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真正的强大不是去对抗,而是去接纳,你接受什么,什么就消失;你对抗什么,什么就存在。”

文摘   2024-12-05 17:08   江苏  


       
记录来时,奔向彼岸
日更等357/365天

你好呀,欢迎来到彼岸语林~‍‍‍‍


《悉达多》这本书中写道:


“他深爱着逃走的孩子。他的爱像一道伤口。他感到伤口的存在不该只为在心中溃烂,它应该风化、发光。”


我从悉达多的故事中提炼出了一个关键词“爱”。


也许,每一个成功的教育,都源自一份真正的爱。


可是,究竟何谓真正的爱?


在这个教育内卷的时代,大概很多人对孩子的爱是盲从的。


但是当我读完《悉达多》之后,心态却平稳了很多。‍‍‍‍‍‍‍‍‍‍‍‍‍‍‍‍‍‍‍


即使像悉达多这样终其一生都在修道的人来说,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会手足无措。‍‍‍‍‍‍


这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希望孩子们听话、照做。


然而,现在的孩子都是很有主见的。


渐渐地,遭受了许久亲子矛盾的父母们就会明白:


“真正的强大不是去对抗,而是去接纳,你接受什么,什么就消失;你对抗什么,什么就存在。”


喜悦与烦恼

悉达多是一位婆罗门之子,他容貌英俊、天资聪慧,在婆罗门的教导下精通教义、祭祀仪式等诸多知识。

然而,他的内心始终躁动不安,感到婆罗门的知识和祭祀无法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安宁和智慧。

于是, 他与好友歌文达一起决定离开富裕的家庭,加入沙门的行列。

在沙门群体中,他通过忍受饥饿、暴晒、寒冷等极端的苦行方式,不断克制自己的肉体欲望,磨练意志,试图探寻生命的真谛。

他们长时间斋戒,让身体极度疲惫,用各种方式来折磨自己的身体以达到精神的超脱。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苦行,悉达多发现这种方式虽然能让他暂时忘却自我,却依然没有找到内心的答案。

最终,悉达多来到了城市,在这里他遇见了美丽动人且聪慧的名妓迦摩罗。

迦摩罗的美貌和气质深深吸引了悉达多,他向迦摩罗表达爱意。

他与迦摩罗频繁相处,从她那里学到了男女之间的情爱之事,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后来迦摩罗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这让悉达多体会到了为人父的喜悦,但也带来了更多的烦恼。

痛苦与醒悟

当伽摩罗带着小悉达多找到了悉达多时,小悉达多已经是一个11岁的孩子。

悉达多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儿子感到既惊喜又困惑,他决心要好好爱这个孩子,然而小悉达多却对悉达多充满了抗拒和冷漠。

小悉达多在富裕的环境中长大,习惯了精致的生活,对于悉达多和船夫维酥德瓦的清贫生活感到无法适应。

尽管如此,悉达多还是选择了包容和忍耐,他无私地付出,耐心等待儿子能够理解和接受他。

书中说:

“悉达多明白,一个悲伤又骄恣的孩子不会突然甘心待在陌生贫穷的地方。他不强迫他,而是为他做事,把最好的留给他。他希望善意的忍耐能慢慢赢得孩子的心。”

然而,小悉达多并没有因为悉达多的爱而改变,他依然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最终,在一次激烈的冲突后,小悉达多选择了离开,留下悉达多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屋子。

摆渡老人的一一番话点醒了他:

“可是他,你该放他走。朋友,他不再是孩子了,他会保护自己。他要回城里,他做得对。别忘了这点,他做的,正是你耽搁的事。他设法走自己的路。”

于是,悉达多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对儿子的态度。他意识到,虽然自己一直在付出爱,但却可能用爱束缚了儿子,没有给他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成长和探索。

写在最后

其实悉达多的故事也是在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无私和包容的。

但同时也需要给予子女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过,也有人说:

“过分尊重孩子,正在悄悄毁掉他们的未来。”

这句话也是在给每一位父母敲醒警钟。

也许,这就是教育之难吧,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矛盾中行走着的。

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也都不一样。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因地制宜”。

共勉。

END

作者简介:

房雪,一个喜欢阅读与写作的爬山爱好者⛰️

90后宝妈,10年教育工作者✍️

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

专注于分享成长路上捕捉到的一切美好:

个人成长 | 读书写作 | 国学文化 | 爬山徒步


彼岸语林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