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75周年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
★1949-2024★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机关党支部举办“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征文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支部党员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
盛世新程 礼赞中华
泱泱中华,传承千古,锦绣盛世,再见华韵。从商周时期至今,黄河水悠悠流过这片土地,滋养着中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变幻。在数千年时光中,唯一不变的,便是中国人的那一份家国情怀。以爱国二字谱写五千年的宏伟乐章,改变的是悠悠岁月,不变的是爱国土地。
不同的时代都赋予了爱国这两个字不同的内涵。古人的家国情怀深厚而又炙热。他们用坚定的信念越过一道道荆棘,用家国情怀构筑起日益强盛的中华民族。从寒门学子励志读书40岁考中进士,到为民谋利不畏权贵,再到平蛮督木忠勤报国,新城王氏家族四世祖王重光不仅以身作则治家教子,且从政为官展现出的清正廉洁、忠勤报国优良品质,成为朝廷树立的典范和官员学习的榜样。在他的影响下,新城王氏家族人才辈出。第五世王之垣告诫族人“谨守本分,安分守己”,第六世王之垣要求后人谨记“士大夫当实有忧国之心,莫徒有忧国之语”,第八世王渔洋教导儿子“不负民、不负国,即不负所学”。古人的爱国,是道义读书、是忧患意识,是洁己爱民。
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解放,舍生忘死。林则徐虎门销烟,以无畏之姿捍卫国家尊严,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振聋发聩。戊戌六君子为变法图强,不惜流血牺牲,用生命诠释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孙中山先生为推翻封建帝制,四处奔走,“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的爱国,是心怀天下,是精忠报国、是忧国奉公。
抗日战争时期,家国情怀如熊熊烈火,燃烧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无数热血青年投笔从戎,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展现出“匹夫有责”的担当。他们舍生忘死,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只为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后方百姓亦是齐心协力,“毁家纾难”,为抗战提供物资和人力支持。各界人士同仇敌忾,“众志成城”,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而顽强抗争。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家国情怀成为支撑中华民族战胜强敌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他们的爱国,是浴血奋战、是保家卫国、是同仇敌忾。
新中国成立后,家国情怀依然熠熠生辉。科学家们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国,用“赤子之心”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奠基。建设者们奔赴祖国各地,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投身于工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让祖国旧貌换新颜。广大人民群众秉持“热爱祖国”的信念,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拼搏,为家庭的幸福美满而努力。家国同构,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他们的爱国,是无私奉献、爱国如家、敬业乐群。
如今,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迎着复兴的曙光。身为党员干部,我们的爱国,要以“许党报国”为使命,将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融入血液;要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要保持“清正廉洁”的道德底线和纪律红线,以良好的作风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新征程中不断展现新作为,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崔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