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衡水学院学报》2024年第五期。
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错综互动的思想背景下,张申府、张岱年两位先生在哲学理论、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观等领域矢志不渝地艰辛探索,其崇高人格和学术思想皆洋溢着综合创新之精神。
2023年是张申府先生诞辰130周年。12月9日,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张申府张岱年研究中心主办,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化综合创新暨张申府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语言大学隆重召开。与会专家的精辟发言、会议论文和杜运辉撰著的《张申府先生学谱》,显示了张申府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的充沛活力和最新进展。
本期刊发的《论张申府的“群己”思想》和《张申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两文,即为提交会议的两篇论文。张申府先生提出:“群与己,少与多,总之是社会问题的核心。”“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群与己。”他主张一种“大同个人主义”“循人性而审选群制”,其实质是探讨从传统社会经现代“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历史阶段而向“自由个性”发展的根本问题。柴文华教授指导刘雨撰著的《论张申府的“群己”思想》,从实、活、中三个维度探讨张申府先生的群己思想,认为其中涵盖个体意识、群体责任及民主、自由。在这里,“实”涉及实践观、认识论和本体论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对“物质”范畴的界说和阐释需要进一步研究。陆信礼教授指导常玲玲撰著的《张申府关于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探索》,重点探讨张申府先生对中国文化主体性、“中国科学化,科学中国化”“中国的民主”之探索,提出此种探索的贡献和不足。张申府先生关注现代化的历史主体之生成,前述群己问题亦是其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重要内涵。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批判性考察,对科学法(科学精神)与仁之通感、逻辑方法(逻辑解析方法和唯物辩证法)与体悟会通、句辞意谓语实践情境、人性与制度、个人自由与共同体秩序等诸多方面的思考,都围绕着现代人格及其生活方式这个核心问题。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国哲学史学会张岱年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杜运辉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