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飞驰 兰新高铁助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务   2024-12-26 13:32   新疆  


晨光熹微,万物生辉。D2708次旅客列车在微光的轻抚下,缓缓驶出乌鲁木齐站,迎着朝阳和煦,像一条身披金色鳞甲的钢铁巨龙,承载着天山壮丽向着河西落日飞驰而去。



1952年9月28日,陇海铁路天水至兰州段铺轨到兰州,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庆贺天兰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兰新路”,揭开了修筑新疆铁路的序幕。1958年12月,兰新铁路铺轨越过甘肃、新疆交界的红柳河,从此结束了占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新疆段正式开通运营,全长710公里,标志着新疆正式进入高铁时代。2014年12月26日,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是首条联通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开启了西部地区高铁时代的新篇章


回望十年,兰新高铁在甘肃、青海、新疆三地间飞驰,与兰新铁路普速线及陇海、兰渝、包兰、青藏铁路共同构成了较为完善的西部铁路网络,极大提升了欧亚大陆桥铁路通道的运输能力,增进了西北地区与东部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交融和人员往来、加快了铁路沿途地区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对打通我国向西开放黄金通道,更好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享其行  铺就民生幸福之路



苍茫古道,驼铃悠悠。千百年前,一队队商贾靠着马匹和骆驼从西域荒漠向着繁华长安进发,快则数周,慢则数月,遥远的距离让人员流动极其艰难。


80年代,兰新铁路作为进出疆的唯一铁路通道,当时进出疆的旅客列车,平均时速仅45公里,乌鲁木齐到兰州也需要两天两夜。随着全国实施列车大提速,旅客列车也迈入了每小时百公里时代,遥远的距离在时间的刻度上正在一点点缩短。


一日千里外,西域一线牵。2014年,兰新高铁擎天立柱、横空出世,乘高铁出行正式走进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


2014年11月16日,兰新高铁乌鲁木齐南至哈密段开通运营,同日开行乌鲁木齐至哈密间4对动车组列车,运行时速200公里,其中乌鲁木齐南至哈密动车运行3小时08分,较同区段特快旅客列车节省近2个小时,比同区段汽运时间节省近5小时左右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乘坐高铁往来新疆成为现实。开行乌鲁木齐南至兰州西、西宁动车组列车,运行时速200公里,旅时分别为11小时54分和10小时37分。兰州方向较同区段普速特快旅客列车节省近7小时;同时乌鲁木齐南至上海间的Z42/1次,乌鲁木齐南至济南间的Z106/5次旅客列车上客专线运行,Z42/1次运行时间分别压缩了5小时12分和4小时56分,Z106/5次运行时间分别压缩了12小时40分和11小时38分。


“兰新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让新疆有了动车!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速旅客列车在兰新高铁上运行,截至目前,兰新高铁新疆段共运行旅客列车49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9对、普速列车30对,较2014年开行初期的6.5对增加42.5对。”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12306客服中心主任高杨说。


十年风华,兰新高铁累计发送旅客近1.6亿人次,已成为进出疆最重要的客运大通道



新风扑面、新景入眼,高铁开行带来的不止是速度上的飞跃,全新的客运服务模式,带来了更高的服务标准、更优的服务质量。


抬眼回望,从天山北坡到东疆之缘,乌鲁木齐站、吐鲁番北站、鄯善北站、哈密站等各具特色的高铁车站座座矗立、连点成线,交通现代化的时代色彩如笔底春风,在戈壁荒漠勾勒出亘古未有的炫彩画卷。


乌鲁木齐站作为兰新高铁开通的标志性建筑,采取现代化铁路站房设计理念,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设有16条客车到发线,日均接发客车140余趟,候车厅最大可容纳15000名旅客同时候车。配备独立的重点旅客候车区、商务候车室、母婴室、儿童娱乐区等,设置涵盖餐饮、商超、休闲、娱乐等各类型商铺,让旅客不出车站,就可以满足衣、食、住、行等各项需求。今年截至目前,乌鲁木齐站日均发送旅客5.3万人次,较2014年乌鲁木齐南站日均发送数量增幅达90%



车站服务提档升级,车上服务焕然一新。伴随着动车组的开行,站车服务跨入新纪元,更加宽敞温馨的候车乘降环境、细致入微的服务模式、便利便捷的充电、就餐区、专业素养更出众的乘务人员、极具特色的乘务制服,已成为连接新疆千里铁道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十年来,为更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动车组列车持续增开,我们动车组乘务人员从最初的8个班组56人,发展到目前的22个班组163人,翻了近三倍。”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客运段动车队队长王冀北说。


