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陈熙萌/李湛团队: 仿生二维膜通道助力海水提铀新技术

学术   科学   2024-07-02 11:01   北京  

研究背景

海水中含有约 45 亿吨铀,这为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全球能源危机提供了巨大潜力。海水提铀不仅能缓解陆地铀资源枯竭的问题,还能为未来的核能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

然而,海水提铀技术的开发面临着复杂性和迫切性的双重挑战。目前,海水提铀技术尚不成熟。海水中的铀浓度极低,约为 3 微克每升,这使得从中提取铀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此外,海水中存在大量其他离子,如钠、钾、钙和镁,这些离子的浓度远高于铀,进一步增加了分离铀的复杂性。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高选择性、高渗透性地提取海水中铀的膜技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膜分离技术,特别是二维层状膜的兴起,为海水提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然而,开发一种能够实现海水中微量铀高效分离提取的可行膜材料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

文章简介

近日,兰州大学陈熙萌/李湛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具有离子识别功能和pH响应特性的 DNA 分子,并将其插入氧化石墨烯 (GO) 层间空间内,制备出带有离子识别通道的二维层状膜 (GO-DNA),实现了天然海水中铀酰离子的高效筛分。

  • Figure 1.带有离子识别通道的二维层状膜示意图

该工作设计的 DNA 分子由 poly A(10)、U Aptamer 和 i-motif 三部分组成。Poly A(10)可通过 π-π 相互作用将 DNA 分子固定于 GO 层间空间内(Figure 2a)。吸附实验结果显示,GO 对 DNA 几乎完全吸附;同时,膜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滤液中未检测到 DNA,这表明所有 DNA 链都成功固定在 GO-DNA 膜内,证实了通过 π–π 相互作用在 GO 层间空间中固定 DNA 分子的有效性。

I-motif 的二级结构具有 pH 依赖特性(Figure 2c),将其引入 GO 层间空间后,GO 膜的 (001) 峰(约 12°)左移,表明 GO 膜的层间距增加。不同pH值下,这种左移的程度有所不同(Figure 2b)。这种 pH 依赖的层间距变化可归因于 pH 依赖的 i-motif 结构。在碱性条件下,i-motif 二级结构的影响较小,层间距的扩展主要是由于 DNA 分子本身的大小所致。而在酸性条件下,i-motif 四链体结构的形成导致 GO 层间距显著增加。GO 膜层间距的变化直接影响其离子透过性。使用典型的一价离子(Na和 K+)和二价离子(Ca2+ 和 Mg2+)评估 GO-DNA 膜的离子透过性(Figure 2d)。结果表明,DNA 分子的引入可以根据体系的 pH 值动态调整 GO 膜的层间距,从而调节其离子透过性。


  • Figure 2. a. DNA 碱基与氧化石墨烯之间的 π-π 相互作用示意图 b. GO-DNA 膜在pH=2、4、6 和 8 时的 XRD 表征结果 c. i-motif 结构的 pH 依赖性与 GO-DNA 膜的层间空间之间的构效关系 d. 与 GO 膜相比 GO-DNA 膜在 pH=2、4、6 和 8 时离子透射率的百分比增长率。

U Aptamer 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铀酰离子,阻碍其跨膜传输,从而提高二维层状膜的选择性,进而实现了海水中铀酰离子的高效筛分。在不同 pH 值(pH = 4, 6, 和 8)下,GO-DNA 膜对铀离子展示了出色的排斥性能,表明在 DNA 分子稳定的pH条件下,GO-DNA 膜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铀/钒分离因子最高可达 14.66(Figure 3a-c)。随着 DNA 加入量的增加,铀离子的透过率逐渐降低,表明 DNA 的引入增强了 GO 膜对铀离子的选择性(Figure 3d.)。即使在低铀酰离子浓度下,GO-DNA 膜仍表现出优异的分离能力,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Figure 3e)。GO-DNA 膜在经历十个循环后,其离子透过率波动在一定范围内,铀离子的排斥率保持稳定,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表明 DNA 序列在分离过程中的稳定性(Figure 3f.)。在压力过滤实验中,GO-DNA 膜的在加标真实海水中展示了出色的铀离子排斥能力,同时对共存离子的排斥较低,进一步证明了 GO-DNA 膜的优异分离性能(Figure 3g-h)。

