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校园 | 以歌载道,赓续非遗——广州市花都区梯面小学课例展示

政务   2024-11-19 17:20   广东  

11月16日下午,广州市花都区梯面小学(简称“梯面小学”)受邀参加了本届广州“非遗在校园”优秀课例展示活动通过教学、展示、摊位体验等多种方式,全面展示了梯面小学在培养青少年的民族情怀、积极推动乡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



课例展示精彩瞬间<<<<

活动伊始,梯面小学的同学以一曲充满童趣的客家山歌《月光光》独唱拉开了本次课例的序幕。客家山歌声韵悠扬婉转的乐声诠释着孩子对家乡乡土文化无限热爱

紧接着,郑怡老师以问答互动的形式,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了客家山歌的历史发展。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蕴含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梯面小学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客家山歌”的非遗特色教学,通过音乐课堂、社团活动、拉练比赛等形式让客家山歌在本地余韵悠长。

随后,梯面小学 “小白灵” 山歌队带来了《高百丈山巍峨雄》《少年强就国家强》两首表演合唱作品,孩子们洪亮悠扬的歌声与手中响亮竹板的配合,尽显梯面学子朝气蓬勃之态

客家山歌调高扬绵长节奏富于变化客家山歌市级代表性传承徐秋菊老师现场进行真假嗓结合、装饰音运用等多个高难度唱腔技巧示范,并着重讲解了气息和嗓音的运用、情感和吐词的方式,同学们仔细模仿,对于演唱的特点和技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徐老师的演唱清澈嘹亮极具感染力。现场更是邀请了“广州客家山歌传唱团”队员们为同学们进行示范教学。各位传唱团老师分别向同学们和游客们现场展示了“广州四句板”“舞春牛”“霸腔山歌”“过山拉”等特色曲调,生动形象地带领大家共同领略客家山歌丰富的唱腔和独特的韵味。

随后,郑怡老师介绍了客家山歌独唱、合唱、表演唱等多样的演唱形式,在这一环节里,同学们通过观看、聆听、体验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学生在掌握对客家山歌演唱形式的辨析能力外,即兴对唱客家山歌,唱出梯面小学学生从小立志做国家栋梁和传承客家山歌的决心,提升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怀

随着对于客家山歌理解的不断深入以及演唱技巧的逐步掌握,同学们根据客家山歌“即兴抒怀”的创作特点,紧密结合时事合唱一曲《三中全会意义长》,体现了在非遗传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实践创新与多元表达能力的提升。

 最后,全场共同合唱了《唱起山歌心花开》,客家山歌曲调优美婉转、歌词朗朗上口,亲切的乡音感染了所有人,现场气氛瞬间点燃至最高潮。

除了精彩的课例展示外,现场还设置了客家文化特色体验摊位。来自花都区梯面镇的客家嫂为大家带来了客家美食“艾糍”“山水豆腐花”“客家酸奶”以及编制藤篮等客家文化体验项目,让观众们在品尝美食、欣赏手工艺品的同时,感受到客家人热情好客热爱生活的质朴情感

此次课例展示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和文化体验方式,唤醒了学生们的乡土情怀,让他们能更深刻地体会非遗传承的责任担当,展现了非遗特色教学对于青少年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客家山歌的传承不仅是知识与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情感与文化责任的传递。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在传承过程中,也将民族的灵魂深深烙印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课例展示大家说<<<<

评课老师说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郭小刚教授对本次课例给予高度评价:本次课例把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艺术表达、审美能力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实现了艺术课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完美结合。课程结构合理,以学生实践为主体、生动活泼、成果显著很好地完成了课程教学目标。

授课老师说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小学郑怡老师表示:本次客家山歌课例展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展示机会,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的魅力!我将继续深化客家山歌特色项目,培养更多热爱客家文化、传承客家山歌的接班人。让客家山歌在梯面小学这片热土上永远传唱下去,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学生们说


来自梯面小学六2班的潘明君同学表示: 很高兴来到广州市文化馆参加客家山歌的课例展示,这次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艺术之旅,让我对客家山歌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刻的感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努力将它们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客家山歌的魅力。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梯面小学

“非遗在校园”开展情况<<<<

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梯面小学创建于1955年,是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北部的一所山区公办小学。梯面镇约95%为客家人,学校是花都区唯一的一间市级乡村少年宫花都试点学校

为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客家山歌的影响力,学校成立客家山歌传承小组,并于2022年6月组建了“小白灵”合唱队,由客家山歌传承人亲自辅导,让队员们了解、学习、热爱和传承客家山歌,提升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怀。全校每天十分钟“共唱客家山歌”,通过学唱客家山歌,增强学生热爱本土音乐文化、传承非遗技艺的信念。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是民歌中独立的一支。客家山歌伴随客家民系的形成而演进,赋、比、兴手法可溯源至十五国风,歌词近似竹枝词,受到江南吴音的影响。明代就有客家人从粤东北辗转来穗,客家山歌也随之而来开始传唱于羊城,并融入广府文化特色。客家山歌在广州的越秀区天河区、花都区、黄埔区、增城区以及从化区都有传唱。




文化铸魂,生生不息

因您的共同参与而更加精彩!






广州非遗
非遗,就在你身边!你熟知的一段民间故事,你常玩的民间游戏,你的吃、穿、住、行——最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非遗的身影。请关注广州非遗,和我们一起了解身边的非遗。你可以通过我们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了解广州非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