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欺凌”和“欺凌别人”都是陈琪琪的经历。
16岁了,陈琪琪终于鼓起勇气,和陌生人讲述自己“欺凌他人”的过往。
这个福建女孩认为自己“小时候就是纯坏”,才会在初一时,随意对文静瘦弱的男同桌挥出拳头。那时的她“享受打人的感觉”。即便看到对方透露出的恐惧,她也没有犹豫过。
对于“欺凌者”的身份,陈琪琪是愧疚且痛苦的。她尝试寻找有相似经历的“伙伴”和文章,“但是一直没找到”。
“其实很少加害者会发声。”起初,她也不想聊自己的经历,“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扒出来网暴”。但不知向谁诉说的歉意,推着她在某篇帖子下留下忏悔。
《韩公主》剧照
陈琪琪同样理解被欺凌的痛苦,因为她也曾是欺凌事件的受害者。那是小学五年级,几位男孩给她取了侮辱性的外号并大肆传播。她反抗,朝他们怒吼,声音却在那些男孩的哄笑中显得无力。
像陈琪琪这样的学生并非个例。一份2018年-2021年对全国1.3万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19.9%的学生会卷入学生欺凌事件,其中受欺凌者占16.2%,欺凌者占0.9%,既是欺凌者又是受欺凌者的占2.8%。
长久以来,我们惯于指责欺凌者,却忽略了其之所以成为欺凌者的原因。实际上,成为欺凌者的孩子,并非简单的“本性顽劣”就能概括。
“欺凌是一种关系”
今年,陈琪琪在福建某高中就读高二。她依旧是“班里的小透明”,没有朋友,和他人保持着“普通同学关系”。
她想过改变处境,但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社交。在她看来,班里的同学“喜欢玩抽象”,而自己介于幽默和文静之间,难以融入大家的节奏。
虽没有交到朋友,好在也没有人讨厌她。学校的生活无趣但也平静。最近,她迷上了剧本杀。开启剧情时,她总能感受到快乐。只是偶尔,她还是会陷入“欺凌他人”的愧疚之中。
《少年的你》剧照
欺凌他人的行为发生在初一。课堂上,12岁的陈琪琪会随意用手打男同桌。动作幅度不大,她觉得应该没人看见,包括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
无论是上课、下课,只要她想,拳头就会挥向对方的手臂。心情不好时,打的频率更高,力度更大。她不知道怎么定义打得是否严重。只记得偶尔打得重了,同桌手臂会泛起一块淤青。
她享受打人带来的“爽”感。有时,她会在同桌回座位时,故意将椅子往后退,把对方夹在桌椅中间。看到对方无助的模样,陈琪琪只觉得“好玩”。
“欺凌是一种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任海涛表示,欺凌行为往往伴随力量的不对等,“是强者对弱者炫耀武力,或是谩骂”的行为,从而导致“一方处于主动地位,另一方是被动挨打、挨骂的地位”。
《第二十条》剧照
被欺凌的男同桌正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陈琪琪眼里,这个与自己身高相当的男生,是一个“比较弱、比较文静”的“小男生”。对方总是被动地挨打,不敢吭声、反抗。
力量的不对等,时而也会导致旁观者加入地位更占上风的欺凌队伍之中。陕西女孩任诗文便是这样,“不自觉”成为了欺凌的一员。
高二下学期,任诗文转入一个新的班级没多久,关系最好的朋友对另一个女孩苏娜产生不满。起初,好友只是在两三人面前数落着苏娜的不是,如虚荣、不爱学习,指责其曾为面子编造不实前男友,并说对方背的书包是“假包”。
后来,好友向越来越多人细数着女孩的“错误”,把曾经作为朋友了解到的隐私信息传播出去,甚至还给女孩编造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很快,苏娜被排挤、孤立,“当时别班同学都口口声声说她这个人不怎么样”,他们嘲笑苏娜修图后的照片与原图差距大,并在班级里的大屏幕上播放调侃女孩相貌的视频,“供大家在闲暇时间取乐”。
《韩公主》剧照
