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张正加,副教授,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算法研究及在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和青藏高原冻土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曾主持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央高校基金等项目2项,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合作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14篇(中科院一区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2项)。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国家电网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2项。担任RSE,IEEE TGRS,JAG,GIG&Remote sensing,遥感学报等领域期刊审稿人。
作者简介
郭靖,男,2022级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得2024年度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方向为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地大T1)《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发表论文1篇、第三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二区期刊在投论文2篇。连续两年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并获校级科报会二等奖等荣誉。
回首研究生生活,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在我的导师张正加副教授的课题组里与导师和同门的共同成长。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也让我在科研之外学会了面对挑战、适应压力,并从中不断收益成长。
迷茫中的引路人
我入学时对科研还处于懵懂状态,虽说本科阶段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面对雷达遥感领域的深奥内容时,仍感到十分迷茫。幸运的是,张老师及时为我提供了指导。他不仅在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上给予我悉心的指导,还不断向我传授他多年积累的研究经验。张老师的教学方式并非单一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与我们共同探讨、激发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记得在我首次撰写论文时,面对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文献阅读,我曾陷入焦虑之中,迟迟找不到论文的切入点。张老师耐心地帮我梳理思路,指出问题所在。之后由于对论文作图规范和英文论文表述不够熟练,我的稿件多次返工。面对我的困惑和不安,张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地帮助我修改,逐字逐句地分析每个段落、每张图表,并反复提出修改意见。在论文的细节把控上,他特别强调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从数据呈现的标准化到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张老师帮助我建立了对科研细节的高度敏感性。这些指导不仅让我在学术写作上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为我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术与生活的平衡
在课题组里,张老师一直秉持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这深深影响了我。每当课题组项目遇到难题时,张老师总是第一时间带领我们一起攻克难关。他会为每一个项目细节负责,在我们加班时,张老师也会亲自坐镇办公室,陪伴我们一起工作。在这样一个团队里,我学会了如何高效规划研究进度、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并从中培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这种严格而充实的学术氛围中,我逐渐掌握了一些科研的关键技能,并最终在遥感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肯定和激励。
除了科研上的指导,张老师也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作为导师,他不仅在学术问题上给予帮助,还常常组织课题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帮助我们在繁忙的科研生活中找到放松的机会。记得有一次,已经毕业的大师兄回校探望张老师,老师提议课题组成员们一起去打一场羽毛球。在球场上,虽然我们和大师兄彼此并不太熟悉,但通过这场轻松愉快的对抗,彼此迅速拉近了距离,大家在运动中逐渐熟络起来,相谈甚欢。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增强了课题组内部的凝聚力,也让我明白科研生活中的情感交流同样重要。
团队的力量
同门的支持和帮助同样是我在研究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课题组的同学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大家经常在课题讨论会上分享各自的研究进展,互相提出问题和建议。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让我深感幸运。在一次课题难题攻关时,我遇到了一个异常的数据处理问题,尽管我查阅了大量文献,但仍然无法找到解决方案。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张老师示意我可以找有经验的师兄师姐请教,组内的靳庆光师兄闻言主动向我伸出了援手,帮助我逐一排查问题来源,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在这样一个充满合作和支持的团队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以及“集思广益”的重要性。
回首过去的研究生生涯,我在张老师的指导下获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宝贵的经验,这一切将成为我未来科研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石。我深知科研道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但拥有这段宝贵的经历后,我有信心继续在这片学术的沃土上耕耘,为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文|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排版|赖英杰
审核|穆巴热克
往期推荐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