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腔卖南瓜,他揭开县中孩子的另一面

文化   2025-01-05 12:45   广东  

作者 | 程猛


1989年出生的程猛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2018年,他出版了博士著作《“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这本书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通过攀爬教育阶梯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的故事。他们的求学和工作历程跨越了城乡边界,需要一次次在农村出身所意指的地域、身份和阶层三种结构性力量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同为 “80后”的马斯诺出生在宁夏西海固的乡村,经历三次高考进入西安外国语大学读英语专业,后来又从事7年外事工作。和许多年轻人一样,他曾渴望进入体制内,有一个编制,虽然工作努力但最终错失。选择出走后,他参与创业公司发展并不顺利,后来又再遭疫情打击。2023年3月,他成为抖音创作者“马斯诺”。借助在田间地头支起来一方讲台,他用英语讲述西北乡村的生活,在抖音上走红,进入大众视野,也依靠抖音直播电商探索出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


2024年12月,受抖音《精选奇遇记》节目邀请,程猛老师在宁夏西海固见到了马斯诺。在冷冽的西北乡村,程猛老师体验了农产品直播带货,探访了马斯诺经历过三次高考的中学,在一次班会课上和高三的学生做了一次“奇遇”式的交流,也和马斯诺一起聊了聊各自的人生之路。


这是象牙塔内外的碰撞,也是两位乡村(县镇)青年对彼此命运的关照,他们分享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观察和体会,也是一个群体相似又迥异的艰辛求索。以下是程猛老师的讲述:


见到马斯诺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主要来自抖音账号和媒体报道。报道多以他在抖音成功创业的故事为主线,画面常常是他在南瓜地里说一口地道却又有西北味的“伦敦腔”,介绍家乡的贝贝南瓜和红皮土豆。我看到的第一感觉是,他的英语口语真好啊。


2024年8月,@马斯诺 发布了一条讲述高原贝贝南瓜的视频,走红网络,帮他卖出了家乡30万斤南瓜


在媒体叙事中,马斯诺是一个成功的返乡创业青年。不过,我还是对马斯诺的成长充满好奇。马亮在成为马斯诺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成功”的叙事背后,他经历过什么?他的英语口语专业技能已经打磨得如此锋利,那又究竟遭遇了什么,让他决意放弃体面的外事工作,选择在短视频平台上重新创业?


某种意义上讲,我和马斯诺的成长之路有相似之处。在出生、长大的地方,我们都曾因学业而被寄予厚望,都是由乡村、县镇走向城市的青年人。马斯诺出生在宁夏西海固,我是在安徽一个三县交界的乡村长大。关注县域、乡村普通学子的求学和生命体验,是我的研究议题,也是认识自我、重新审视农村与城市的关系、认识复杂社会的旅程。


于是,2024年12月双十二前夕,我在宁夏西海固兴隆镇冷冽的北风中见到了马斯诺。


12月的宁夏,我们在冰天雪地间交谈


见到马斯诺的第一天,他带我探访了正在试运行的食品加工厂。因西北气候原因,贝贝南瓜、土豆等农作物无法再应季销售,马斯诺和搭档尝试开发二次加工等农土特产品。尽管还在试运行,马斯诺已经为加工厂投入了大量资金购置标准化生产设备。


工厂里忙碌的姨娘们都是本地的留守妇女,感谢她们的巧手让我第一次吃到了味道浓郁的柿面饼。工厂一行带给我不小的触动。原本以为马斯诺只是在站在田间地头和直播间里售卖南瓜和土豆,不曾想他的创业已经进展到了加工食品。也正是这个小小的车间,未来如果发展壮大,或许就能帮助当地农民在本地就业,免去她们和自己的子女分离的痛苦。


马斯诺的食品加工厂中,本地留守妇女正在辛勤工作


紧接着,马斯诺又带我探访了他的直播间。去直播间的路上,他指着路边一个小招待说,“晚上我就住这里,一天50块,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会住这么久”。下定决心在抖音上创业后,家人并不十分理解,工厂宿舍还没有装修完,他暂时只能住在镇上的招待所里,一住就是几个月。