“那个女生的视频在大屏幕上播放,底下所有同学都在那看,我觉得简直太可怕了。”任诗文忍不住说。但在欺凌的过程中,她站在好友的统一战线,附和、重复着那些欺凌的言语。
在她看来,欺凌事件里少不了“站队”。“谁占上风,(大部分旁观者)就认为谁说的话是真的,谁是弱者,谁就被欺负。”“一看就不好欺负”的好友,显然是占上风的人。
“我不想站在欺凌者的对立面,我想随着大流,体会这种共同攻击一个人的归属感,哪怕我知道我们做的太过了,她只是犯了小错。”任诗文说。
是欺凌者,也是被欺凌者
事实上,那时的任诗文才刚脱离被欺凌的环境。她不愿失去关系亲密的朋友,也不想再遭受欺凌,“一个人的话,人家看你好欺负,想上手就直接上手了”。
她不止一次遭受欺凌。第一次是在六年级,同组的男孩在课堂上偷偷用圆规扎她。尖锐的金属物在皮肤上留下刺痛感,她没有及时反抗。
之后某次放学后,任诗文和同组几个学生一起打扫卫生。几个男孩突然把灯关掉后,将她独自锁在教室里。身陷教室漆黑一片的恐惧之时,她听到外面还有同组几个女孩的笑声。
《告白》剧照
遭受欺凌的过程,她表现得“比较沉默”。那时,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面临欺凌。她只觉得自己不受欢迎,无论男孩女孩都不喜欢自己。她形容那是“人弱势的时候,大家都很想过来踩一脚的感觉”。
到了高中,在和原本的小团体“翻脸”后,她也遭受过几次欺凌。女孩们的“攻击”是隐性的。她们悄悄地使眼色,会在大笑后回头看她一眼。“难听的话也很多。”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我能听到她们细细碎碎、含沙射影地骂我,比如婊子、活该”。
后来,她感觉到自己被全班孤立了。比如,跟班里其他同学打招呼,“大家都是爱搭不理的”。又如,体育课上需要仰卧起坐,没有人愿意帮她压腿。
“霸凌不一定是那种肢体冲突。暗地里的眉来眼去,一个不正常的表情,一个隐晦的骂人词汇,这就足够让被霸凌的人及周围的人明白,他/她已经被孤立了。”任诗文说。
《默杀》剧照
成为欺凌者前,陈琪琪也曾是被欺凌的对象。
小学五年级,前后桌四个男孩给她取了一个侮辱性绰号。那是一个由她的名字变形、改造后,对其人格和贞操进行污名化的词汇。采访过程中,她仍无法开口说出那几个字,“觉得念出来尴尬”,只能发来文字。
而在那一年半时间里,这个绰号被大肆传播。在那四名男孩之后,班里有其他男孩听了跟着喊她。女生们没有参与,但也没人站出来制止。
陈琪琪不是没有反击。她记得每次男孩们喊出这个绰号时,自己的反应都很激烈。她数次让对方不要取绰号,不要再这么喊自己,甚至会怒吼,反击去骂他们,但没有效果。
有一次,她气得无法忍受,抬手想给领头的男孩一巴掌。可当手掌接近对方脸颊时,又瞬间降下力度。她不知道为什么,只发现自己“真的不敢打”。最终落下的那轻轻一下,“就像抚摸”。
“可能觉得我很懦弱”,对方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她的处境也没有改变。
《悲伤逆流成河》剧照
被欺凌后,任诗文总能从自己身上找出一两个不足之处。
比如,小学“比较弱势”,所以被圆规扎时没能及时反抗;高一“不够瘦,也不是长头发”,所以不受同桌喜欢;高二“老说我的身材,还有容貌焦虑,大家肯定都讨厌(自己)这种负能量的人”;高三因为说话“口无遮拦,给别人带来很大的困扰”。
在任诗文看来,欺凌者似乎总是一些有某方面优势的人,如受欢迎、成绩好、强势。而她认为自己不够好,才会遭受他人欺凌。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被欺凌者更无法轻易开口求助。
沉默的被欺凌者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校园暴力与欺凌-全球现状报告》指出,许多校园暴力与欺凌的受害者不会把他们的经历告诉任何人,其理由包括不信任包含老师在内的成年人、害怕产生不良影响或遭报复、负罪感、耻辱感或困惑、担心不会被认真对待或者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等。
