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写过一篇《求职者入职背景调查——雾里看花还是火眼金睛》(见公众号“原创阅读”版块——《背景调查看什么》),主要介绍的是企业针对个人求职者进行的背景调查,给大家伙儿提个醒:要认真对待自己过往的任一段经历,不管是教育背景还是工作经验,尽量不要一时冲动留下不可更改的瑕疵。
这篇写就之后,我也在思考:既然求职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那么个人求职者对于自己潜在的新东家,如果不努力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一番详细的调研,其实也是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一种不负责任。
然而在我个人的工作生涯里,已经听说过太多次由于对新东家信息不充分了解,满怀一腔热血冲进去,之后铩羽而归的郁闷经历。所以希望把多年来的一点心得经验分享在此文中,供各位参考使用。
对于一份新工作,背景调查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机构的商业模式和在行业生态链中所处的位置:
经常会遇到咨询者跟我聊了新机会从领导风格到待遇福利的方方面面,我还是云里雾里不明就里。
这时我往往忍不住打断对方:“等等啊,这家机构的主营业务是什么?”
对面迟疑的开始组织语言:“听说好像是做投融资的……我也没了解的很清楚……但是听说业务挺火的……跟很多机构都有合作……”
更加迷茫的我:“是债权还是股权投资呢?都看什么行业的项目呢?”
更加懵懂的TA:“好像说他们什么都做?行业好像是什么火投什么……“
努力想要在迷雾中找寻出口的我:“那他们的项目来源是什么渠道?投资的资金从机构还是个人募集?出借的资金从哪种金融机构拆借来呢?“
眉毛已经拧成一团的TA:“ 这些我怎么会知道……人家没有说啊……”
同样一筹莫展的我:“可是这些如果不清楚,你怎么敢于把自己的大好时光往里面搁呢?”
以债权融资举例,企业在选择为之服务的金融机构时,是找商业银行,还是金融租赁公司,抑或找券商发债,找信托公司发信托产品,都要视乎自己的抵押物及现金流情况,所处行业和经营规模等综合确定。这也就决定了不同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面对的细分市场是截然不同的,风险导向也是有微妙差异的。
且不说如果从事前台业务岗位,这直接决定了你应对的客户阶层和聚焦行业重点不同,而这些正是未来你赖以生存的长期资源和经验资历所在。就算你是做财务/人事/媒体公关等传统意义上的后台职能岗位,至少也得考虑到职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这个动辄有新的独角兽新贵企业涌现,也不断有“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突发状况的今天,每个职场人,都需要对自己身处之地的商业模式有持续和深刻的思考。
2. 企业本身的资质/背景和发展前景:
在了解了企业的基本商业模式之后,对于从事金融/财务/法律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士而言,大家见面投石问路的第一个问题不外乎——敢问兄弟是哪路人马?由于金融行业的生态链早已成型,各家机构的强弱势地位也各有定论,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就决定了他人对个体的第一印象中至少四成至五成的比例。
股东构成和高管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在国内,大部分情况下,这两者会决定一家企业的基因。
同样是金融租赁公司,拿着银监会的牌照,大型银行系的公司——项目来源可以从分行渠道拿,资金可以从银行间交叉授信来,两端都比小银行和非银机构的轻松许多。但是不同的银行文化又决定了不同的激励机制和风格,这一点毫无疑问会传承到他们各自的金融租赁公司。所以,同样是金融租赁的项目人员,你是选旱涝保收呢,还是多劳多得呢?这都需要你在对于机构背景作出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目前职业阶段最需要获得的要素来综合考量。
除此之外,如果选择去合资企业,特别是两边势均力敌的股权结构,特别是中外合资类型,就要有个预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算哪个风口招来的,权力结构稳定下来之后是属于守江山的那群,还是要黯然退场的那拨?
