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注:本平台所刊发《安吴青训班资料专辑》经作者授权予以连载,未经作者授权请勿转载。)
BOOK RECOMMENDATION
本期推出
《安吴青训班资料专辑》之
前 言
文史泾阳
前言
▲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雕塑
▲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
1937年8月下旬至9月初,面对日本侵略者大举入侵华北、华东的严峻现实,国共两党就合作抗战达成一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庄严誓师开赴抗日前线,担当起救亡图存、寻求民族解放的神圣使命。一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成为沦陷区和国统区热血青年心目中的圣地。他们纷纷告别故土,奔赴延安,以期增强本 领,报效祖国。其时,中共陕西省委以“八路军115 师留守处”名义驻泾阳县云阳镇办公,领导陕西国统区的抗日救亡工作,同时配合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开展相关接待工作。针对大量进步青年涌向边区的实际,省委领导和中央青委负责同志深入磋商研究,并报中共中央同意,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名义,于1937年10月在泾阳县云阳镇斗口村农事试验场创办了“战 时青年短期训练班”。二三两期移至云阳城隍庙举办。
▲班部驻地——吴氏庄园
▲教务处驻地——望月楼
▲集会场所——迎祥宫
▲迎祥宫山门
1938年1月第四期迁至安吴堡举办,4月更名为“战时青年训练班”。1938年11月,再次更名为“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安吴青训班举办期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勉励青年亲身参加革命斗争,从最下层工作做起,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朱德总司令亲临青训班授课,担任名誉班主任,激励学员“学好本领上前线”。冯文彬、黄华、 胡乔木、刘瑞龙、张琴秋、张浩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参与青训班的创办、组织和教学工作,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安吴青训班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青训班从创办至1940年4月撤到延安,在泾阳历时30个月,共举办培训班14期,组编127个连队,培训学员12000余名,培养出一大批信念坚定、作风顽强、团结守纪的优秀青年干部,推动了抗日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被誉为“抗日青年的革命熔炉,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
▲露天课堂——柏树林
▲安吴青年训练班职工大队旧址
▲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第一期旧址
▲于右任办公楼
在外强入侵、国难当头的严峻时刻,青训班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务求实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广大学员勇于追求光明、矢志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攻坚克难、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精神原动力,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安吴青训班创办8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关于青训班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工作一直不曾间断。当年的创办者及时总结工作得失, 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众多学员回忆激情岁月,抒写爱国情怀, 还原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相关团体、机构和党史专家、爱好者参与了青训班史料的挖掘整理工作,相继出版了《安吴古堡的钟声》《西安 文史资料——回忆安吴青训班专辑》《古堡钟声延水情》《战火青春》《沸腾的岁月——走进安吴青训班》《熔炉·丰碑——安吴青训班文献集》《革命青年的熔炉——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等专业书籍,全面展示了安吴青训班的丰富内涵和在中国革命史上的特殊地位。
▲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展厅内景
为了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要求,在新的征程上更好继承和发扬安吴青训班所承载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在中共泾阳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中共咸阳市委党史研究室的精心指导下,市委、县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写了这本资料专辑,系统收录青训班重要历史文献、回忆文章和最新研究成果等,以期更好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受占有资料和编者水平所限,所编资料专辑难免有所疏漏,诚请史志专家和热心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泾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邹昊辰
监审:聂千博 毛 正
签发:陈 鹏
声明:1.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凡本平台转载所有作品,若未能及时注明作者或出处,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2.我们注重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拒绝任何形式的删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