《千万次呼唤》剧照
羞耻感曾一度堵住陈琪琪求助的嘴。当绰号被别人听到以后,她“会觉得羞耻”,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跟家人说,更不敢跟老师说。
直到六年级下学期,她才鼓起勇气告诉了母亲。母亲尝试与老师联系,在发送好友申请后几个小时没有等到回复,便直接在班级群里说出了这件事。这一行为无意间更让她感到难堪。
而老师的做法也没能让陈琪琪感受到“被帮助”。隔天,老师给陈琪琪换了座位。她不知道那些男孩有没有得到处罚,只记得老师让她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私聊,“说不要在班级群里发这种事情,被其他老师看到不好”。印象中,老师没有给予她安慰。
《黑暗荣耀》剧照
“在校园霸凌中,我觉得老师这个角色起的作用挺少的。”任诗文说,向老师求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不仅不会帮助我,还会给我施压”。
被欺凌后,她的成绩一度跌到班级倒数第三。在家庭、社会、学校中形成的优绩主义下,“我觉得老师也不喜欢这种被霸凌的弱势学生,因为这种情况下,老师会先质疑说,你真的被欺凌了吗?”这被她视为“不被信任的态度”。
任海涛教授长期关注学生欺凌问题。任海涛通过调研发现,通常情况下,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学生受欺凌的比例相对偏低,“因为欺凌者知道,成绩好的学生背后有老师撑腰”。而成绩差的学生更容易沦为被欺凌的对象,在遭受欺凌时,也往往更不敢、不愿向老师求助。
他认为,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看重成绩。如此一来,成绩优异的学生自然获得老师更多的关注。遭遇欺凌时,他们大概率会向老师求援,过往的经验让他们笃信老师会主持公道,妥善化解矛盾。而对于班级里的学习后进生来说,平日从老师那得到的关注本就寥寥。遭受欺凌时,他们内心容易认定老师不会伸出援手,于是选择默默忍受。
《少年的你》剧照
一些时候,家长的懵懂也是一大“推手”。任海涛说,有的家长并未意识到孩子遭受欺凌的严重性,单纯以为只是孩子间的小打小闹,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孩子的倾诉得不到回应,久而久之,便不愿再开口吐露。
种种考量之下,不少受害者变得沉默,越是害怕,越是沉默。他们并非不想求助,只是不知道如何求助,用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应对。“独自承受”成了他们面对欺凌时的优先选择。
然而,沉默无疑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
无论是被欺凌者,还是欺凌者,陈琪琪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但在欺凌男同桌时,她没有过犹豫。她解释,可能是因为吃准了对方不会反击、报复自己。
《告白》剧照
同桌确实未公开在班里述说过自己的遭遇。他只是趁陈琪琪不在教室时,将她的文具摔在地上。但很快又捡起。有同学看到全程,将此事告知陈琪琪。
同桌的沉默,让不知情者变相“支持”着她的欺凌行为。某次午休,对方在数次挨打后,猛然举起椅子想要砸向她。不知情的同学拦下了他。当下,她很害怕,下意识做出了“抵挡”的姿势。但她没有就此停止欺凌行为。
她捕捉过男同桌脸上的恐惧。男孩还告诉她,父亲曾问起他手上的淤青,而他选择了隐瞒,谎称是自己摔倒所致。她记得,当时男孩问她,以后能否别再打他了。她认为男孩在以此“求情”,没有理会。
陈琪琪不担心自己会遭到报复。那时候的她只觉得男孩不会还手“挺好的”,“他不敢打我,我刚好可以去打他”。
“不能一棍子打死”
此前,陈琪琪不知道什么是欺凌。只隐约感觉“打人的自己”是一个坏人,而她不想让人知道。
初一的她受到电视画面影响,觉得打人很酷。而今她早已记不清当年电视里的内容,但对“打人”这一动作并不陌生。