一路风光一路诗,诗情画意笔端驰。早上逛完乌鲁木齐大巴扎,晚上还可以欣赏到兰州中山桥的夜景,在地域辽阔的大西北“一天跨两省、千里一日达”,实现了哈密瓜和牛肉面的亲密“握手”,让西域“长廊”不再遥不可及,更添诗情画意。


诗与远方,旅游看新疆。新疆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的目光。兰新高铁开通以来,有效压缩了游客的时间成本,极大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让“快进慢游”变为可能。


十年来,新疆铁路“坐着火车游新疆”旅游品牌越擦越亮。铁路部门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依托兰新高铁、兰新铁路主通道以及南北疆铁路渐环成网的优势,不断丰富“新东方快车”“天山号”“环塔游”等谱系化旅游产品,助力新疆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旅游专列采取“火车+汽车”一站式抵达的出行方式,具有车随人走、人玩车停、夕发朝至等特点,不仅解决了时间成本,也满足了游客一次入团,游览众多景区景点的愿望。2014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抓住兰新高铁开通运营契机,不断拓宽铁路旅游市场,截至目前,新疆铁路部门经兰新高铁累计开行旅游专列562列,接待国内外游客近25万人次。“坐着火车游新疆 ”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带动沿途餐饮、住宿、交通、零售等相关产业发展,撬动新疆旅游“新高地”,助力新疆由旅游旺季向四季游转变,成为新疆旅游产业发展新引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兰新高铁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条民心之路、幸福之路,一列列满载希望的列车翻山越壑、日行千里,从此新疆不再遥远……


物畅其流 打造经济振兴之路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古丝绸之路上的繁荣盛景还仿佛就在眼前,现如今兰新铁路和兰新高铁循着古丝绸之路的蜿蜒,与兰新铁路既有线成为新的“钢铁丝绸之路”。


天山脚下,一列列货运列车穿梭如织,它们穿越荒凉与繁华,将新疆的丰富资源与内地带的繁荣紧密相连。这条连接中国西北边疆与内地的交通大动脉,正焕发勃勃生机,以强大的生命力有力助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


兰新高铁开通后,新疆铁路实施客货分流分线运输策略,持续推进普速旅客列车由兰新高铁运行,有力释放兰新铁路运输能力,构建起兰新铁路和兰新高铁运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运输格局,让货物进出疆通道更加畅通,不断推动铁路沿线城市发展,西部能源大通道作用更加凸显。



2018年,货物发送量突破1亿吨;

2019年1月1日,首次实现日装车1万车;

2021年,日均货物装车首次达1万车以上;

2022年,货物发送量达2.0626亿吨、较2013年增幅179.8%,年货物发送量首次突破2亿吨;

2024年截至目前,货物发送量超2.3亿吨,相较2023年提前29天突破2亿吨,运量是2013年的三倍之多;其中,疆煤外运量近9000万吨、相较2023年同期增幅超50%


一组组喜人的数据,一项项不断被刷新的纪录,一个个值得铭记的成就节点,兰新铁路货运主通道作用潜力巨大、成效显著。“十年来,我们从日均接发列车52对,到2024年12月,日均接发列车达112对,增长115.4%,年通过能力由1.13亿吨增长至2024年的2.78亿吨,增长146%。”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95306货运物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洋说。


产业发展是物流运输的前提,物流运输带动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十年来,新疆铁路部门勇担企业社会责任,以服务新疆经济发展为己任,聚焦大宗物资与民生物资运输,持续推进运输组织改革,努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断推动“公转铁”运输,推出特色班列产品,有力带动区域油气、煤炭、矿产、粮食、棉花、化工等产业稳步发展。



2024年12月19日凌晨,一列装载50组集装箱,满载1250吨棉纱的X8756次乡村振兴班列从阿克苏站驶出,运往上海、浙江等地。“我们现在超90%的货物都是都是通过铁路运输,相比之前运输时间大幅缩短,一年可以节约物流成本约200万元。”阿克苏祥晟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启军说。


随着国家疆煤外运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作为国家第四大产煤省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疆铁路部门依托兰新铁路通道优势,全力以赴满足疆外市场需求,为川渝、云贵和甘宁等多地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兰新线作为疆煤运输主通道,十年来疆煤外运从日均4列持续提升至日均78列以上,有效保障甘肃、青海、宁夏及西南地区等89家用煤企业铁路运输需求。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新疆作为中国连接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兰新铁路“直连”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个铁路口岸站的快速运输优势持续显现,逐步成为畅通中欧班列进出境的便捷通道,为”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十年来,新疆铁路部门担负起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施的政治责任,依托兰新铁路通道的独特优势,合理铺画中欧班列运行图,不断扩大中欧班列开行规模。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短至13至14天,中亚班列运输时间由原来的66小时缩短至约35小时。


