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实现既需要企业行动,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王颖
“中国的制度特点和新型的政商关系的构建,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2024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在“2025《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中国企业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进程中表现活跃,这是政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经营效率、赋能及激发企业参与意愿的体现。中国企业不断与政府、与科研单位合作,促进低碳创新,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中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充分结合的有力证明。
在朱旭峰看来,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细胞,对绿色“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追求低碳发展过程中,企业可通过推进一系列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每一个企业都会考虑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内部组织管理的优化,来实现‘双碳’目标。”
他举了一个汽车产业的例子,汽车产业不仅仅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制造业,同时也关系到消费、能源消耗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企业。一些汽车龙头企业不仅自己的生产要低碳、节能,还已经对上游供应链,比如钢铁、轮胎的制造商提出“双碳”目标要求,如果供应商没办法实现,就可能被替代。对下游而言,电动汽车、油车对下游消费以及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影响完全不一样,比如集中的加油站变成分布式的充电桩,对整个产业而言是非常大的变化。
朱旭峰提出,企业要实现“双碳”目标,首先要建立“双碳”目标下的行动框架。依据企业推动“双碳”目标的路径和收益,可划分为企业的生产、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社会责任三类。
他认为,技术对企业在这三方面的行为上都有一定的赋能。比如说在企业生产方面,可以进行排放监测、清洁生产和开发节能产品,转型生产模式。企业的管理方面,包括企业的战略转型和组织优化,都可能会促进整个企业碳管理的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则包括慈善、捐赠以及合作相关的技术孵化,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销售和员工招录,也有利于吸引可持续性绿色融资。
关于产品创新方面,朱旭峰提到,在农业生产领域最大的能源消耗是什么?是化肥和农药。因为它们都是化工产品,在上游已经有大量能源消耗,而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大大精细化施肥、灌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这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
朱旭峰提醒,注意数字技术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不利影响。一方面,数字技术本身是高耗能的,中国数据中心在全国各地落户,它本身就是耗能大户。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共用电已经超过了2667亿千瓦时,从2019年到现在,年均增长10%。
“这类耗电大部分是通过火电,而火电本身并不是低碳的。我们要通过绿色低碳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绿色数字技术的转型,这里面有两个角度:一是希望能源的供给要绿色,二是大力开发推进节能的数字技术。还有一点,数字技术要求使用大量的电子元件,淘汰后有大量的电子垃圾堆积成山,这里面有很多重金属,也损害了土壤和地下水,所以也要注意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朱旭峰称。
朱旭峰总结道,“双碳”目标的实施,为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转型的机会。中国企业对“双碳”的认知程度比较高,通过生产、管理和社会责任加速转型,同时积极参与转型也有利于吸引可持续融资、降低气候相关的财务风险以及优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模式,同时也希望能推动绿色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
他建议企业进一步寻求公司主营业务和“双碳”目标新的结合点,创造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价值。
以下为朱旭峰演讲全文:
非常感谢《财经》的邀请,同时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为本次论坛的学术支持单位,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一个主题是“技术赋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其实我讲的很多内容,前面的专家都有涉及。
首先,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议程呼吁各国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中国高层在2020年宣布,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争取实现碳中和。中国在二十大报告里也提出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企业作为所有经济最重要的一个单元,它对绿色“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双碳”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说机遇的话,每一个企业都会考虑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内部组织管理的优化,来实现“双碳”目标。
我们举一个汽车产业的例子,汽车产业是中国非常重要的制造业,它关系到我们的消费、能源消耗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所有结构。比如一些汽车龙头企业,不仅自己的生产要低碳、节能,还对上游供应链如钢铁、轮胎的制造商提出了“双碳”目标要求,如果供应商没办法实现,就可能被替代。
同时对于下游来说,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跟油车对应的下游的消费以及整个产业链都不一样,比如说集中的加油变成分布式的充电桩,给产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独立咨询机构商道纵横在最近一次对企业的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企业认为“双碳”目标对自己的经营有重大或者有一定影响。
企业未来需要面对哪些挑战?一是能源效率要相对提高;二是温室气体排放要监测;三是产业低碳转型带来的压力。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推动绿色“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里提出,企业需要有碳中和转型路线,很多企业也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路线。
企业推动“双碳”目标的路径有哪些?企业的活动主要有企业的生产,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生产包括企业的排放监测、清洁生产和产品的创新。企业管理包括企业的战略转型、组织优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慈善、捐赠以及合作相关的技术孵化。
