系校友,科沃斯创始人、董事长钱东奇以个人名义,捐赠4亿元,为母校庆生。

16、5月18日,由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GDI大学排行榜正式对外发布。南京大学居第三。

15、第五篇正刊来了!南京大学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及通讯单位。这是谭教授2022年的第2篇正刊。5月13日,南京大学谭海仁教授和牛津大学Henry J. Snaith教授作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 “Scalable processing for realizing 21.7% efficient 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modules”的研究论文。南京大学博士生肖科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2022年度国内高校Nature\Science的发文量来看,南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并列第2位,两校分别发表了5篇。仅比第一名的清华大学少1篇。目前,南京大学在物质类学科的Nature\Science正刊发文量位居全国第一。

14、5月5日,南京大学王欣然教授课题组和王肖沐教授课题分别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发表2篇论文。南京大学为两篇《Nature》论文的第一作者及通讯单位。截止发稿前为止,南京大学2022年的Nature论文已达到4篇。两篇《nature》分别以 “Uniform nucleation and epitaxy of bilayer molybdenum disulfide on sapphire”和“Observation of chiral and slow plasmons in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为题,连续发表两篇关于二维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13、2021年海外优青(新版qq)项目,南大的入选率排名全国第4,质量很高。

12、冷冻电镜规划的运营时间在2023年下半年,P3实验室也在规划中。

11、AI大佬、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Stephen H. Muggleton即将加盟南京大学,内部公示已过,博后已经入职南大。

10、3月13日,省里面最终给苏州校区配的编制是1800+,老胡功不可没。

9、3月10日,科睿唯安公布了最新的ESI数据(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南大物理学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至此,南大全球千分之一学科数达到7个,与清华并列国内第四。

8、3月2日,南京大学聂越峰教授、吴迪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潘晓晴教授作为通讯作者联合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High-density Switchable Skyrmion-like Polar Nanodomains Integrated on Silicon”的论文。南京大学为本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生韩露为论文第一作者。这是南京大学2022年第2篇Nature正刊,也是聂越峰教授回国加入南京大学以来的第2篇正刊。

7、第二轮双一流,南大共有16个学科入选。文科和理科的入选数量位居华五前二,工科前三。学科比较平衡。

6、目前得到的消息,已经有4篇nature\science论文已接收,现工+电子,还有1-2篇已投递,等待结果。

5、1月20日,物理系校友高振东、孙国香伉俪捐资1.2亿元助力母校人才培养。还是校友比较给力。

4、1月17日,C9高校2022年首篇nature来了,现代工学院谭海仁课题组是真的厉害,产业化和文章两不误,前段时间有个专利转让一次就是500万,这下又来了篇正刊。

3、物理学院的“原子极限制造”计划做成大科学装置,目前正在推进中。

2、目前已经有2篇正刊被接收,都是来自于现代工学院。

1、新年前胡书记先后走访了常熟,实地调研了共建的“中国声谷”项目;去了太仓,看了西工大太仓和西交利物浦太仓校区,下面可能也会在太仓搞个产学研项目;最后拜会了苏州曹书记,与曹书记一起商讨了“太湖科学城”的未来发展规划。曹书记做的表态很有意思:建设好南大苏州校区,是省委、省政府交给苏州的重大任务,更是苏州加快创新发展的宝贵机遇,是当下必须抓好的实事要事。

2021年

1、感谢校友们的点赞,我会经常更新,分享最新消息。

2、2021年南京大学在国内四大榜单的排名基本回到了前五的位置,这么点办学经费(南大经费只有86.39亿元,办学经费全国排22位),南大挺好是投入产出效率排名最高的名校了。

汇总些最近的新动态:

3、曾执教芝加哥大学二十余年的癌症生物系原教授林安宁回国组建南大现代生物研究院进展顺利,招了不少小牛,部分人员已经入驻江北新区,设备已经开始购买;

4、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原教授鲍惠铭回国组建的南大同位素效应中心也开始搞了,据传现代工学院大楼给了很大的场地;

5、根据国家发改委的官网新闻,南大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也已经获批,华东地区只有复旦和南大获批了。据了解,这个平台拨款费用在亿元以上,目前全国只有8所高校获批,他们是北大、清华、复旦、厦大(第1批),南大、华中科大、电子科大、西安电子科大(第2批);

6、吕校任首席科学家的软件所今年拿到了软件工程全球顶级学术会议“ICSE 2021”唯一的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

7、南大在程序语言全球顶级学术会议“PLDI 2021”的录用论文篇数居全国第一(含港澳台),南大有3篇文论文(1篇独立单位、2篇合作单位),香港科技大学2篇(1篇独立单位、1篇合作),清华大学1篇;

8、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国家杰青、原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罗义已于日前加盟南京大学(相关手续还在办理中);

