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湖北经济学院融媒体中心创新推出一档校园访谈栏目《看见》。这档栏目想让我们看见什么?它新在哪里?为什么要做这种尝试?今天,大学生记者团记者吕梦瑶采访了融媒体中心张偲老师,让我们一起走向《看见》的幕后。
我们看到,从去年开始,融媒体中心就开始进行校园媒体转型上的尝试。
现在,Z世代已经成为校园媒体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受众,对这一群体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校园媒体的形式和内容予以重塑,是一项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紧要任务。
Z世代是读图看视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更加具备短逻辑思维能力,阈值也比较高,习惯碎片化阅读,也喜欢“沉默”地表达自我。面对这些时代赋予的特征,尽管传统的校园媒体,比如我们的校报、广播台、宣传栏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持其影响力,但显然已经无法满足Z世代的需求与期待了。因为他们更倾向于直观、快速和个性化的信息获取方式,所以校园媒体在形式上要不断创新,我们现在更多地运用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一些新媒体手段,吸引这一群体的关注。内容方面,更加注重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使他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能体会到参与和创造的乐趣。制作上,更加注重深度挖掘和精准解读,提供丰富、有价值的信息。此外,我们也在不断探索与Z世代的互动方式。
全新打造的校园访谈节目《看见》的反响很好,这也是在校园媒体转型的过程中的一种尝试?
去年10月的一次部门工作例会上,大家像往常一样汇报本周要做的工作和对一些创新性工作的思考。当谈到我们的校园媒体该如何转型的问题时,部长叶晓东老师分享道,他最近把许知远这几季的《十三邀》都看完了,很有感触。他希望我们也能打造一档经院版的《十三邀》,名字就叫《看见》,想通过这档可视化的栏目,将镜头对准聚光灯之外的人群,讲好普通人身上的温暖的故事,着力精准化地投放我们学校铁杆粉丝感兴趣的内容,增加用户黏性。
栏目牌看起来很有创意,能谈谈它的设计理念吗?
“看”字的下面是个“目”字,我们将它设计成眼睛的样子,传达出“你在我的视线里”的意蕴。“见”字的上半部分看起来像一扇窗户,我们就将它设计成一扇推开的窗户,希望通过这个栏目,为我们校园里的老师和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让他们通过这扇窗户看见更为辽阔的世界,当然也希望外部世界的人,能通过这扇窗户看到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看见》有别于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访谈,形式非常新颖。
探索校园媒体转型,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转变叙事风格。可能以前我们会聚焦一些宏大叙事,但现在我们更倾向于从小切口入手,去掉很多口号式、标语式的内容,不去刻意渲染、拔高我们的主题,而是放慢节奏、采用一些空镜和留白,给受众更多思考和回味的空间。
我们的理念可以概括为16个字:校园题材、生活场景、简单叙事、温和表达。我们选取的就是校园里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从平常的故事、平凡的人物中找亮点、找共鸣,拍摄地点也是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现场,没有设计好的脚本和分镜,而是通过大量现场策划、还原故事、呈现实景,在娓娓道来中表达我们的想法和观点。
栏目开设以来遇到过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的呢?
去年11月,叶晓东老师找到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建华老师、合作发展处副处长晁悦老师、新闻与传播学院曾晓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代保平老师,同我们融媒体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一起探讨这个栏目的可行性。大家都觉得可行,但同时也提出了很多要面临的难题,包括人员、经费、效果、反响等方面。说实话,开完这次会,大家心里更没有底了。做还是不做,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经过几个月的沉淀,我们决定必须做,但不要把问题复杂化,也不要在一开始就把制作标准定得太高。于是,我们立即组建主创团队,准备先做一期先导片,告诉大家马上有这么一档栏目、为什么要做这档栏目。拍摄时间难以协调,是我们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我们的采访者和受访者均为学校师生,拍摄、制作团队成员有我们的学生,大家来自不同的部门、院系,各自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学习安排,聚到一起拍摄的时间很难统一。我们经常利用午休的时间开午餐会议,或是顾不上吃饭就开始讨论、拍摄。第三个困难在于我们团队成员没有拍摄同类型栏目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但大家有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说干就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最终所有困难都被克服了。
从今年9月到现在,加上先导片,《看见》已经更新了4期。这么短的时间内保持这么高的更新率,幕后是有一个很强大的团队吧。
我们团队成员有叶晓东老师,晁悦老师、曾晓老师、代保平老师、徐康老师、陶慧老师和我,同时还积极邀请学生参与节目策划、制作等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技能水平。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更新这么多期,我想有这么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从提出开设这个栏目以来,就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支持,为我们在拍摄中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二是我们团队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师生组成,大家都想把这事儿做好,愿意为之努力和付出;三是我们在先导片推出后就列出了拍摄清单,把想拍的选题都纳入清单内,再逐一论证,制定时间表后,多支团队齐头并进开展拍摄、制作;四是我们的团队很勤于学习和思考,也勇于接受挑战,基本上每周都会在线上或线下碰一次头,一起开展头脑风暴,进行集体策划。
栏目目前取得了什么效果?
第一期“新生”,我们透过2024级新生和迎新志愿者的视角,探讨“新生”的话题;第二期“选择”,我们邀请三位师生敞开心扉,一起聊了聊“我选经院”的话题;第三期“传递”,我们邀请到曾经参与过、见证过一场“爱的传递”的老师,讲述关于“传递”的故事。这几期节目推出后,都同步投放到各大视频平台,比如视频号、抖音等。目前,累计播放量达11万+、点赞推荐转发量达4000+,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有网友表示,视频中没有大道理,简单的叙事风格和小人物的故事却非常值得人深思,大家也表示很期待我们之后推出的栏目。
未来想怎么做呢?
一是我们想让更多人看到这档栏目,看见芸芸众生闪闪发光的样子,以此建立起真诚的情感连接。二是我们会加强学习,精进技术,打磨出一系列精品,让这档栏目有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起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关注。三是我们明年预计制作6期《看见》,同步推出一档全新的访谈栏目,名字暂定为《26℃炉边对话》,大家敬请期待!
往期作品回顾
《看见》第三期
《看见》第二期
《看见》第一期
《看见》先导片
近期推荐
湖北经济学院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 李梓萌
资料来源 / 融媒体中心
审稿 / 金苑
版权所有,若需转载或使用,敬请联系
征集【文字 / 摄影 / 视频作品】
欢迎投稿至:news@hbu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