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应对催婚催育,真是累

创业   2025-01-22 21:02   山西  

图片/CEOBIZ
来源:艾菲的理想
春节,本是阖家欢乐 、喜庆团圆的时刻。

然而,它也会让很多人面临被催婚或者被催育的压力。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必须结婚生子,他们将婚姻和生育视为人生的必经之路与必尽的责任。

然而,真是这样吗?这个观念随着社会的变迁是不是也该发生变化了?
01
首先,让我们从社会学的几个角度来看看催婚催育这件事。

1、从社会变迁视角看

过去,传统社会相对稳定、封闭,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婚姻和生育有助于扩大家族规模、延续家族血脉和传承财产,因此不论是结婚还是生育,对家庭、家族而言都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代社会,社会流动性增强,经济发展多元化,个人获取资源的途径不再主要依赖于家庭,使得结婚和生子不再是维持生存和社会地位的必然选择。

2、从社会主流价值观视角看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所处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开始从集体主义向个人主义转变了,个人对自身幸福和生活质量的追求被置于更重要的位置。

现在的人们,更注重婚姻的质量以及个人情感的满足,而非单纯完成结婚和生育的任务。

在过去的集体主义主流价值观下,结婚生育仿佛是毋庸置疑的道路,而现在,在个人主义的主流价值观下,个人的幸福快乐以及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则变成了更为重要的事情。


3、从社会角色理论看

在传统观念中,社会为男性和女性设定了“到年龄结婚生子”的角色期待。

父母催婚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子女符合这种社会期望,顺利完成角色转换。与此同时,在传统观念的社会角色中,一个人如果没结婚,那他/她就是不完整的,他/她的人生就是有缺憾的。

然而,现代社会角色的定义则更灵活多样。比如,单身人士、选择不生育的夫妻、同性伴侣也同样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扮演着与传统不同但同样极有价值的角色,他们都在活出属于自己完整且有价值的人生。

4、从社会控制角度看

催婚催育,其实也是一种社会控制的微观表现。

社会习惯用主流的婚姻生育观念来规范个体的行为,使个体行为符合社会的基本秩序和文化模式。

然而,随着社会宽容度的增加,这种控制强度也在逐渐减弱。

由此可见,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随着社会变迁、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变化,婚姻和生育,早已不再是人们的“必选项”了。

那么,这时的催婚是什么呢?

它完全是一种来自于过去传统价值观的群体压力。

可是,过去传统价值观的群体压力,就应该成为束缚个人选择和决定的枷锁吗?

显然不应该。

如果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就会知道:人是自由的,人的选择具有绝对的价值。

我们降生于世,唯一拥有的便是做出选择的权利,而这些选择又会塑造我们的人生。

所以,在婚姻问题上,“和什么人一起生活 ”、“什么时候结婚”、“婚后是否要小孩 ” 等,这些人生中的重大问题,都应由当事人自己来决定。

如果这些选择被他人代劳,那么我们的生将会失去其独特的意义。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价值观以、对幸福的定义,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追求,都各不相同,婚姻只是其中的一种选择,生育也只是其中一种选择,而非唯一标准。

02
同时,我们也需要用辩证的方式来看待婚姻与单身,生育与丁克。

哲学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两面性。

婚姻并非人生唯一归宿,单身也并不意味着孤独和不幸。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婚姻和单身状态,认识到它们各自的优点和挑战,以及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的“个体差异”。

催婚和催育的压力往往来源于对婚姻或生育的单一化、理想化认知,而事实情况却往往并非如此。

如果你看过2024年年底热映的《再见爱人》,就会发现,不论是杨子和黄圣依的婚姻,还是留一手和葛夕的婚姻,在长期婚姻的PUA和剥削下,婚姻中的女性都失去了快乐和生命力。

在这样的婚姻中,她们是孤独的,黄圣依是多方位的孤独,葛夕是精神上的孤独,其实,婚姻里的孤独,比没有婚姻的孤独还要孤独,因为它让你失去了自由。

相反,单身,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可能被视为孤独和不完整的象征。

但实际上,单身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单身时,个人拥有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空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专注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事业发展和自我提升。没有了家庭琐事的纷扰,可以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中,可以去探索无限广阔的人生。

所以,当你开始以社会变迁的视角以及哲学辩证的视角来看待婚姻和单身、生育和丁克时,你发现你已经能够更加客观和平静地面对催婚或催育的压力了。

你不会因为他人的催促而盲目地追求婚姻或生育,也不会因为单身或丁克而感到自卑或焦虑。而是会根据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合适于自己的选择。

事实上,无论是选择走进婚姻还是保持单身,选择生一个、生两个,还是丁克,它都应该是基于你对自身的充分了解和对生活的积极追求,而非迫于外界的压力。

否则,在未来的人生里,你很有可能会陷入错误选择与难以改变的痛苦中。
03
那么,该用何种方式来面对春节中的催婚和催育呢?

我给你一个八字方针:坚守自我,平和应对。

1、设定边界, 保护自我

在面对催婚催育带来的巨大且持续的压力时,明确设定个人边界是至关重要的自我保护手段。

首先,你要有勇气以礼貌而坚决的方式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态度。

用平和且坚定的语气传达出自己不希望此时过多探讨婚姻或生育问题的想法,并诚恳地请求对方尊重个人意愿。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亲爱的家人们,我知道你们关心我的婚姻状况,但目前我真的不想过多讨论这个话题,希望你们能理解和尊重我的想法 。”

或者,你也可以坚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能理解你的担忧和关心,但是结婚或生育是我个人的事情,我想我的人生应该由我来做主。”

与此同时,你还需要在心理层面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这意味着不轻易被他人的言论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外界催婚催育的话语可能充满了各种压力和评判,但是,你要坚信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选择。

你可以尝试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强化心理防线,例如时常告诉自己:“我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是否结婚,我正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追求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个人生活,不因为他人的催促而自我否定或焦虑。

总之,通过明确设定个人边界,并在心理上建立防护机制,学会保持内心的宁静,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不因他人的催促而匆忙做出不符合自己内心的决定。

这种内心的坚定和平静,才是你应对催婚催育压力的精神支柱。它能帮你更好地应对催婚催育的压力,保护自我的内心世界。

2、平和应对

长辈有时的催婚或催育,可能都是出于对你个人的担心,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毕竟,他们生活的时代,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与影响,与你完全不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推心置腹的跟他们聊一聊,聊聊他们对你的担心与关怀,也聊聊你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与规划。你可以分享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包括事业发展、个人成长以及对感情生活的期望。当他们从你的对话中感受到了你的清晰的思考与内心的坚定后,也会自然而然的放下他们对你的“执念”。

假如,你遇到的是那种完全活在传统固有社会价值观中,且根本听不进去一点不同意见的长辈,你就可以巧妙地转移话题。

例如,谈论热门的新闻事件或这位长辈特别感兴趣或引以为豪的事情等方式来转移话题。

这样一来,你就能够避免在催婚问题上陷入僵局, 同时还能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了。
最后的话
一到春节,就被催婚催育,这种习惯确实应该改改了。

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随着社会变迁、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变化,婚姻和生育,早已不再是人们的“必选项”了。

这时的催婚催育,完全是一种来自于过去传统价值观的群体压力。

更何况,不论是结婚还是单身,生一个、生两个,还是不生,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很难说哪个就一定好,关键还是因人而异。

那么,你又该用何种方式来面对春节中的催婚和催育呢?

给你一个八字方针:坚守自我,平和应对。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


- END -


CEO企业家微信群


扫码申请加入


商业MBA
一座没有围墙的商学院,聚焦百万企业家、EMBA、MBA等商业财富精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