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市桥中心小学”)和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以下简称“东圃小学”)应邀参加了本届广州“非遗在校园”优秀案例展示活动。
本次课例以广府地区传统习俗“龙舟”为主题,融合“车陂龙舟景”及“广绣”,通过舞蹈演绎、游戏互动、情境式教学以及龙舟景作品共创等多种形式开展。两所学校的师生们携手合作,带领大家领略了广府技艺的韵味与深厚内涵,同时感受了勇往直前、同舟共济的龙舟精神。
课例精彩瞬间<<<<
东圃小学以一段饶有传统韵味的龙舟特色舞蹈《芭蕉扇扇龙船摇》为本次“龙舟”主题课例拉开序幕。
随后,两校学生展开了一场旱地赛龙舟比拼,瞬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裁判一声令下,龙舟健儿们凭借团队的协调配合,驱动龙舟道具在跑道上快速前进,各队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尽显拼搏精神。与此同时,旁边的敲鼓声节奏分明、气势磅礴,拨动着现场每一个人的心弦。观众们也沉浸其中,在一声声充满激情的加油呐喊中,共同体验了 “赛龙夺锦” 的热血与激情,仿佛置身于真正的龙舟竞渡赛场。
东圃小学的杨琼老师借助视频及学生作品,引领大家感受“车陂龙舟景”的热闹场景。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从起龙、采青、扒龙舟、藏龙等广府龙舟传统仪式中了解龙船材质、种类、色彩装饰及装饰物。从而领略到岭南先民对水的崇拜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紧接着,陈雨祺同学介绍集体创作作品《妙趣之龙》。该作品采用泥塑与绘画相结合的创作方式,立体地呈现龙舟传统仪式。通过介绍,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广府龙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广府人之间人情味的延续。
随后,杨老师在体验式教学中引领学生更好地观察龙舟手的神态和动作,感受龙舟手的力量之美,并组织了同学们和现场观众进行划桨互动。最后,汤雨希、廖亦凡同学作为小老师汇报龙舟手的泥塑技艺制作过程。
市桥中心小学的陈佩珊老师通过精美的广绣名师作品,引导学生们观察广绣中铺针、捆插针、打籽针等基础针法的运用,感受广绣的精妙之处。两校学生在“学习纸”上,通过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广绣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黄洁明亲临现场指导、交流。
陈老师重点讲解了广绣中的创意教学,利用广绣针法的可视化、具象化的特点,转化成设计思维应用到生活用品中,达到传承的目的。
广绣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应当如何继承与发展,是当代广府人面临的共同课题。“广绣”无论是在继承传统方面,或是现代艺术创新上仍有许多发展的空间。今天的“龙舟文化”主题,也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将广绣作品融入“龙舟景”制作,在更多元的场景,让广绣以全新的主题和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市桥中心小学根据提前准备好的绣布,在现场精心绣制龙舟上头旗、长幡、罗伞、大单旗等各种旗帜,东圃小学则用黏土材料制作出龙船以及神态各异的龙舟手。两校师生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设计构思到实际制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两校师生的智慧和汗水。
两所学校的学生们化身小小传承人,指导现场观众参与互动体验,完成“龙舟景”相关素材的制作。
最终,两条微缩龙舟呈现在了众人面前。仔细看,龙船造型逼真,一一还原了真实龙舟上的众多装置,加上威风凛凛的龙头造型、船身上精美的装饰纹样、龙舟手动感十足的造型和精美的刺绣作品,无不体现了学生们对“赛龙舟”这项传统活动的喜爱。
在本次课例中,“广绣” 与 “车陂龙舟景” 这两项非遗别出心裁地融为一体,为这堂精彩的课例展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两艘龙舟不仅代表着两校学子 “团结拼搏、奋勇向前” 的精神内涵,还寄托着同学们对非遗技艺学习的热爱,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有这份热忱,将“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传承下去。
课例展示大家说<<<<
“
评课老师说
”
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美术教研员李琳老师,对本次课例给予高度评价:两所学校通过非遗“双师”课堂这一创新模式,充分展现了师生间“共创、共学、共展、共容”的和谐风貌。在这一平台上,学生们共同学习了泥塑与广绣的传统技法,并以此为基础,携手创作出了“龙舟景”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多变,形态各异;而刺绣部分则针法细腻,内涵深远,充分彰显了两所学校在传承与发扬非遗方面的成果。
“
授课老师说
