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要招什么样的人?一致还是多样?

创业   2023-05-31 07:00   上海  


引言


2023


团队要找什么样的人?一致还是多样?
今天我们换个思维框架,用“方差”来理解这个问题。






01


1993年深圳大学的毕业生,平均工资是1亿元。为什么?

因为那一届有马化腾。

意味着那一届的学生,他们工资收入的差异性有可能会很大。

经济学家身高1米8,河水平均深度1米5,请问经济学家能不能过河?

可能会淹死。

生活中有很多的数据,它们的差异有大有小,怎么来衡量差异性?

用“方差”。

什么是“方差”?

来看两组数据:

X:50,100,100,60,50

Y:73,70,75,72,70

这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

平均数都是72。还有其他吗?

虽然平均数一样,但明显看出,第一组数据更分散,第二组更集中。

也就是说,X波动大,更离散。

有多离散?

这就要计算方差了。方差是用来衡量离散度的参数。

计算方差第1步,把每一个数减去它们的平均数。

第2步,把所有的数取平方,然后相加。

第3步,除以个数,5个。

算出来,X是536,Y是3.6。所以X组数据比Y组方差更大。

越离散,它的方差就越大。越离散,也说明差异性越大。

所以说,方差是来衡量一件事情的差异性的。


请问,你是更喜欢X这组数据,还是Y?

这两组数据,哪组更好呢?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X组数据更有价值,什么情况下Y组数据更有价值?

看情况。

过河的时候,我们希望河的深度方差小。我们不想发生意外。

创业的时候,我们希望方差尽量大一点。想要有更大的机会。

在一个公司里,大多数情况下,创新者和创业者更加喜欢X,而管理者总体更加喜欢Y。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做管理者的人,这辈子都不能去创业,因为他不希望看到差异。他就希望每一个人都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他的可控性就大。

同理,很多创业者可能也做不了管理。他打下的江山,如果多折腾几次,可能折腾没了。因为他太喜欢差异性了。

也就是说,创新者总体是喜欢方差大,而管理者喜欢方差小。

因为,X离散,带来意外。Y集中,带来确定。



02

那,到底是方差大好,还是方差小好?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案例一,画一条衡量公司收入差异的线。

现在有两家公司,一家叫X公司,第二家叫Y公司。各拥有5名员工。

我们还用X、Y两组数据,对应每名员工的年薪。按从低到高,排好顺序:

X公司:50,50,60,100,100

Y公司:70,70,72,73,75

怎么画呢?先来算数。

X公司,第1个人的工资占总数的13.89%;前2个人工资加起来是100,占总数27.78%;前3个人160,占44.44%;前4个人260,占72.22%;5个人加一起,占100%。

Y公司,一个人占19.44%,两个人38.89%,三个人58.89%,四个人79.17%,五个人100%。

根据计算出来的5个点,画线。纵轴是从0到100%。画出来下面这张图。

图上,黄线是X公司,蓝线是Y公司。还有一条白线是什么?

白线是绝对平均线。如果每个人工资都是平均数72万,那么同样的方法,算出来就是20%、40%、60%、80%、100%。按照这5个点画线,就是绝对平均线。

如果是绝对分散情况,公司5个人,4个都不领薪水,第5个人拿360万,这条线怎么画?

相当于把黄线拉到最底,最右下角,拉成一个直角。

这些线是什么意思?

我们拿每个公司的线,去和白线比较。

一个公司内,员工工资的差异越大,这条线就越向下弯。差异越小,就越靠近白线。

你可以尝试画一下自己公司的线,或者想象一下。如果比黄线还要下弯,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你们公司员工收入的差异性很大。

不管一家公司是什么样的收入结构,都可以用这张图画出来。一定在绝对平均和绝对分散,中间的一个位置。

这是衡量一个公司内部,员工收入差异的方法。

这个办法,有一个经济学专业名词,叫“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也可以在公司相对大规模的时候,去衡量公司差异化的一个系数。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

怎么算呢?我们看图。

A是绝对平均线,B是某公司或者某国家的收入曲线。

拿A和B两条线中间这个区域的面积,除以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基尼系数。

A和B线中间的区域越大,代表差异越大。

一个国家的基尼系数,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大会带来贫富差距的问题,太小则缺乏向上的动力。


那,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呢?

如果你是个优秀员工,对自己的能力非常自信,你会加入哪家公司?

当然是X。

如果你想躺平,那加入Y公司。因为在那儿,能赚的和大家差不多。

但如果这样,Y公司会出现问题。由于基尼系数非常低,会进入一个效应,叫死海效应。

能折腾的动物都走了,留下来的都是不能折腾的一群小白兔,不怎么努力,也不干活,公司一片死气沉沉。

而且,在Y公司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弱者在占强者便宜。

而一个公司好的管理制度,是千万不能让弱者去占强者的便宜。

如果你想让公司发展的好,就得让一部分人挣的钱,远远多于另一部分人。必须要让差异性尽量的大。

如果你是老板,想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要让你的基尼系数至少达到0.4左右的水平。

这样才会能者多劳。公司才有创造力,战斗力。

反之,基尼系数(方差)太小的公司,员工没有战斗力。

行业也是如此。

在一个行业里,你随机找了一些公司来调查,调查他们的收入。公司一年营收多少。

如果收入像X分布,说明这个行业方差比较大。如果收入像Y,那说明方差较小。

基尼系数越大,说明这个行业越有机会让赢家挣到超额利润。

互联网行业为什么聚集了那么多优秀人才?