抗生物污染性能在 GO-DNA 膜的实际应用中至关重要。抗菌性研究结果表明,GO-DNA 膜抗菌率超过 98%,具有优异的抗生物污染性能,这主要归因于 GO 膜优异的抗菌性能,而 DNA 的插入并未改变这一特性(Figure 3i)。


  • Figure 3. GO-DNA 膜分离性能测试。GO 膜和 GO-DNA 膜在 pH=4(a)、pH=6(b)和 pH=8(c)的加标模拟海水中的透过率。GO-DNA 膜在加入不同 DNA 量(d)和加入不同铀浓度(e)后进行 12 小时分离实验后的分离因子。(f)未经任何处理的 GO-DNA 膜在加标真实海水中循环使用 10 次后的分离因子。(g)在压力为 0.08 Mpa 的压力过滤实验中 GO-DNA 膜的离子截留率和(h)分离因子。(i)GO 膜和 GO-NDA 膜的抗菌能力。(j)铀和钒分离性能比较。

此外,本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层状膜渗透分离机制,强调了选择性浓差极化在二维层状膜中的作用。传统的渗透理论将渗透液(S1)和驱动液(S2)视为独立系统,而离子运输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浓度梯度。但对于二维层状膜来说,其层间空间不可忽略。新的分离机制将二维层状膜的层间隙视为一个独立系统,离子传输将由渗透液、驱动液和二维层状膜三个系统之间浓度梯度决定(Figure 4.)。离子传输过程可分为:S向二维层状膜(SM)扩散和 S向 S扩散两个步骤。传质速度由不同阶段的浓度差决定。当在二维层状膜中引入能够特异性识别目标离子的活性位点时,S向 S的扩散受阻,S中的目标离子浓度持续升高,形成选择性浓差极化现象。当该浓度与渗透液中的浓度相当时,目标离子的跨膜传输被阻止,从而实现目标离子的分离。在本研究中,DNA 在捕获 UO22+ 后,层间空间中的 UO22+ 浓度显著提高,在选择性浓差极化现象的作用下,UO22+ 透过率显著降低,从而实现海水中 UO22+ 的高效筛分。


  • Figure 4. 二维层状膜的离子传输示意图

该成果以“Designing Biomimetic Two-Dimensional Channels for Uranium Separation from Seawater” (《用于海水提铀的仿生二维通道的设计》) 为题,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旗舰期刊 Chemical Science 上。




本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梁文彬田龙龙研究员与李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为第一单位和通讯单位,青海民族大学参与了本项研究工作。项目得到兰州大学吴王锁教授和陈熙萌教授的指导,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兰州市级人才项目、中央高校项目等的资助。

论文信息

  • Designing Biomimetic Two-Dimensional Channels for Uranium Separation from Seawater
    Wenbin Liang, Xin Zhang, Liqin Wang, Chuanxi Wen, Longlong Tian*田龙龙,兰州大学), Zhan Li*李湛,兰州大学), Ximeng Chen, Wangsuo Wu
    Chem. Sci., 2024
    https://doi.org
    /10.1039/D4SC02801E

作者简介


梁文彬 博士研究生
兰州大学

本文第一作者,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二维层状膜的设计合成及其层间选择性传质过程研究。






田龙龙 研究员
兰州大学

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放射性核素癌症诊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癌症放射治疗结合新兴的免疫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项目,在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Matter, CCS Chem., ACS Nano, Small和Sci. China Chem. 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三十多篇研究论文,授权 3 项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药物专利。