冬季的直播间是在一间超市。知道他曾经从事过外事工作,我以为他应该非常擅长公开演讲,也会很习惯镜头了。问及刚开始直播时的感受,他的答案出乎意料:惶恐、不安。当我自己站在直播台,看到参与的人数不断在跳动,心里也是忐忐忑忑。直播看似体面和风光,其中主播的“情感劳动”是隐藏着的。


在马斯诺的直播间体验直播


和马斯诺一起直播了大概快2个小时。直播结束回到住处,我心中产生了很多感慨。


相比媒体报道的很多直播行业的成功故事,实际体验下来,我感觉直播带货还是一个挺辛苦的工作,并不像镜头面前那么光鲜。你可以实时看到直播间粉丝数的跳动,但并不是来的人都想买。总有人不断提问类似的问题,甚至还有质疑的声音,你需要不停地介绍商品,回应质疑……感觉这个工作还是挺有压力的,不只是体力上,还有情感上。


第二天,马斯诺邀请我一起去他曾经毕业的同心县同心中学看看。


外面刚下过雪,车窗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一路上我们聊了很多,我才知道马斯诺有那么多年的郁郁不得志以及他的三次“悲苦” “被命运摆布”的感受。


村里下大雪后


他的英语专业能力很强,但“翻译官”马斯诺也曾参加过三次高考。在路上,我听马斯诺说他的父亲曾是自己高三的班主任。第二次考上大学后,却又因刚到大城市找错了公交路线、开会迟到而受到处分。他心里很愤怒,但又没有表达出来,只是选择了退学回到家乡重读。回家后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很少主动跟他说话。


毕业后,马斯诺因为妈妈的一条“游子归来吧”的短信,回到家乡省会银川,考进了一家外事单位。因为工作出差去过十几个国家,按照当时的发展期许,他也许会离家乡西海固越来越远,走向更大的舞台。但命运弄人,工作7年后他错失了编制。


2022 年年底马斯诺带着行李,开车回到家乡时,也是风雪交加的天气。体面的说法是回乡创业,心里却感觉到深深的迷惘,“人生怎么就这么难啊,我也一直在努力啊,怎么都不对路呢?” 


离开外事单位后,马斯诺多次创业不见起色,又接连遇到疫情,事业一度陷入停滞。用他的话说,在别人已经找到稳定工作方向时,他还在“这个工作干一点,那个工作干一点”。讲到此处,他突然沉默了。马斯诺扭过头,看着车窗。我也默契的不再说话,停顿了一会之后才想到给他递纸擦眼泪。


也正是2022年,转机出现了。做纪录片的导演朋友马昊东开始时不时给他发信息,建议他做自媒体,尝试短视频。彼时他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行吗,不行,真能行吗”,反复拉扯了半年,再加上一次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各种电影的经历,才终于让他鼓起勇气再搏一搏。


谈到过往的经历时,@马斯诺 一度哽咽


尽管我们身处差异挺大的领域,马斯诺在做抖音电商,我现在在大学做教育社会学和教育人类学研究,但我们的许多感受似乎是相通的。年轻的时候,感觉自己经常摸不到这个社会到底是怎样运作的,只能靠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去获得一点点“经验”。在车上聊天时,马斯诺经常会用一个词形容他当时的处境——“悲苦”,一次悲苦、二次悲苦、三次悲苦。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这悲苦和谁去说呢?当你想说的时候,也许会担心别人会觉得,谁的人生不辛苦呢?可是在某些时刻,我们的确需要讲述这些故事,这个社会也需要这些故事。


马斯诺是幸运的,在抖音发布的第二个视频就小火了一把。在西北农田里说地道的英语,这种反差很新颖、很奇特。马斯诺将这种成功归结为偶然性,我倒是觉得这种偶然性里有它的必然。