然而这种跟头不光是初入行的新人会栽,不少按理说已经身经百战的资深人士也会判断失误。对于后者,一般不会在老牌机构上犯这种错误,而是往往在职业生涯的瓶颈期或者低潮期,带着“是一个背景很牛的老领导(或朋友)给我介绍的”的引子,有时候还会带上讳莫如深的神秘色彩——“据说是卧虎藏龙的背景,反正肯定赚钱,但是不能细问”。
坦白说,我本人接触这种牛掰到“不能为外人道“程度的机构还是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是这类机构假如厉害到如此程度,大张旗鼓公开招聘的可能性不高,同时进入的门槛也不会低,必然是暗中观察目标对象有段时日,对于什么资源可以拿来替换早就熟门熟路。如果你自己也好奇这个馅饼怎么就砸在咱们头上了,那还真得再琢磨下。
对于以上这部分信息可以了解的渠道主要为:
a. 公开渠道的权威信息发布和媒体报道:
对于新东家本身并没有业务合作的候选人而言,之所以要把这个渠道放在最前面,并非因为这个渠道的信息最具影响性,而是由于这部分属于基础功课,必须在面试前有所“预习”。只有这样,你才能对一家企业有个基本的认识(不一定准确,但提供了几个方向),才能在面试时针对性的提出好问题(一方面能让对方打起精神回答你的提问,另一方面也算是凸显了你对该机会的重视,有可能有潜在的加分)。
传统一些的金融机构,诸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在银监会和证监会网站上都有详细的信息披露,各家的资产规模排名和成立时间等一目了然。特别可以搜一下监管机构的处罚记录,虽说大家都在河边走,但是经常湿鞋的还是要谨慎关注。而互联网上对于各家券商每年A股上市或新三板或发债的情况有专门的统计,粗略一看也能对机构的业务重心有个了解。
然而对于眼下为数众多的私募基金和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除了一等一那几家大家都知道的,由于业务性质和目前监管尚不明朗,大家各自官网上宣称的业绩情况或者交易规模就不像商业银行和券商那么公开透明了,往往是自说自话,各卖各瓜——都说自己是行业前五,五家加起来的市场份额都200%了。所以这类机构的数据只能看看作为参考。
媒体的报道还是可以搜集一些,但是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筛除掉夸自己夸的太狠,拿着大机构给自己贴金的广告软文。反而是一些专注某企业问题的专题类文章,可以引起重视。不一定要认同记者的结论,添油加醋作为噱头来吸引眼球在所难免,但里面提到的一些对于财报的重点分析或者是客观事实的描述(比如管理层的频繁更迭,组织架构的不断调整),主观判断不用先下,但应该留个心打个底。
b. 面试过程中与用人部门面试官的沟通
如果本身应聘的是前台业务岗,用人部门的领导或同事应该最有动力与你讨论这个问题。业务岗位的人才选拔,说白了是个人与机构资源或经验匹配的过程。如果你本人之前在大型美资企业的Treasury Center从事汇率和利率相关产品的交易或风险管理工作,那么外资银行的金融市场部(global markets business)这类帮大型企业购买金融衍生品的团队,就有可能想在人马里搭配一些in-house背景的企业人员,说白了从购买产品的甲方到售卖产品的乙方,你会比较熟悉这类外企内部筛选决定这类产品购买的流程和决策标准。
发问的时点也较为重要,有的用人部门上来就直入主题:你比较熟悉哪类产品,你能带来什么资源?这时你回答的过程,也很方便把问题抛回给对方:我的背景如此这般,和你们最想要的人有偏差吗?这样一来二去,能多了解不少业务流程的细节。而如果面试官习惯了向你发问,可以在面试结束之前的候选人发问环节提问(具体语言组织可以再斟酌,大致问题可以从下选择一二):
-过去半年咱们主推的产品是某某吗?在哪个细分市场上最受欢迎?
-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我注意到咱们产品的特点是blablabla,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较有优势吗?
-观察到你们的产品和客户与某某机构较为相似,他们是你们主要的竞争对手吗?或者你们觉得谁是?
-除此之外,如果你要从事的是新开展的业务,一定要抓住机会询问对方开展新业务的原因,是机构已有积累,还是必须追赶市场潮流?已有业务和新业务是否有资源的契合点或客户的共通性?
如果对方能就这些问题比较详尽的与你讨论,至少对于官方层面上对于业务的理解和过往业绩,能掌握一些信息。
对于一些面试流程已经进行了好几轮,而且能感觉出对方较为中意你的招聘方,你甚至可以较为礼貌的提出:能否有机会再与业务部门的关键人士通个电话,就一些未来工作的计划做下探讨?看看自己在入职前是否需要梳理下自己的过往资源,有没有提前可以多做准备的事项?
我一向觉得,越是重要的岗位,越是负责的机构,就应该越欢迎候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毕竟招聘到并不匹配的人员,未来不管是请其走人还是临时替换,花费的人力物力都是额外高企。
c. 行业内人士的评价搜集:
抛开极少数确实具有强大到通天背景且无从查证的机构(肯定有,但在下的圈子可能过于普通,所以并不了解),绝大部分金融机构总是要在监管机构眼皮子底下做生意的,总是要和交易对手方打交道的。这就意味着,90%以上在市面上有职位招聘的机构,如果你用心打听,按理说即使找不到机构内部人士,也能有这家机构的甲方或乙方,竞争对手或者主要客户活跃在市场上吧。
建议做此类信息搜集的时候,你通过公开信息和与用人部门的沟通,已经多少有了对于企业商业模式,上下产业链,明面上的背景等已经有了一条逻辑链。毕竟麻烦人是需要托人情的事情,最好在此时你已经对于自己应聘的岗位,往上的汇报线都有了大致的确认,这样再去请教圈内人,问题可以列的细而精。相信我,每次我听到“某某银行怎么样?”这类大而化之不知从何答起的提问时,都有想逃离的冲动。而假如对方将个人情况描述的较为清晰,问题指向也很明确——比如:“某金融租赁公司号称他们要找我去开展公务机租赁业务,他们前几年不是做过一阵吗,那会儿你们在市场上这块业务有合作吗?为什么后来沉寂了呢?”即使发问对象没有信息源,没准你的提问也引起了对方的兴趣,人家自己也才好找到熟悉门路的人,给你精准的回答。
对于一家企业的风格和文化,以及人员素质,大家仁者见者智者见智,有可商榷之处挺正常。但对于商业模式和企业背景资质,如果企业面试时告知你的信息,和市场上你搜集到的信息出入过大时,需要尤为小心。
本来想一篇结束这个主题,但是写就将近四千字,发现也就说了个背景调查的第一步,对于企业文化/人际关系/具体岗位的研究,还应该找个时间再絮叨一下。所以先就此搁笔,咱们日后细细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