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丨周榆泰:奋斗不息铸锋芒,且将薪火炼凝香

政务   2024-12-30 17:05   湖北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感谢汉江中院党组给予我们这个机会,年末岁尾相约在裹着焦糖色的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学习“五项工作”相关课程。枫叶飘飞,树影斑驳,步履匆匆,晚风带来絮语呢喃,诉说着昭昭如愿、岁岁安澜。华科之行,收获颇丰,直叫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心有所想,偶有所感,执笔为媒,以成此篇。


天门法院  周榆泰


慎思之,赓续初“心”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一直记得王阳明的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童年印象中,在回答老师“你们长大后最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时,我的回答是“我想成为一名法官”。在公务员考试填报志愿时,朋友们都好奇我为啥要考法院,发小甚至都劝我“别考法院,真的很累”。大学毕业的我,刚刚通过了司法考试,想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用在实处,加上电视剧中法官们维护公平正义的形象一直印在心间,便坚定了我考进法院的决心。“司法为民”这四个字有时候显得好沉重,平时工作的繁忙,加上当事人对审判执行工作的不理解,总让我感到无奈和委屈,但人这一生就像一艘大海里漂泊航行的船,总有一座灯塔指引着船在风雨中不至于迷失方向。回望过往,有挑战,有犹豫,有迷茫,有放弃。那些在深夜里睡不着的日子,那些面对难案想要逃跑的瞬间,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珍贵的时刻,是它们让我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只有初心不改,确保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始终如一,无愧于心。后来许多人问我一个人夜晚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明辨之,守正创“新”

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本次培训中,华科大的刘成斌教授讲授的调研报告撰写、宋淼军处长讲授的案例培育,王溥教授和和郭小平教授讲授的新闻与信息编写、刘星教授讲授的汉语语法修辞、李军均教授讲授的公文写作方法、滕锐教授讲授的论文写作技巧,都给我们呈上了一道道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这一过程中,他们都反复提到了“创新”一词。“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胜”。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高质量发展呼唤着创新者,新质生产力呼唤着破题人。作为新时代法院干警,我们要多些“初生牛犊”的勇气,跳出能力认识“舒适圈”,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和知识水平,在案件审理、司法管理、法律服务等方面运用创新思维,积极思考、探索和尝试解决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创造和优化更有效率、更公正、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工作方法,以“微创新”触动“大变革”、推动“大提升”,答好司法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笃行之,无惧艰“辛”

风雨是来,微尘是去。胡敏在《两个太阳》一书中写道:“一个人在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最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回忆一生,所有想做的事都没有做过,感觉自己一生白活。生命稍纵即逝,何必再活得压抑克制呢,就让她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吧”。通过本次培训我发现:写作既是一项沉稳心性的培养过程,炎炎夏日,漫漫长冬,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去写作,就跟钓鱼、练字一样,很打磨人的心性;写作也是一项系统性思考的训练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成因,从学术观点到实际建议,无一不在打破个人认知局限,提升思辨能力;写作还是一项追求真理的探索过程,想要写出成果,就要去翻阅、去查找、去印证、去头脑风暴,去推倒重来,去复盘总结,在不破不立的坍塌中重建,这每一个反复的过程可能会让人眼前一亮,可能也会让人两眼一黑,但最后做成这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过程是一件特有成就感的事儿!岁月厚积成书,日月琢磨为笔。撰写一篇篇好文章,解决一个个司法难题,坚持在“沉舟侧畔”中激流勇进,在“乱云飞渡”中另辟蹊径,就能穿过“山重水复”,觅得“柳暗花明”……

我始终坚信,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意难平终将和解,万事终将如意。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将所学所思所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人生的“忙而不茫”!

【作者:周榆泰】

【审核:吴涛】

【图文编辑:王淼】



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
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司法公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