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哥很清楚,很多人期待的“答案”,可能是点石成金、立竿见影的“捷径”,或是可以打通任督二脉的秘籍神功。其实是大家想多了,从现实角度来看,大部分人连努力“堆量”的笨功夫都没做扎实,哪里轮得到讲天分、论玄学。大道至简,所谓成长,根本不需要什么大道理,只要舍得死磕自己,你就能超过身边90%的人了。
01
死磕细节:
All in 战略机会点,做到极致
老子有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亨利·福特也说过:最值得畏惧的对手,从来不关注你,只专注自己业务的每个细节。不难看出,在这一点上,东西方的认知是非常一致的,那就是做事情,一定要死磕细节;把事情做完是不够的,还要做好。
乔布斯就是出了名的“关注细节的暴君”,关于他精益求精“细节控”的故事,数不胜数。为了重新设计OS X系统的界面,乔布斯恨不得把鼻子贴在电脑屏幕上,对每一个像素进行比对,他所追求的效果竟然是“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的程度。
不仅对自己死磕,对合作伙伴乔布斯也不会放过。和谷歌商讨在iPhone上安装谷歌地图时,他曾在周末休息的时间给谷歌高管打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对“Google”一词语中第二个 “o”字母的黄色的色度感到不满意,让正在休假的谷歌高管一脸懵逼。
或许在别人看来,乔布斯对细节的追求,近乎偏执,但也正因为如此,在他带领下的苹果公司,才生产出了iPhone、iPad、iPod等颠覆式、用户体验极好的创新产品。美国投行分析师保罗.诺格罗斯曾在文章中这样评价乔布斯:“近乎变态地注重细节才是他(乔布斯)的成功秘诀。”
全球唯一一个创造了三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也同样极度重视细节。在他52岁时,创办了电信公司KDDI。在他的带领下该公司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
KDDI之所以如此成功,跟稻盛和夫通过研究细节,正确预测趋势是分不开的。因为稻盛和夫熟悉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产品的规格和价格的变化等,通过这些信息,让他预测到手机这一新通讯工具必将快速普及和盛行,他甚至根据其中的一些细节,预测到了将来手机的价格、通讯费用等。
后来的事实证明,稻盛和夫的预测和现实趋势的发展,几乎相差无几。从某个角度来看,正因为稻盛和夫从细节中见微知著,牢牢把握战略机遇点,提前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抢占时代先机,才让KDDI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02
死磕困难:
对待困难的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农夫种下小麦后向上帝祷告,希望能保佑庄稼不遭受天灾虫害,上帝答应了。果然,农夫地里麦苗的长势比往年都要好,农夫非常高兴。可是到了秋收的时候,农夫发现地里的麦穗竟然全是瘪的。农夫忙问上帝:“为什么会这样?”上帝回答:“因为你的麦穗避开了所有的考验。”人生也是如此,没有谁会一帆风顺、不经受任何考验。当我们遇到困难和低谷时,不要轻易放弃,而是要学会原地修炼,难于死磕,这样才可能让我们人生的“麦穗”,丰盈饱满。
大文豪托尔斯泰说过:“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和自己作斗争,在于一次次地从低谷中走出,重新振作起来。”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就在演讲中公开表示,自己经历的失败和挫折要远比成功多的多。他大学考了三年才考上;上大学后又得了肺结核,在医院里待了一年;毕业后连续三年出国失败;工作后又因和学校的一些纠葛,受到处分;在90年代开始创业时也同样经历了各种失败和困苦。但凡俞敏洪在任何一个受挫的环节,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就不会有后来的新东方,也不会有他今天的人生成就。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创伤后成长”。是指一个人经历过重大磨炼和挑战后,能获得长足的自我成长。而没经历过痛苦和挫折的人,是很难出现这种成长的。任正非用人就非常看重这个人是不是经历过困难考验,他对华为HR部门有一个明确要求“一生走得很顺利的人,你们要警惕一点,你们可能把华为公司拖进了陷阱。”因此对华为来说,录用干部的最重要考核方向之一,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在外面经受过重大挫折,而且他已经认识到这个挫折,并从中得到了成长和提升。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说过:在任何极端的环境里,人们总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一个人面对困难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不气馁,不抱怨,安静地成长和修炼,才是实现自我华丽蜕变的正确之路。
03
死磕自己:做难而正确的事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做正确的事,往往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而真正正确的事,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就像很多人所说的走“窄门”。正如《圣经》所言:“你们要努力进这窄门,因为宽门和阔路引向沉沦,进去的人很多;然而窄门和狭道却通向永生,只有少数人才能找到。”不管这些难而正确的事有多不易,我们都要有敢于死磕的精神和毅力。
科技狂人马斯克,创立了特斯拉和SpaceX这些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公司,被称为继乔布斯之后,唯一能改变世界的男人。但在他开始造火箭时,被很多人质疑,尤其是当他的火箭连续两次发射失败时,很多人更是大骂他是骗子、傻子,他俨然成了众人眼中的笑话,连他小时候的偶像、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都嘲笑他“你根本不懂航天”。
事实上,在我们很多普通人看来,马斯克完全没有必要做这些充满风险的“探索性”创业,他的人生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凭他的聪明才智和积累的资源人脉,随便找一个更“主流”一点的创业项目,可能都会更轻松地获得成功。而马斯克之所以没那么做,是因为他坚信自己做的事,虽然很难,但是正确的。他愿意为此花掉自己所有的财富,愿意睡办公室的沙发。甚至因为招不到火箭专家,愿意自学火箭技术,把自己逼成一个火箭专家。直到他成功了,那些质疑和嘲笑他的人才明白,原来小丑是自己。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就曾深受马斯克的影响。大约在10年前,张一鸣和一批中国新生代的企业家去特斯拉总部拜访马斯克。当时有人问马斯克一个问题:你在2000年初就开始造电动车,是因为你看到了什么风口吗?马斯克的回答是:“恰恰相反,特斯拉的失败率比成功率大得多。我只是觉得这是应该要去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事情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那么就应该想办法把它做出来。”
这句话让张一鸣大为震撼,并深受启发。后来他也不断打破各种阻力,勇敢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用全新的理念和算法,实现了网络搜索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重大变革。推出了今日头条、抖音这些现象级的互联网应用,并一举打破BAT统治的互联网格局。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该如何实现这些不简单和不平凡?也许死磕自己,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陈忠实曾在《白鹿原》中写道:人生最痛苦的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的最后一刻;熬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而死磕自己,也许就是我们最难熬的时刻之一,希望小伙伴们都能在关键时刻,坚持熬过去,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提升,迎来属于自己的新转折和新历程。
号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