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可能造成健康损害的一种前肥胖状态。肥胖:由多因素引起,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儿童代谢健康型肥胖(MHO):BMI 达到肥胖标准,却并未伴随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儿童代谢异常型肥胖(MUO):在肥胖的基础上合并至少一项代谢异常(异常因素包括血压升高、血糖异常、血脂异常及存在胰岛素抵抗)。中国儿童青少年重度肥胖:BMI>32.5 kg/m2 且伴有严重代谢相关疾病,或BMI>37.5 kg/m2 且对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一些不便影响。(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按病因不同,肥胖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原发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占儿童肥胖 95%):其发生与遗传、饮食和身体活动水平等有关。继发性肥胖(占儿童肥胖5%):指目前病因明确的肥胖,其病因包括:下丘脑、垂体的病变,肿瘤及创伤;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某些特定单基因突变(如瘦素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如Prader-Willi综合征)等。2、根据全身脂肪组织分布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腹型肥胖和周围型肥胖。腹型肥胖(又称向心性肥胖或内脏型肥胖):脂肪主要积聚在腹腔内,内脏脂肪增加,腰围大于臀围,此类肥胖者成年期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周围型肥胖(又称全身匀称性肥胖或皮下脂肪型肥胖):肥胖者体内脂肪基本上呈匀称性分布,青春期发育后臀部脂肪堆积明显多于腹部,臀围大于腰围。1、遗传因素 肥胖相关基因,包括 FTO 基因在内的100 多个基因提示和肥胖相关。2、不良的生活方式 暴饮暴食,不健康饮食行为,如早餐食用频率低和营养质量差;含糖饮料饮用率和饮用量上升;在外就餐频率增加等;身体活动的减少、久坐时间的增加、视频活动时间的增加。3、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对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免疫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调节宿主脂肪吸收、存储相关的基因,进而影响能量平衡。4、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下丘脑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疾病都会引起肥胖;大剂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向心性肥胖和内脏脂肪的堆积,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1、性早熟 女童肥胖和性早熟的相关性要明显高于男童。性早熟儿童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脂肪更加容易堆积;肥胖儿童机体内脂肪过多,相应又会增加雌激素水平,肥胖和性早熟之间呈恶性循环。(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与2 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儿属于超重或肥胖。儿童肥胖可以诱发胰岛素抵抗,同时胰岛素抵抗又促进肥胖的发展;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 2.7 倍;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的 4.3 倍。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儿童体内大量脂肪堆积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使肝细胞中聚集过量的甘油三酯,诱发脂肪肝及肝功能异常等。4、心血管疾患 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脏结构受损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5、心理-行为健康 肥胖儿童容易出现穿衣不自信、自卑感、自尊心差、不喜欢人际交往及户外运动少、情绪焦虑甚至抑郁等;记忆力、执行力、注意力、视觉空间表现和运动技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了常规筛查,还有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及C肽释放试验。OGTT 是检测机体对葡萄糖负荷能力的经典试验,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糖尿病及糖调节异常的金标准。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评估体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了解β细胞的储备功能,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C肽释放试验还有助于鉴别低血糖原因。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这3个检查来筛查是否有糖尿病,或是否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
医生介绍
擅长小儿肥胖症、性早熟、身材矮小、小儿反复咳嗽、发热、感冒、腹泻、厌食、夜啼、抽动症、过敏性紫癜、面瘫、脑瘫等疾病的诊治及小儿体质调理。
坐诊时间:
东湖院区 周三下午、周四下午、周六下午、周日全天
西湖院区 周四上午
文稿:朱卫娜
排版:陈坚强
审核: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