”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的杨琼老师表示:我校在馆校社共育下,长期致力于龙舟非遗项目的探索,全校师生积极弘扬广府龙舟文化。此次课例展示在市文化馆的主持下两校联动,以“双师课堂”的形式共同完成了一件龙舟景的立体装置作品,对老师和学生们来说都是非常难得的非遗学习经历。日后,希望两所学校就如这两艘齐头并进的龙舟,继续在非遗之旅上乘风破浪。
“
同学们说
”
来自广州市市桥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卢彥臻表示:回顾这一年多的非遗学习历程,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技艺上的进步,更是心灵的成长与蜕变,广绣让我学会了坚持与耐心,也让我更加热爱传统文化。最令我自豪的是,我能运用广绣针法制作龙舟景中的大单旗,还有机会向观众分享创作心得,得到大家的认同。在这此课例展示活动上,通过非遗桥梁我结识了很多好朋友,这段旅程使我得到前所未有的滋养与启迪。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
“非遗在校园”开展情况<<<<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小学沿车陂河畔而建,每年的车陂龙舟竞渡就在学校旁边举行。多年来在馆校社共育下开展各项龙舟非遗活动,作为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致力弘扬广府龙舟文化,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融合。其中美遇龙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艺术展演、案例、特色课程在省市区屡获佳绩。
2019年开始搭建馆校共建平台,参与区“非遗在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在美术实践中创作龙舟作品,将美术素养培育融入龙舟文化教育教学中。学校成立课题组团队,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发设计龙舟主题的单元课程,争取让全校学生加入到这一文化项目的学习中。通过艺术展演、多校联动等教育活动,形成了“龙舟非遗在校园”“龙舟艺术进社区”“一水同舟说风情”“育龙计划”等活动品牌。
车陂村龙舟,是广府龙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历史已久,有史可考的车陂村龙舟至少已有150余年;全村共有46艘传统龙,数量居广州自然村之最;保留了传统的游龙探亲、斗标、招景、龙船饭、龙舟饼、龙船戏等内容,且各具特色。依习例,每年五月初三是车陂“招景”日,200余艘各村龙舟到车陂村来拜访探亲。当天,车陂村人以龙会友,锣鼓声、爆竹声响彻云霄,吸引周边“七里八乡”围观群众达10万人次以上,堪称广州之最。在车陂水乡人心目中,龙舟节的热闹不亚于春节,赛龙夺锦不仅是民间竞技的展现,更是连接宗族文化、乡邻情感的精神纽带。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
“非遗在校园”开展情况<<<<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心小学是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作为第二批广东省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广州市广绣试点学校、番禺区非遗传承基地,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学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除广绣外,同时开展扎染、剪纸、粤剧等非遗项目的实践与展示活动。
2015年,学校通过提升软硬件设施打造广绣研习空间,将广绣课程以美术课的形式覆盖全体学生,并邀请广绣传承人进校园授课,以梯队形式每周对广绣社团进行1-2次广绣技法的培训及巩固训练。同时,学校教师开发拼布与广绣结合的作品及技法,以更适应小学阶段的学龄儿童。此外,学校借助当地博物馆、美术馆资源持续开展广绣课程化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对外交流来扩大非遗在校园的影响力。
广绣指流传于广州及其古属地南海、番禺、顺德等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与潮绣(广东潮汕地区的刺绣)合称粤绣,为四大名绣之一。唐人苏颚的《杜阳杂编》描述了南海少女卢眉娘“工巧无比,能于尺绢绣《法华经》七卷”,是目前所见最早关于广绣的文献记载。自明清以来,随着广州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广绣制品大量外销。广绣品种齐全,按刺绣材料分,主要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线绣和珠绣四类。广绣针法多变,针步均匀,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像的肌理,讲究刺绣的针法技术;题材广泛,尤其擅长表现岭南风物,如荔枝、红棉、百鸟等;色彩丰富,构图饱满,装饰性强。
第二届“非遗在校园”课例展示从9月14日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中下旬。课例展示地点在广州市文化馆中心阁门楼。课例展示排期如下:
文化铸魂,生生不息
因您的共同参与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