9、2021年5月ESI全国高校千分之一学科排名:浙大有10个学科,全国第一(四校合并,规模确实可以);北京大学有9个,排第二;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均有6个,并列全国第三;中山、中科大、华中科大、川大、山大、武大、中南各有5个学科;复旦、西交大、哈工大、华南理工、大连理工各有4个; 

10、5月25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阿克苏医院”签约仪式在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会议室隆重举行,这是南大的第8所附属医院,也是第1所跨省附属医院(来一个直属医院就完美了)

11、5月25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孙倍成教授和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林安宁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免疫学领域顶级期刊《Immunity》  发表了最新研究论文,揭示了肝癌炎癌转化调控新机制。《Immunity》的影响因子突破了30,达到30.664。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张文杰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张袁光炎和王飞为第一作者。(PS:孙倍成副院长是“国家杰青”、长江特聘,原是王学浩院士的接班人,水平是相当可以的!来鼓楼后还带了团队入职南大医学院,南大鼓楼临床研究院将由他负责,研究院坐落于江北鼓楼医院)

12、经过确认的消息,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正教授帅克全职加盟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这是现代生物研究院引进的第二位北美顶级名校的终身正教授(PS:给人事处领导点个赞,国外正教授快10名了吧)。

13、19年引进的美国阿贡实验室物理部理论室原主任Roberts教授,可是强子物理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两天给南大在核物理和粒子物理顶级期刊发了论文。这是南大首次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在该期刊发文。

14、胡书记给全校上党课的时候专门列举了C9高校人才培养梯度和水平:北大〉清华〉南大〉复旦=科大。

15、7月中旬以来,江苏省无锡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徐州市、连云港市等7个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同步调整。除盐城书记外,其余6位地级市的市委书记都曾在南京大学就读。希望用活校友资源,可以再搞个国际创新港。

16、南京大学在计算机顶级会议的整体发文水平排名全国第三。南大的“软件工程”学科获得全国第一,“数据挖掘”全国第二,“网络”全国第三,“机器学习”和“理论计算机科学”等2个学科全国第四,“操作系统”全国第五。

17、7月24日,“自然指数”在全球大学前100名中,中国大学/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第1名),北京大学(第10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第12名),南京大学(第14名),清华大学(第15名),浙江大学(第20名),复旦大学(第25名),上海交通大学(第28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30名),中山大学(第33名)。

18、中科院新增院士初选名单公布(中科院第一轮相当于工程院第二轮),南大本科校友全国第二,仅比北大少1人;博士校友与北大并列第一,本硕博校友全国第一,26人!人才培养能力其实就是二三十年前南大的综合实力排名。

19、在胡书记的牵头下,开学前南京一把手HLM专门来南大听取了现代现代生物研究院的规划,林安宁和帅克想以现代生物研究院为基础组建“南京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帅主要负责“医药转化”,林负责基础科学研究,因为疫情还新增了感染病研究,后期应该还会有人进来。南大这个研究院一上来就全职引进了两位北美正教授,力度不可谓不大。吕校在会议中专门提到了人才配套资金的问题。(PS:南大人才引进中,国拨费用和复旦、上交大、浙大、科大是一样的,但在省市两级配套费用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不仅低于上海和浙江,也低于安徽,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人才配套省市两级费用低于科大100-150万+(中科院这块费用相当充足),低于浙大200~300万+,这个差距不缩小南大还会继续被挖,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五年左右,好在学校领导也在争取解决掉)

20、国家杰青、中科院福建物质所郑庆东已加盟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

21、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曹文武教授即将加盟南大,团队成员已在南大公示,未来工作重点应该是在苏州校区和声谷。(PS:21年10月更新:曹增列为南大博导已经公示完毕)

22、南大和常熟合作共建的“中国声谷”的投入巨大,常熟市和经济开发区两级财政搞了10亿元的人才基金,声谷内的“国际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就是现代工学院的副院长卢明辉。

23、南大和常熟非常重视声谷的建设,学校科技处处长秦猛调任常熟做市长,支持共建。

24、据传苏州校区集成电路领域预留了3个院士办公室,27个长江杰青办公室。设置集成电路学科主要是服务苏州当地发展。筑巢引凤策略很好!王中风来后建立起了一个不错的团队,希望切切实实把集成电路学科搞上去。

25、9月15日,物院王雷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篇nature,此人相当强悍,手上的正刊已有10篇。当然,物院等了此人很久,目前设备正在购买中。26、9月23日,模式所石云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了篇《Nature》,这是南大冷冻电镜领域首篇正刊。

27、第6篇正刊来了!9月29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刘晓峻教授、程营教授,张志旺博士后联合西班牙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Johan Christensen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Non-Hermitian topological whispering gallery”的研究论文。南京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物理学院博士生胡博伦为第一作者。

28、长江数据来了,南大数据较为优异,南大和浙大上的人数一样(人家合并了四个学校,规模相当大)。华五并列第一!全国第三!

