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4年度工作回顾
——会昌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 刘永登
(一)服务成果显著
过去一年,协会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共组织志愿服务、项目、活动168场次 ,1372人次志愿者热情参与,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200余小时。通过线上平台大力宣传公益活动156次,收获转发121684人次。同时,在爱心人士与企业的支持下,筹集捐赠物资价值达15.2万元。这些数字,彰显了协会的活力与影响力,更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公益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二)工作亮点突出
打造特色品牌项目
“会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项目:深入了解63名困境儿童生活与学习需求,不仅送去物资,志愿者还定期上门陪伴,给予情感关怀与心理疏导,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青苗成长”留守儿童成长营项目:在右水乡、周田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1500余人次青少年提供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该项目凭借出色成果,荣获2024年赣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类项目。
“暖心计划”温暖百岁人项目:每月定期探访全县百岁老人,全年开展24场。志愿者为老人打扫房间、陪他们聊天,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此项目在2024年第二届赣州市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铜奖。
开展多元志愿服务活动
关爱儿童:对接东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启恒服务队、广州狮子会,深圳狮子会等组织,为139名困难学生送去助学金162200元及价值7.3万余元物资。联合县检察院开展“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服务项目,引导他们走上正途。
关爱残疾人:精心组织“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等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
关爱老人:通过“一老一小幸福院”等项目,走进老人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与身体状况,为空巢老人送去温暖。
移风易俗:组织6场送文艺下乡活动,以文艺表演和宣传手册等形式,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乡风。
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无偿献血、走访慰问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培育先进典型:协会凭借出色表现,荣获赣州市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众多志愿者也受到表彰,如凌春泉等荣获全市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协会积极向全国媒体平台推送先进典型事迹,在学习强国、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平台刊播,营造了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三)问题与挑战并存
志愿者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志愿者多元化需求。同时,政府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志愿者积极性与队伍稳定性。
项目创新:部分志愿服务项目内容和形式陈旧,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合作不够深入,资源整合能力弱,难以打造创新性品牌项目。
资源整合与保障:资金来源主要依赖社会捐赠,渠道狭窄且不稳定。政府对志愿服务支持力度不足,协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面临诸多障碍,制约了可持续发展。
02
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强化组织建设与管理
全面修订协会规章制度,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激励等机制,确保工作规范有序。
拓展招募渠道,重点面向高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加入。
定期组织培训,涵盖志愿服务理念、专业技能、沟通技巧等内容,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
(二)创新志愿服务形式
围绕重要节日,策划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关爱活动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持续优化现有常规志愿服务项目,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重点群体,提高服务质量。
结合社会热点与民生需求,探索创新志愿服务项目,积极申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拓展服务领域。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加强与各类媒体合作,及时报道协会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事迹,提升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充分利用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展示志愿者风采,吸引更多人参与。
(四)提升资源整合与保障能力
积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争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为志愿服务提供充足经费。
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规范物资采购、存储、使用和管理,确保物资合理使用。
加强与其他志愿者组织、公益机构的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共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回顾2024年,我们在挑战中前行,取得了一定成绩;展望2025年,我们将正视问题,积极改进,努力推动协会活动再上新台阶,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及业内人士投稿,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所有文章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来源:会昌县青年志愿者协会
法律顾问:李群英律师 159 7012 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