目前,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规模从2012年的每月通行3.5列增长到现在的日均21列;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规模2016年的日均1.3列增长到现在的日均23列以上


2013年至今,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中欧(中亚)班列累计8.6万列,其中中欧班列5.2万列,年均增长53%,占全国开行总数的51.5%;中亚班列3.4万列,年均增长38.6%。截至2024年11月,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中欧(中亚)班列超过15000列,同比增长14%;其中,中亚班列达5800余列,同比增长4%


“今年出口中亚五国的商品车、机械设备运量增长。我们努力增加回程班列开行规模,回程班列带来的粮食、棉纱、铝锭、饲料、塑料颗粒等货物,通过兰新铁路进入全国铁路网,为各省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合作部主任李凯介绍。


随着新疆两大口岸的双向流通功能日益显著,现在每日通过兰新铁路运输的货物品类从当初的日用百货、矿石等,逐步增加到包括木材、化工、机械设备、棉纱、建材、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200余种,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变化不仅促进了新疆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兰新高铁的开通,抹开了古丝绸之路的“韵脚“,让现代钢铁丝绸之路畅通便捷,犹如强劲的脉搏,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和人民的美好生活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固安其本  坚实联通未来之路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十五年前,伴随第一声机械轰鸣,丝绸之路迎来了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他们像千里出塞的将士扎根于荒漠,以超然的决心和勇气,战暑斗寒、破风吞沙,正式掀开了兰新高铁艰苦卓绝的建设篇章。


世界上一次性建成距离最长的高铁、世界上穿越最长距离风区的高铁、世界上防风工程规模最大的高铁、新疆境内的第一条高铁,兰新高铁创下了世界高铁建设史上的多项之最。


历时5年建设的兰新高铁,在建设过程中克服线路穿越戈壁荒漠、沿线极端天气多发等困难,攻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祁连山隧道群施工、嘉峪关古长城遗存保护、穿越国家级唯一的安西及荒漠自然保护区和防风工程建设等多项世界性铁路建设难题。



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经过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和达坂城风区“四大风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的风力最为强劲,部分区段年均大于8级大风天气达到208天,最大风速60米每秒,相当于17级风。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建设者们运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实际,提出戈壁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关键技术、干旱风沙地区混凝土质量控制、无砟轨道技术、防风技术以及沙害防治等5个科研课题,攻坚克难,将问题逐一破解。


高铁防风工程让“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戈壁美景被阻挡,却换来了高铁的安全高效运行。在防风工程的保护下,在风速不大于每秒 30米的情况下(约11级),兰新铁路高速列车可以200至250公里时速运行;在风速不大于每秒40米的情况下(约13级),列车仍然能以每小时120公里速度运行。



十年工程,朝暮不息。新疆铁路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秉承“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坚决确保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


十年来,新疆铁路部门着力提升高铁安全管控能力,大力整治高铁线路外部环境,积极推行高铁线路管理改革,首次将工务、电务、供电三个不同的专业系统单位“三合一”,开创性建立高铁基础设施段,对兰新高铁实施系统化、专业化管理,目前兰新高铁新疆段852公里线路上1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旅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十年来,新疆铁路部门持续加大技术投入,科技保安全上紧“安全锁“。专设高铁调度台,全线使用调度集中CTC行车指挥系统,实现调度指挥全方位保障;采用CTCS-2列控系统,实现机控限速,确保行车安全;投用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设置雨量监测点39个、大风预警监测点158个、地震监测点35个,为高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全力消除设备安全风险。


十年来,新疆铁路部门不断提升优质装备配属,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升出行体验。先后引进CRH5A、CRH2G、CRH5G、CRH5E、CR200J3-A、CR200J3-B、CRH200J3-C等7种动车组车体,依次加入的动卧、商务座、“鼓型”等车体,让广大旅客乘车体验更舒适,更好满足旅客出行的多元化需求。



兰新高铁的十年,是辉煌的十年,是变革的十年。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兰新高铁如同一条流动的丝带,飘扬在西部的大漠边缘,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将昔日的天涯变为咫尺,绘就了一幅现代与发展共生的画卷。十年,只是兰新高铁宏伟篇章的序幕,未来,它将以更加铿锵的步伐大步向前,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赋能。


文字来源: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 张灏

图片来源:摆风亮 李梓豪

编辑:艾筱欣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新疆铁路
对外发布铁路资讯信息,在铁路与社会民众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