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Dr.Rich,欢迎来到财富德国阅读本期内容。
本文共1320字,阅读需要大约3分钟。
我经常在德文媒体上看到德国人抱怨买不起房子或者婴儿潮一代把现在的年轻人变成永久租客了(讽刺他们买了很多房子然后炒高了房价),毕竟我也是没经历过德国的90年代,一直对这个事儿很好奇,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德国《zeit》杂志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为什么别人能买得起房,而我却不能?Wieso können sich andere ein Haus leisten – ich aber nicht?》探讨了当今年轻人买不起房的困境,也部分解答了我的疑问。
文章列举了几个关键因素:
房价上涨 利率变化 首付要求提高 购房附加成本增加 继承财产的差异
乍看之下,似乎现在买房比以前更难。但文章引用了一项研究,得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考虑到价格、利率和工资增长,今天买房其实比80-90年代更容易负担,特别是考虑到那时候利率超过了10%。我有个同事在90年代末买房的时候还是8%的贷款利率呢。
那为什么很多德国人还是觉得以前买房更容易呢?
文章认为,在80-90年代通货膨胀率较高,有些年份物价每年要上涨3-6%(也没比前两年高),但那时候德国经济还不错,工资也随通胀大幅增长。通货膨胀会贬值债务,所以当时的购房者相信,只要节俭几年,就能负担得起房贷。
(注释:可惜现在的德国经济疲软,虽然工资也涨了,但是大家还是感觉跟不上通胀的步伐,同时社保还变着法的提高缴费比例,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此外,90年代那时候德国人找朋友帮忙建房或装修很普遍,但是现在由于房屋技术和材料越来越复杂,这种做法变得困难了。
另外很明显的就是,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的人更容易买到房子。德国人似乎不像中国人那样普遍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即便能得到也不多(可能是德国人孩子多?)。
文章还提到,现在人们为了买得起房,往往会做出妥协,比如买更小或更旧的房子,或搬到郊区。我认识好几个德国人买了那种几十年前的老房子,然后自己从里到外花费超过几年时间重新装修。
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当前的购房难题,虽然现实确实艰难,但从长远来看,情况可能并没有很多德国年轻人想象的那么糟糕,各位读者朋友们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看一看,文章很有意思。
可是在我看来,德国政府还是有一些能做未做的事情的。比如随着房价的猛涨,政府每次通过Grunderwerbsteuer的“抽成“比例却没有降低,税务收入居然越来越高,难道不能从这方面给年轻人减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