马斯诺的抖音视频


在北大陈向明老师的专著《旅居者和外国人》自序中,她提到一位婆罗门人类学兹尔尼瓦斯的观点,即“人类学家要获得三次诞生:第一次诞生于‘本族文化之中,受其文化熏陶塑造’;第二次诞生于‘所研究的异族文化之中,因为这时他必须生活于异族,学习异族文化,学会像他们那样思维,变陌生为熟悉’而当人类学家回到自己的故土,就必须经历第三次诞生,将一度熟悉但已陌生了的事物再次变为熟悉。”这段话似乎也符合马斯诺的成长路径。第一次诞生是他在本乡本土形成一种性情和人格,第二次诞生是他到城市的异文化里去,意识到故乡是什么,第三次诞生便是带着新的眼光回归故土并重新审视。马斯诺热爱英语,有长期的外事工作积累,又与乡土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恰好有缘分做这件事。他的视频可能并不是谁都可以模仿,如果因此而被很多人关注,这是他在痛苦中沉淀和长期探索的结果。


虽然马斯诺讲着地道的英语,但他身上有很粗粝、野性的东西,也正是这种粗粝和野性使得他账号里能够呈现出由旷野、泥土、诗意和国际化的语言共同构筑的新图景。他的故事不是那种一往无前、一次接着一次成功的爽文,而是一个跌跌撞撞的青年人在经历多次悲苦之后,还愿意站起来,用自己所学所感,尝试一项充满不确定性的事业。


@马斯诺 的抖音账号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最可贵的一种思维之一,或许就是不对生活做笔直的想象,而是接受生活的曲折并选择坚韧的存在。这是一个普通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智慧,也是我从他身上看到的品质。在成为马斯诺之前,马亮只是一个想依靠自媒体站起来的年轻人。也许有人会轻易否定他们的努力,也许有人会苛刻地看待他们取得的“成就”。但是说到底,他们也是我们,每个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在马斯诺的高中同心中学,我们见到了一群高三的孩子。有学生问,现在很多本科生毕业还要打工,而编制只是少数,那读普通大学和不读大学、直接出来打工还有什么区别?


这个提问让我有些诧异,和我当年读高中的心境已经不太一样。现在高中生担心的已经不是能不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而是读完大学能不能找到工作,担心就业率,担心未来能不能“上岸”“入编”,渴望获得庇护。现实社会的焦虑,已经通过互联网上抵达这些高中生的内在世界。


在高三教室里与高中生对话


很多年里,马斯诺也有过类似的内在恐惧。在他的叙述中,常常用“游荡”和“摆布”来形容自己此前的人生。这或许是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存在着的一个横亘在人群之中的界限——体制内外。尽管如今我们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建设上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在很多人心中,在体制外仍是一个“游荡者”,是个会轻易被命运“摆布”的人。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


在如今的马斯诺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弹性。生活将你压得很紧的时候,还是可以挣脱出来,生长出可以生长出的样子。体制外并不是一个次等的选择,而是大家根据价值排序做出的人为分类。马斯诺是被动的,但他被看见、被听到,不正是体现了一种市场和社会“空间”所能够给与年轻人的机会和可能性吗?


和马斯诺一样,年轻人成长中的悲苦、惶恐需要更多被叙述、被看见,进入到社会讨论的中心,进入到国家决策层的视野。马斯诺的故事可以说明的是,哪怕比别人更晚熟、更晚被认可,如果你仍然愿意尝试,就总可能还有机会。


在聊天中,马斯诺也说了相似的观点,不要被繁杂的信息过度影响自己的判断。无论喜欢什么,首先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要去勇敢尝试,可以被困难和挫折击倒,但不要倒下,休息好了,还是可以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其实,马斯诺自己就是这个观点的实践者。对于乡村和小镇青年来说,很多时候都只能凭借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战战兢兢却又不得不勇往直前。真实的人生总是复杂的,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直播中的@马斯诺


在参加这期节目之前,我很少用抖音。和马斯诺见面的第二天上午,我就在他的直播间下了单了。这是我第一次在抖音的直播间买东西。前几天,我还在北京见到了马斯诺,听他聊起自己录制的节目以及对未来事业的畅想。新的一年,我祝愿马斯诺能取得自己想要取得的成就,可以让西海固的农民过得更好一点,帮助当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去往更远的地方。希望马斯诺能获得成就感,也希望像我们一样的年轻人可以不再轻易被命运摆布,而是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信任,有更加多元的发展机遇,可以和自己“相拥而舞”。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程   猛

编辑 | 王   晴

统筹 | 杨园园

排版 | 思   乐



投稿、投简历:newmedia@nfcmag.com

广告、商务合作: Wang838645293

南风窗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