李湛 研究员
兰州大学

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兰州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二维微纳通道中的限域传质过程与稀有同位素分离研究,针对镧锕离子、锂离子、氢同位素等重大战略元素,开展膜分离过程与高效膜分离技术的研发。在 Adv. Mater.,Chem. Sci., JACS Au, Nano Lett., Adv. Funct. Mater., Cell Rep. Phys. Sci., Anal. Chem. 等化学与材料类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103 篇,H-index 35,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CAIA)一等奖,兼任中国海洋学会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分会青年委员。入选“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甘肃省重点人才,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人才项目,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人才”,兰州市级人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教育部联合基金、甘肃省级重点项目。

期刊介绍

Home to exceptional research and thought-provoking ideas. Open and free, for authors and readers.

rsc.li/chemical-science

Chem. Sci.

2-年影响因子*7.6
5-年影响因子*8.0
JCR 分区*Q1 化学-综合
CiteScore 分14.4
中位一审周期34 


Chemical Science 是涵盖化学科学各领域的跨学科综合性期刊,也是英国皇家化学会的旗舰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不仅要在相应的领域内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应能引起化学科学其它领域的读者的广泛兴趣。所发表的论文应包含重大进展、概念上的创新与进步或者是对领域发展的真知灼见。发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催化、化学生物学、分析化学、超分子化学、理论化学、计算化学、绿色化学、能源与环境化学等。作为一本钻石开放获取的期刊,读者可以免费获取所发表论文的全文,同时从该刊的论文版面费由英国皇家化学会承担,论文作者无需付费。

Editor-in-Chief
  • Andrew Cooper
    🇬🇧 利物浦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 Vincent Artero
    🇫🇷 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 Luis M. Campos
    🇺🇸 哥伦比亚大学

  • Lin Chen
    🇺🇸 西北大学

  • Graeme Day
    🇬🇧 南安普敦大学

  • Mircea Dincă
    🇺🇸 麻省理工学院

  • François Gabbaï
    🇺🇸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

  • Subi George
    🇮🇳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高级科学研究中心

  • Ryan Gilmour
    🇩🇪 明斯特大学

  • Stephen Goldup
    🇬🇧 伯明翰大学

  • Jinlong Gong (巩金龙)
    🇨🇳 天津大学

  • Zaiping Guo (郭再萍)
    🇦🇺 阿德莱德大学

  • Christian Hackenberger
    🇩🇪 德国莱布尼茨分子药理学研究所

  • Malika Jeffries-EL
    🇺🇸 波士顿大学

  • Ning Jiao (焦宁)
    🇨🇳 北京大学

  • Tanja Junkers
    🇦🇺 莫纳什大学

  • Hemamala Karunadasa
    🇺🇸 斯坦福大学

  • Maja Köhn
    🇩🇪 弗莱堡大学

  • Yi-Tao Long (龙亿涛)
    🇨🇳 南京大学

  • James K McCusker
    🇺🇸 密歇根州立大学

  • Thomas J Meade
    🇺🇸 西北大学

  • Paolo Melchiorre
    🇮🇹 博洛尼亚大学

  • Gabriel Merino
    🇲🇽 墨西哥国家理工学院科研和高级研究中心

  • Hannah Shafaat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Dmitri Talapin
    🇺🇸 芝加哥大学

  • Toshiharu Teranishi
    🇯🇵 京都大学

  • Andrei Yudin
    🇨🇦 多伦多大学

* 2023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Clarivate, 2024)

 CiteScore 2023 by Elsevier

 中位数,仅统计进入同行评审阶段的稿件








欢迎联系我们发布论文报道
📧 RSCChina@rsc.org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

RSC英国皇家化学会
英国皇家化学会,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学术团体,致力于推动化学科学的卓越发展。推送最新的国际化学新闻,分享顶尖的化学科研成果及丰富的化学学术活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