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多客
来源 | 贝多财经
作为一家与民营企业“同根同源”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996年成立的民生银行(SH:600016、HK:01988)在发展的过程中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将业务重点聚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小微之王”。
在行业承压的影响下,民生银行逐渐呈现“掉队”趋势。过去的一年中,该行业持续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力求“轻装前行”。但就2023年财报来看,民生银行的经营效益疲态犹存,资产健康程度隐忧仍显,风险合规管理问题频出。
而在不久前,民生银行更是发布多则公告,宣布高管阵容的变动。新任掌门人的“空降”和管理层的“大换血”,又将对其产生何种影响?能否帮助其再现昔日辉煌?
一、净息差骤降,业绩成长性不佳
财报显示,民生银行于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08.17亿元,较2022年的1424.76亿元下降1.16%。这一成绩在9家A股上市股份行中处于中下游水平,收入规模仅高于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且营收的成长性均不及前两者。
2023年,民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024.31亿元,同比下降4.68%,是导致该行收入下行的主要原因。不过,该行的非利息净收入由2022年的350.13亿元增长9.63%至383.86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亦提升至27.26%。
另外,民生银行的归母净利润自2020年出现断崖式下跌,由538.19亿元降低36.25%至343.09亿元后,便一直内小幅波动。2023年,该行的归母净利润为359.86亿元,同比微增1.57%,但增速较2022年的2.65%有所放缓。
再看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净利差和净息差,民生银行的上述两项指标均较2022年同期下滑0.14个百分点,分别来到1.37%和1.46%。与此同时,该行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48%,较2022年同期收窄0.02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平安银行、招商银行2023年的净息差分别为2.38%和2.15%,而利润规模仅为民生银行二分之一的浙商银行也实现了2.14%的净息差。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股份行的平均净息差为1.76%,该行明显未达平均线。
民生银行副行长李彬在业绩发布会上解释称,该行的净息差降幅自2023年二季度开始逐步收窄,这其中付息负债成本率变化与同业相当,主要是生息资产和贷款收益率下降的趋势逐渐减缓。
此外,考虑到存量房贷利率下降、LPR利率下行,资产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存款兑付有刚性,民生银行预期2024年全行业净息差将延续下降趋势,该行净息差也将持续承压,但其将继续努力保持净息差整体降幅低于同业水平。
二、不良率维稳,房地产业仍承压
民生银行在财报中介绍,其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截至2023年末,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650.97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42.9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8%,较2022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据了解,得益于不良贷款生成率的健康发展。2023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生成率为1.58%,较2022年的2.01%下降0.43个百分点,已连续三年收窄,且公司、小微、按揭及消贷业务的不良贷款生成率均同比下降。
但需要指出的是,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在A股上市股份行中位于前列,与浦发银行并列第二,仅略低于不良贷款率为1.67%的华夏银行。再看与民生银行资产规模差距最小的光大银行,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25%,远低于前者。
贝多财经发现,民生银行2023年来自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金额高达170.38亿元,占其公司不良贷款总额的44.55%。不仅如此,房地产业截至2023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为4.92%,远高于其他行业,且较2022年上升0.64个百分点。
聚焦个人贷款与垫款业务层面,与“信用卡透支”有关的不良贷款金额为145.31亿元,同比增长17.70%;不良贷款率进一步提升至2.98%,亦较2022年上升0.31个百分点。
此外,信用卡业务亦是民生银行消费者投诉事件中的“常客”,投诉量占比65.82%。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民生银行信用卡”的投诉内容共计近2000条,投诉内容涉及私自扣款、自动激活虚拟账户、最低还款收取高额利息等。此外,还有部分用户反映,该行还存在暴力催收、恐吓威胁、泄露用户信息等问题。
而在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程度上,民生银行的拨备覆盖率虽较2022年末增长7.2个百分点至149.69%,但却是上市股份制银行中唯一一家低于150%的银行。
三、内控存漏洞,大额罚单频缠身
事实上,民生银行的内部风控管理问题,亦能够从其收到被监管通报的频率中窥见一二。2024年开年第二天,该行就因实贷实付落实不严格,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35万元,上演了一出“开门黑”。
同日,民生银行烟台莱阳支行、赣州分行、中山分行和日照分行又分别因信贷业务管理不到位、企业型错误导致小微企业服务收费减免政策执行不到位、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误导销售等违规行为,累计被罚145万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盐城监管分局于两天后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称民生银行盐城分行存在票据业务管理不到位、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等问题,并对其处以罚款110万元的行政处罚。
1月5日,民生银行常州支行又被曝“未经监管部门批准终止分支机构营业”,并被罚款60万元。与此同时,民生银行泉州陈埭支行因“案防工作不尽职,员工异常行为管控不到位”再领50万元罚单,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处罚。
换而言之,2024年仅过去五天,民生银行的累计被罚金额就已超500万元。而就在该行发布年报当日,民生银行又南昌分行因出现“涉企服务收费业务内控管理不到位,违规收取小微企业资信证明类费用”问题,被罚款40万元。
再将时间线拉长后可知,民生银行已是监管“点名单”上的“常客”,2023年甚至收到了三张“天价罚单”。其中,民生银行总行因存在14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罚6670万元,分支机构被罚2300万元,共计罚款897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另据媒体统计,民生银行2020年至2022年的被处罚金额分别为1.11亿、1.37亿和0.46亿,均位居股份制银行榜首,三年内累计罚款金额超3亿元。
四、人事“大换血”,管理层高薪拿到手软
与罚款频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生银行高层盆满钵满的薪酬水平。
财报显示,时任民生银行董事长的高迎欣年薪为373.52万元,较2022年的389.08万元稍有下降。反观其他披露具体薪酬的股份行,兴业银行以168.31万元的董事长薪酬排名第二,但数额仅是民生银行的一半。
报告期内,民生银行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包括现任及离任)的税前薪酬合计4681.7万元,虽较2022年的5676.92万元下降17.53%,但较以2108.49亿元的薪酬总额位列第二的光大银行而言,依旧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23年财报发布前半个月,民生银行连续发布多起公告,拉开高管变阵的序幕。根据公告,该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行长郑万春,执行董事、副行长袁桂军因到龄退休,申请辞去相关职务。
民生银行的新一任管理层名单,也随着辞呈的公布相继出炉。该行决定聘任王晓永“接棒”任职民生银行行长,自郑万春辞任行长生效之日起,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直至其行长任职资格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公告显示,王晓永出生于1970年,自1996年起加入中国建设银行,先后担任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行长、渠道与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四川省分行行长等职务,并拥有银行审计部、授信管理部、风险管理部的工作经验。
与此同时,民生银行任命该行原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张俊潼,授信审批部总经理黄红日为副行长。此番变动后,民生银行形成了“一正五副”的高管格局,但因张俊潼调任副行长,该行的监事会主席一职暂时空置。
此外,独立董事解植春、外部监事王玉贵因在民生银行任期累计已满六年,不再继续履职。目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刘寒星担任该行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新任领导班子能否临危受命,带领民生银行走出低谷,值得市场持续观察。但据国泰君安研报维持民生银行“增持”评级这一举措来看,该行打赢重振业绩的翻身仗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