29、东部战区总医院将重新挂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除了延续以往为军区总院提供人员编制外此次还增加为其子女提供全套入学教育。这是战区总医院重新整合后首度挂牌。

30、信管学院情报学科从武汉大学挖了一个长江学者团队以后可能要放在苏州校区。

31、10月22日,吕校就数字经济给海里的大佬们授课,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吕校和核心面对面沟通已经是第二次了,全国没几个校长能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和核心见面,吕校就是一个字强!

32、10月23日,教育B发展规划司再次就苏州校区进行调研,协调推进项目建设。部里领导高度肯定了苏州校区的招生规模和学科规划、校地共建、工程建设等事宜,并且实地勘察了一期现场和已经封顶的大楼。换句话说,自规划开始到建成,苏州校区都得到部里领导的认可(PS:截止2021年10月,教育B规划司领导已经听取了学校两次汇报,这会让一众有异地校区的学校羡慕)

33、经过确认的消息,南大本部和苏州校区将使用统一的招生代码、统一培养模式、统一毕业证和学位证。

34、2022年南大苏州校区启用后将多招收500人,2023年增加1000人,2024年1500名学生。2024年本科招生人数就达到4800人了。以2020年招生规模来看,南大到时候的招生规模在华五里面仅次于浙大,超过其他三所,上交大4319人,复旦3935人,中科大1921人。当然这对分数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但从长期来讲这是值得的。为了保证未来不分家,所有校区的学生第一年全部放在南京统一培养,第二年开始按照专业分流到各大校区。

35、能源材料大牛周豪慎已全职回南大,周老师在产业化和文章都做得不错。

36、祝贺谈和马两位教授新增为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大这次还不错。南大这次力压c9的中科大、复旦、西交大。除此之外,7位校友院士位列C9第一!

37、11月9日,苏州新任市长去校区调研了,还有10个来月苏州就要开学了,这次应该是汇报开学前的建设进度、人才引进,新市长对人才引进专门做了要求。目前东区的学术交流中心和本硕博宿舍已经封顶。从学校了解到,苏州校区的人才引进门槛会高于南京本部,团队都是由新引进的院士招聘,本部的人可能只会参与筹建。几大学院名也已确定: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学院、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学院、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学院,地球系统与未来工程学院。

38、科技部“变革性技术专项”,仅有南大、清华、北大拥有多个项目入选。该专项总投入为6亿元左右。

39、哲学系从山东大学引进了青年长江学者翟奎凤,这位也是南大校友。

40、法学院连续引进了西澳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商法项目创始人邵科(南大校友),南航大人文社科学院院长王建文(南大校友),加上之前把浙江大学朱庆育(国内民法学科TOP学者,江平的高徒),东南大学的宋亚辉(南大校友、青年长江)中青年学者挖了过来,应该说这几年人才引进工作还是相当不错的。学校要在苏州校区建“中德法学院”,应该还会有大牛进来,期待!

41、全国第二!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中,南京大学共有2个基地入选,至此南京大学共有14个基地申报并入选,保持了100%的入选率,总数位列全国高校第二位。前三分别是北大、南大和浙大。

2020年

全力支持胡书记,这几年南大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1、2020年的杰青入选人数和北大一样都是14人,只比第一名清华少一人。相比较而言,浙大和复旦只有8人,人数只有一半,垫底水平。   

2、苏州校区可谓神来之笔,据说苏州政府不仅给地、给钱、给人(1000个编制)。                     

 3、推动和南京共建,要迎来自己的人小学和中学了。顶尖中小学是吸引高端师资的重要因素,参考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复旦附中。                              

4、南大附属鼓楼医院将在十四五写入省部共建内容,鼓楼医院新闻写的是“建设紧密型附属医院”。附属医院怎么个紧密法,大家自行脑补!PS:如果可以,还是希望能搞两三个直属医院。            

5、争取省里面资金支持,扩大办学规模!南大的地方配套资金太少了,在华五里面垫底!吸引人才资金是个很大的因素,现在地方配套资金比中科大都少。机器该买的,还是要买!为啥其他学校发正刊那么容易,举个例子:结构生物用的“冷冻电镜”华五+TOP2里面只有南大没有,看看西湖大学、上海科大、南方科大这些刚成立没几年的学校都是好几套冷冻电镜,最贵的那种,南大一套都没有!基础设备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6、希望积极发展生医学科,不能拖后腿!其他学校都在靠生医和附属医院猛发文章,南大是靠物理学科发文章,而且南大还没有直属医院,这样竞争都不在一个水平线,生医学科发文章水平明显要弱物理太多了!                                                                

来源:知乎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953467/answer/157615996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侯印国老湿
侯印国老师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