因为它有网络效应。赢家通吃。

因为收入分配差距大。

因为,方差大。





03

那是不是方差大就一定好?
当然不是。
我们来看另一个例子。
请问你平常是走路上班,还是坐公交车,还是地铁,或者开车?
这四种方式,哪种交通工具的质量最高?
我换个问法,过去不管你怎么上班,今天早上你一起床,发现要迟到了,你最有可能改乘什么交通工具?
地铁。这就说明这个交通工具质量最高。
为什么?什么叫“质量”?
假设你是一家制造业工厂,你想找一家代工厂,帮你在一个配件上开个孔。
X工厂打了5个孔,直径分别是50、100、100、60、50mm。
Y工厂做出来是73,70,75,72,70mm。
你会选哪个代工厂?
当然是Y。
虽然平均值都是72,但Y的数字集中。越集中,它的质量就越高,因为它稳定。
稳定这件事情,就是在管理学上说的质量。
质量不是说这个零件有多好用,表面抛光有多好,手感有多好。不是磨砂好不好看,而是只要你决定用磨砂,那么每一配件上就要做到同样的磨砂。
这叫做质量。
在项目管理里,有一个分支,叫“质量管理”。本意就是管理产品的差异性,让任何一批出厂的产品不要有差异。
同一批次里,差异性越小,质量就越高。
而这个质量,可以用“标准差”(sigma)来表示,符号是σ。
什么叫sigma?
我们通常用“每百万次采样数的缺陷率”(DPMO)来衡量。比如:
1-sigma,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69万个不合格,相当于一本书每页有170个错别字。
3-sigma,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6.7万个不合格,相当于一本书每页有1.5个错字。
6-sigma,就是每百万件抽样中,有3.4个不合格,相当于整个小型图书馆的所有藏书中,只有1个错别字。
做100万次里面不允许超过3.4次的错误,一整套大英百科全书,里面的错别字不能超过5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6sigma的精神”。
标准差(方差)越小,质量越稳定。越“靠谱”。
1个σ是68.27%,2个σ是95.45%,3个σ是99.73%,6个σ是99.9999998%。
从1σ到6σ,靠谱程度越来越高。
现在,我们用标准差,来比较一下地铁和开车。
还是用X、Y两组数字。
假设你坐地铁上班,路上平均花的时间是73、70、75、72、70分钟。方差是3.6。
开车上班,是50、100、100、60、50,方差是536。
把方差开平方,就是标准差。
开车,1个sigma是23分钟。坐地铁,1个sigma是1.89分钟。
1个sigma,是68.27%。
意思是说,开车上班,有68%的可能性,你会在72分钟上加减23分钟到办公室,比72少23,或者比72多23。而坐地铁是有68%的可能性,比72少1.89分钟,或者比72多1.89分钟,到公司。
地铁的确定性,要远远高于开车。
2个sigma,是95.45%。
同理,就是有95%的可能性,开车上班,会在72分钟上加减46分钟到办公室。地铁,在72上正负2个sigma,也就是加减3.78分钟。
如果你约了人,早上9点办公室见,你想要准时到,那么选择坐地铁,提前75.78分钟出门,你有95%的可能性准时到达。
如果能做到6sigma,可能性就更高了。
方差小的好处,就是合格率和标准化、一致性。方差越小,代表一件事情可靠性就越大。
所以,到底应该追求方差大,还是方差小呢?
如果你是创业者,你应该追求方差尽量的大。但如果你是制造业企业,你是一个工厂,你应该追求方差尽量的小。
千万不要仅仅认为,方差要大。很多情况下,方差一定要小。


04

我们理解了差异、方差和标准差之后,回到开头的问题。
团队要招什么样的人?一致还是多样?
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创业期、成熟期和转型期。
在公司的创业期,团队应该追求多样化。
各种各样的人都招进来,让方差大,带来差异性。带来了各种各样意料不到的可能性。
创业期,追求意外,在意外里找机会。
在成熟期的员工,什么更重要?
要追求确定。稳定更重要。
这时团队更加需要方差小的,靠谱的员工。方差要尽量的小。
尽量招老实人,做同样的事情,不觉得枯燥,一次一次的交付,每次都高标准。
因为到了成熟期,我们要追求确定,追求团队一致性,把所有的意外砍掉。
团队里,那些总以为自己很聪明,但是总是在规则之外做事情的人,要从核心部门移出去,另立部门,让拥有一致性的人来做稳定性的事情。
那么转型期呢?
转型意味着老模式不行了。要找新模式。
团队又要招天马行空的员工,但是不能放在原来的部门里,因为他们会和稳定性的员工打架。
成立一些孵化的部门,让天马行空的员工去做创新,去追求意外。



最后的话
今天我们讲了方差、基尼系数、标准差这些数学问题。
记住,方差是用来衡量差异性的。
为什么要学会衡量一件事情的差异性?
差异性对商业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这对衡量公司收入差异水平、行业差异、个人选择、质量评估,都有用。
所以,到底是方差大好,还是方差小好?
你是喜欢确定,还是喜欢意外?
这是一个灵魂拷问,但它背后其实是数学问题。
这要,看时间、看情况。
有的时候,一家公司要追求差异性,有时,要追求稳定性。
创业时,团队要找天马行空的,多样化的。成熟期,要招靠谱的,一致性的。转型期,又要多样化的。
我们才会活的更好,走向更辉煌。
祝福。


本篇金句

……

创业时,团队要找天马行空的,多样化的。成熟期,要招靠谱的,一致性的。转型期,又要多样化的。

本期相关阅读:


欢迎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正在创业的伙伴


本期互动:

你如何看待芯片行业?


如果你有和投资人对接的相关问题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链投


链投
让创业企业与产业投资人对接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