技术对企业在这三个方面的行为上都有一定的赋能。比如说在企业生产方面,它可以通过“双碳”目标的实现吸引可持续投资,降低企业环境风险,同时也可以在生产模式上进行低碳转型升级,当然也有相关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拓展。对于企业管理来说,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治理结构与发展模式的优化,同时也要通过组织优化来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企业能耗,最后通过慈善、公益捐赠等途径,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并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促进绿色创新。
绿色双碳是企业的行动,也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一方面,从生产角度来讲,一是排放监测,现在要减碳节能,如何削减企业的影响、吸引可持续金融的投资、降低气候相关的财务风险?举一个例子,2021年南方电网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能源消费侧企业碳排放监测平台,对经营范围内各个区域、各个行业以及各个企业的碳排放总和、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与动态监测等等。所谓的气候相关的财务风险,包括极端的物理天气或者气候变化的风险,也可能包括转型风险,例如气候政策的变化、技术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偏好变化,企业就要迎合相关的变化开展相关的监测。
二是清洁生产。同样生产一个产品的过程,如何通过技术赋能促进生产模式转型升级?《2023年中国企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报告》显示,清洁能源的替代、可再生材料的使用、设备数字化升级、碳捕集和封存等技术对实现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广泛作用。
还有产品的创新,虽然时代在发展,过去有一些高耗能产品可能会被要求转型成为低耗能产品,就需要加强对绿色、低碳、节能产品的开发。
国内无人机生产厂商极飞科技,深耕一个细分市场,包括农业无人车、无人机等。在农业生产领域最大的能源消耗是什么?是化肥和农药,因为它们都是化工产品,在上游已经有大量能源消耗,而无人机使用可以大大精细化施肥、灌溉,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这可以大大减少碳排放。
第二方面,从企业组织管理角度来看,包括两方面,一是战略转型,一个企业原来是高耗能企业,如何结合市场需要以及时代发展,慢慢转型为低碳环保的企业。根据UNDP2023年的企业调研,SDG(可持续发展目标)目标是企业最关心的指标,70%的企业表示,他们已经采取相关的行动,其中10%的受访企业已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的具体行动路径。
我再举一个例子——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的转型。100多年前,这个企业最早是煤炭化工企业,明显是高耗能不环保的企业。但是经过100年的发展,它已经转型为食品加工、保健、制药、服装等方面的综合企业,他们的产品比过去的化工企业已经绿色节能非常多。
二是组织优化,我们知道大企业运营本身就非常耗能,跨国企业老总天天在全世界飞来飞去,这本身也是高耗能的。如何提升管理效率来降低能耗?这里有一个例子,比亚迪已经建立了能源管理的体系,要求每一个事业部门都有节能的管理部门,推进可持续能源替代能源,加强组织优化,降低整个企业的碳排放和能耗。
第三方面,从企业社会责任来看,包括两个途径,一是公益捐赠,大家都知道这跟CSR(企业社会责任)有关,企业良好的形象有利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销售和员工招录,也方便绿色投资。根据《中国慈善捐助报告》,2020年中国企业和个人捐赠总额分别是1218亿元和524亿元,企业的捐赠已经超千亿元,其中,有大量捐赠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息息相关,因为大部分企业的捐赠都是价值正确、积极向上的,他们一般都会和每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标。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分析,即对2015年开始的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捐赠进行研究,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易善数据中心一起合作,建立了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公益捐赠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里面有12万家资助方和80多万家公益组织,累计捐赠超过600多万次,来分析他们每一笔捐赠项目对标的SDG具体目标以及他们的奉献。
二是合作孵化,有很多高科技企业也会积极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发一些节能的产品和技术,加强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绿色创新。比如一汽-大众联合中华环保基金会以及清华大学开展了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推动汽车环保领域相关技术的孵化和高效的转型。
说到了技术赋能企业的绿色转型,我们也一定要注意,数字技术本身对绿色低碳转型也有一些挑战,刚才几位专家也提到了。一方面,数字技术本身是高耗能的,中国数据中心在全国各地落户,它本身就是耗能大户。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总共用电已经超过了2667亿千瓦时,从2019年到现在,年均增长10%,当然我们知道这种耗电大部分通过火电,而火电本身并不是低碳的。怎么办?我们要通过绿色低碳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绿色数字技术的转型,这里面有两个角度:第一个,我们希望数字技术的能源供给要绿色;第二个,我们要大力开发推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本身耗电要下降。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占一个大房间,30吨重,那时候的电脑多么耗能,现在小的笔记本相对就非常节能了。我们希望未来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向小型轻量型和节能方向发展。还有一个,数字技术要求使用大量的电子元件,淘汰以后有大量的电子垃圾堆积成山,这里面有很多重金属,也损害了土壤和地下水,所以我们也要注意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总结一下,双碳技术和企业行动、中国的制度特点和新型的政商关系的构建,其实有助于我们“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企业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是非常积极活跃的,因为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响应全球治理的需要。这是提升营商环境、赋能和激发企业参与意愿的体现。中国企业也不断与政府、与科研单位合作,来促进低碳创新,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中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有力证明。“双碳”目标的相关企业行动,也为企业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
中国企业对双碳的认知程度比较高,通过生产、管理和社会责任加强转型,同时积极参与转型也有利于企业吸引可持续融资、降低气候相关的财务风险,以及优化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模式,同时我们也希望推动“绿色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
建议企业进一步寻求公司主营业务和“双碳”目标新的结合点,创造企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价值。
(文章转载、进读者群,请添加读数君微信13681145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