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区级重点学科35年的发展,在这8天得到了具象的体现

健康   2024-09-30 12:46   北京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ICU是萧山区重点学科,也是区内唯一一家常规独立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单位。自1989年建科以来,就时常上演生死“大场面”,每次患者转危为安都离不开ICU团队的努力。



通讯员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01

8天



身体一直硬朗的徐阿姨(化名)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普通的“感冒”,竟然让她在鬼门关外走了一遭……

今年7月下旬,徐阿姨感冒后出现腹痛、恶心的症状,于是来到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异常,被心血管内科病房收治进行治疗,在冠脉造影等检查后没有发现明显的血管病变。

然而,没过多久,徐阿姨出现了明显的乏力、胸闷、心律失常等情况,心血管内科遂请ICU急会诊。

“是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在50%以上,非常凶险,但我们肯定会竭尽全力”,心血管内科医生办公室里,来会诊的重症医学科董洪亮主任医师正在和徐阿姨的子女作病情告知和沟通,让患者家属充分知晓病情的严重程度,是治疗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第一步。

与家属简洁有效沟通交流后,徐阿姨被迅速转至ICU。入科时徐阿姨循环和氧合情况极度不稳定,整个人烦躁不安。

时间就是生命,整个ICU都在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护理人员一边娴熟地建立动脉血压、静脉压、氧饱和度等持续监测系统,一边熟练采集各种标本。

值班的罗嵩松主治医师在快速评估患者后,迅速给予了镇痛镇静、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以降低患者的消耗,但之后的监测情况显示,徐阿姨的病情仍在继续恶化,也提示着患者的心肺功能渐趋于完全崩溃。

“这样下去,患者肯定会撑不住”。重症医学科沈晓圆主任得到病情汇报后,立即下发指令:“强指征,立即启动VA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救命要紧”。

抢救工作持续到深夜,ICU的体外膜肺小组快速集结,莫路姣副主任、董洪亮主任医师、黄旭华护士长等火速到院,床旁超声评估、配药、备血、机器预充、穿刺置管、转流,小组各成员娴熟默契配合,短短20多分钟,ECMO转机成功,患者循环氧合情况迅速好转,病情终于暂时稳住了。

ECMO近年来应用于各类危急重症病人的临床治疗,尤其在暴发性心肌炎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中获得了良好效果。良好的开端之后,还有许多的问题等着ICU去面对。第一个直面的问题是穿刺置管下方肢体的供血。

由于ECMO动脉灌注管的置入,下肢缺血的风险大幅度提升,轻则缺血,重则截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迅速建立一条供血通路,来保证下肢循环。但由于病人之前大剂量缩血管药物的应用,导致血管极度收缩,血管穿刺变得极为困难,不得不选择外科直视下切开置管。于是,心胸血管外科高威副主任医师凌晨紧急赶到医院。一小时后,高医师为徐阿姨顺利完成下肢侧支循环再建。

第二个棘手的问题是心脏本身的恢复。

尽管ECMO的支持为徐阿姨和医生们争取到了治疗的时间,最终还得依靠患者自身心脏功能的恢复。

此时徐阿姨仍然时不时出现心律失常,循环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ICU医生详实地病情讨论,查阅文献,认真分析各项监测数据,并进行床旁超声评估和药物调整。

慢慢地,徐阿姨的心脏跳动变得强有力了起来……在ECMO支持48小时后,徐阿姨的心电监护屏幕上显示的心律终于变得有条不紊了,血压也稳定了下来。“生命力真是个神奇的东西”,ICU的医生们感叹着,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半。

第三个问题就是防治各种并发症。

首先是院内感染。为了能最大程度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徐阿姨被安置在单独病房,由护士专人看护。充分保持手卫生,尽可能减少人员出入,期间,徐阿姨机体各部位未发生明显的感染。

其次是出血和血栓。这是一个让ICU医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第三天时,ICU的俞林峰副主任医师在常规床旁超声评估时发现,在ECMO引流管头端有漂浮的大块血栓,位置极其靠近右心房,这意味着在撤离ECMO时,徐阿姨极可能出现血栓脱落并堵塞肺动脉,严重者可引起致命性的肺动脉栓塞。

“(血栓)必须要将这样的风险降到最小!患者承受不了肺动脉栓塞的打击。”俞林峰与心胸血管外科陈洪主任细致讨论,反复假设,对诸多方案进行科学的推敲演示,最终确定在回撤中以原来的ECMO置管作为引导,巧妙留置腔静脉滤网的方案,最终顺利实施并成功的阻挡住了脱落的血栓。

在ICU的第四天,徐阿姨各项生命指标基本稳定,心脏自主功能基本恢复,成功撤离ECMO支持。3天后,成功撤离呼吸机。




02

35年



自1989年建科以来,ICU时常上演生死“大场面”。每次患者转危为安都离不开ICU团队的努力。

历经35载,ICU现已拥有一支高技术支撑且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目前有医护人员60余人,其中医师9人,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科室中级职称以上的成员曾在北京、南京、杭州等多家省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助力多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ICU设有26张病床,配备有监护仪、呼吸机、CRRT等先进的监测及治疗设备,是目前萧山区内唯一一家常规独立开展ECMO的单位。

ECMO的应用有两大适应症:一过性的严重的循环功能衰竭和/或呼吸衰竭,既可为心、肺功能衰竭的恢复创造条件,也可作为心肺移植或心室辅助前的过渡/桥接治疗。ECMO也应用于对呼吸、循环有严重干扰的创伤性治疗,以及各种可能导致或已经产生呼吸、循环崩溃的抢救。科室目前为区内唯一能独立开展ECMO技术的单位,已开展40余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益和社会反响。


此外,ICU的技术优势还包括: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BP),又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所有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的总称。通过从体外输入大量的置换液(可高达140升/日),连续不断地将患者体内有害物质直接、快速清除,提高危重病患者生存率,为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内稳态的平衡。故已逐步应用到了严重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中毒,高热中暑,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所致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ICU常规熟练开展CBP近30年,年平均治疗量达到700人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基于多模态监测下的严重休克治疗体系。科室开展严重休克时的多模态监测治疗体系,包括重症床旁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多种临床方法,结合重症休克理论,为患者提供科学的严重休克治疗。

目前,ICU年收治患者800人次,在严重创伤、循环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老年危重患者、重症感染、危重患者的营养治疗、大型手术术后监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有诸多成功救治的经验,整体救治好转率达90%以上。

在科研学术上,立项省、市、区多个课题,近5年发表10余篇SCI、一二级论文,每年举办省级或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还有多项实用型专利转化到临床工作中使用。科室成员积极参与省市级重症相关技能大赛,荣获萧山区“十大杰出青年”、萧山区“优秀医生”、萧山区“最美医师”表彰。



更多ICU建设问题,欢迎进群交流



内容审核
一审:赵鑫娜
二审:张园园
三审:梁   蕾


—End—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内容权利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未经公众号授权,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截图、复制、传播、展示、转载、摘编等)。如需授权请在本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已经获得公众号授权使用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者来源。否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精 彩 推 荐

医院发展  | 领军人物 学科建设  | 医共体建设  |  行业热点  |  县域大会 

政策解读  | 绩效改革  |  信息化建设  |  强县计划  |  人才梯队建设


我就知道你“在看”


修德旗帜 县域卫生
县域卫生公众号由中国县域卫生融媒体出品,是面向全国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县域医疗卫生管理和学术水平创新和进步,解读医改热点,分享示范经验,真诚希望为关心县域医疗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