挨打是她的家常便饭。自小学开始,她的身上总因此青一块紫一块。父母和外公的手、棍子、细竹鞭,都会抽打在她身上。
接受采访时,陈琪琪能快速答出三次印象深刻的挨打经历。即使她已记不得当初挨打的原因。
第一次是在中午,她因犯错被棍子抽打。外公边打边勒令她认错并复述错误。往昔经验告诉她,即便照做也会挨打,于是她选择了沉默,却换来了更猛烈的抽打。
第二次是在夏日,外公又一次用棍子打她。手臂被打得肿起了一条条痕迹,她不希望别的学生看见,只能套上长袖。她记得别人还问她为什么大夏天要穿长袖。
还有一次,她和母亲逛超市。忘记缘由,母亲扇了她一巴掌,“就在大庭广众之下”。
“大部分欺凌行为都是源于家庭。”任海涛表示,爱骂人的孩子,往往家里有长辈如此;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家长通常也使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的言行是父母或家庭情况的一种反映”,他说。
《我们的世界》剧照
在任海涛看来,欺凌者的心理动机通常分为三种:一是炫耀,青春期孩子希望通过欺负别人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二是模仿,受父母的行为模式影响,模仿父母使用暴力或言语咒骂的方式对待其他同学;三是转移压力,通过欺凌他人排泄压力。
成长路上,犯错了常会挨打,陈琪琪不想让人知道。她习惯性将伤口隐藏起来,却无意识模仿和学习着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挨打的经历被如今的她视为“家暴”,“产生的影响就是会让我也想去打别人”。
直到去年夏天,无意刷到欺凌相关的短视频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愧疚感开始将她困在回忆里。每当闲下来,睡不着的夜晚,打人的画面会一遍遍在脑海里回放。欺凌他人的行为让她产生阴影,“比被欺凌的阴影还大”。
《蚯蚓》剧照
她尝试找男孩道歉。连续发送了三次好友申请,迟迟没有动静。她又手写了一封道歉信,托男孩的对象帮忙转达。直到今年暑假,对方表示道歉信已转达后,她才松了一口气。但那份阴影并没有消散。
任诗文同样陷入欺凌他人的阴霾中。欺凌持续了三四个月,苏娜转去了文科班,和她所在的理科班不在同一栋楼,就此淡出了她的生活。之后,她还听说苏娜因精神问题住院了。
任诗文想过给苏娜道歉,但始终没有迈出那一步。“伤害已经造成了,现在(道歉)就像是请求别人原谅,来减少自己的负罪感一样。”她无力为自己辩解,说“会接受所有说我恶毒,恶心的评价”。
去年,17岁的任诗文将自己欺凌他人的经历发布在网上。点开评论区,是一片针对她的谩骂。
任海涛理解欺凌者产生的愧疚心理。他表示,一旦学生出现欺凌行为,需查清欺凌行为背后的原因。找到原因以后,一方面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欺凌行为的错误,杜绝再犯。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恢复和其他同学的关系,而不是说因为犯了一次错误就彻底否定他们,贴上标签“。同时,还要给予心理帮扶,有条件地引入社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帮扶体系。
“孩子是未成年,社会经验阅历不足,是非观念也不是很明确,这个时候犯了错误,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任海涛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琪琪、任诗文为化名)
-END-
值班主编 | 张来
排版 | 八斤
南风窗原创短视频·
保罗说财经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Wang83864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