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医者:心脏大血管外科杨勇的仁心之路与生命守护

健康   2025-01-14 17:29   陕西  

导语

Introduction


      在渭南市中心医院,有这样一位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他以精湛的医术和对患者的深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他就是杨勇,一位在西京医院历练成长,最终选择回归家乡渭南的心脏外科医生。

归乡情结  医者仁心


      杨勇的职业生涯始于西京医院,那里见证了他的成长与挑战。然而,他心中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梦想着能用自己所学为家乡人民贡献一份力量。2021年他回到故土,每一次手术、每一次监护,都倾注了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患者的深情厚谊。他说:“每次看到患者恢复健康,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但更让我满足的是,能够回到家乡,用自己所学帮助更多的人。”这种归乡的情结,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回归,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慰藉。杨勇用行动诠释了医者的使命,他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对家乡的热爱之中。


手术台上  灵魂较量


      心脏外科手术,是对医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的极致考验。在一次长达八小时的复杂手术中,杨勇面对的是二尖瓣和三尖瓣严重反流的患者。此次手术难度主要在于患者17年前已有一次开胸经历,导致胸腔内部的正常解剖结构层次模糊,原本清晰分离的组织如皮肤、皮下组织、骨骼及心包等现已广泛粘连,极大地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复杂性。任何微小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破裂严重出血,进而危及患者生命。


      手术是上午九点开始,杨勇凭借二十一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细的操作技巧,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已经是下午五点,细心的他选择留守重症监护室,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标,确保患者稳定恢复,直到午夜十二点,确认患者状态良好后,他才离开医院短暂休息。然而,清晨四点,心系患者的杨勇再次返回工作岗位,继续他的观察与守护。“医者对病患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我们职业的基石。”杨勇说道。


医者的换位思考:老教授的教诲与内心的觉醒


      杨勇在西京医院的工作期间,遇见了一位70岁的老教授,这成为了他职业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位老教授还曾参与了中国首例体外循环手术,受人敬仰。老教授不仅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对病人关怀备至,对病情的了解细致入微,能够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杨勇意识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仅是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知识,更需要具备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要时刻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痛苦、恐惧以及对于健康的渴望。这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使得杨勇对待每一个病例都能够更加细腻、周到,并且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受到老教授的影响,杨勇对自己的要求也提高了许多。他开始关注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最好,以保障患者的绝对安全。同时,他也把这种高标准带入了他的团队,鼓励科室成员共同进步,致力于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这样的改变,杨勇不仅提升了个人的专业水平,也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实现了内心的觉醒,成为了一位更加全面的医者。



薪火传承  甘为人梯助推青年医生成长


     “虽然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我看来,年轻医生是我们医疗事业的未来。”杨勇深知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深知每一场手术都是一场无声的战役,必须以精准操作应对各种复杂病情。在他的带领下,年轻医生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心脏外科医生。他在手术台上言传身教,耐心地从手术的每一个步骤、细节到如何应对突发情况,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医生。他还经常组织病例讨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在他的培养下,年轻医生不仅手术技能得到提高,更传承了他严谨、负责、关爱患者的职业精神。


生活简约  阅读滋养心灵


      生活中的杨勇,自认为是个“无趣”的人。他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一有闲余时间就喜欢看书。他说:“博览群书不仅可以舒缓压力,还可以增长见识。阅读是一项终身事业,它帮助我不断成长。”通过书籍,杨勇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力量,这份简约而充实的生活方式,也为他的医者之路提供了不竭的精神滋养。


结语:医者仁心 永不止步

conclusion

      杨勇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记录,更是无数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他在心脏外科领域的坚守与付出,诠释了一名医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承诺。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医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温暖的心灵和不懈的追求。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心外科医生,更是一个将患者视为家人的真诚医者。杨勇的故事提醒我们,医者仁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执着追求。


撰稿:王戈

编辑:张博洋

责编:党淑尽

审核:党继革

渭南市中心医院官微
医院科室医疗动态,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