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禹博
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西藏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世界屋脊之上,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而我,作为一名满怀激情与梦想的青年,有幸以西部志愿者的身份,踏上了这片神圣的土地,开启了一段既充满挑战又极具意义的旅程。
自幼对西藏充满向往,那些关于雪山、圣湖、藏羚羊的故事,如同磁石一般,牢牢吸引着我的心灵。大学毕业后,当得知西部计划正在招募志愿者,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渴望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用自己的青春热情,为那里的人们带去帮助,同时也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
抵达拉萨的那一刻,透过车窗,我第一次见到了拉萨的模样。群山环抱之中,布达拉宫如一座雄伟的城堡,静静地矗立在红山之巅,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那一刻,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拉萨,这座云端的圣城,用它独有的方式,给我震撼的开场白。
走在八廓街上,耳边是信徒们转动经轮的轻响和喃喃的诵经声,眼前是络绎不绝的朝圣者,他们或步行,或磕长头,每一步都充满了对信仰的坚定与执着。我放慢脚步,试图融入这份宁静与庄严之中,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藏香味道,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作为志愿者,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适应高原环境,同时学习藏语和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藏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他们的笑容如同高原上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在西藏的日子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信念。我们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西藏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最后的净土之一,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环境保护也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志愿者,我们积极参与了当地的环保活动,包括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宣传以及野生动物保护等。我们走进村庄,向村民们普及环保知识,鼓励他们采用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家园。
在与藏族同胞的相处中,我学会了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也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多元文化背景。我发现,尽管语言和生活习惯有所不同,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相通的,正是这些共同点,让我们能够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紧紧相连。
在西藏的日子里,我还见证了这里的变化。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扶持,西藏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让这片曾经遥远的土地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断改善,也让当地人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实惠。我为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些变化中而感到自豪,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感到骄傲。
在西藏的这段志愿服务经历,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我不仅见证了西藏的自然之美、文化之魅,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学会了奉献、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感恩。我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从一个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能够勇于担当的青年。
遇见西藏,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了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也为这片土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这段经历,让我更加坚信,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而我将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行,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给了我无限的灵感和力量,更成为我心中永恒的牵挂。我相信,无论未来我走到哪里,这段西部志愿的经历,都将是我人生旅途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彭诗颖
要问上大学以来,我遇见过最大的困境是什么?那便是抓不住生活的实感。
在上大学之前,大多数人的高中生活是单调的。时间被赋予强烈的秩序性,墙上贴着的时间表,一分一刻地规定着什么时间必须干什么事情。同时,大家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一个好大学。十八岁以前,我们所有的生命力量全部涌向这一个目标,夜以继日去燃烧直至升华。
当火焰燃烧的炽热褪去,来到大学的我便陷入一种漩涡感中。每天机械地重复着起床、上课、吃饭、取快递、洗澡、睡觉的循环中,一天时光就这样匆忙流逝,生活的鲜活质感也在不断流失。
所幸,面对这样的困境,我没有束手无策。
我迈出的第一步便是长线去做一件事情。大一刚开学不久,我加入了汤逊湖青年传媒期刊组,每周一次的写作训练,让我逐渐掌握了思考、写作和生活的节奏。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具体的事情被我关注、收集起来,在需要的时候抽取、思考、打磨、落笔成文。日复一日,养成的深度写作和思考习惯不断影响着我。我不再因生活中某些“奶头乐”体验的短暂而落空,而是找到一份经验落地的实感,与生活的意义更深度地链接在一起。
我的第二步选择了适当留白,相信专注的力量。在对抗生活无意义的这场战役里,我也曾走过弯路。我曾强烈渴望事情能够填满我的生活缝隙,让我做到绝对充实。于是,我竞选了班干部,参与了班级管理工作,参加了各类文体活动和学科竞赛,甚至还找了一份兼职。起初,我对自己规律充实的生活很满意,但却忘记了人的生命力是有限的。空余时间越来越少,难以去复盘、反思做过的事情。于是整个人便迟钝起来,无法发现那些已完成事情的价值。损失自己感知生活的触角的灵敏度对我来说并不好,直接影响就是我的写作输出能力被极大弱化。于是我果断放弃了兼职,专注经营好校园生活。
我与经院已经相遇两年,其间不少困境,或学习,或生活,或心境,都已逐步运行到可以被解决的路上。困境常有,行动却更可贵。如果你也和当初的我一样有着相同的困境,不妨看看我的解法,希望能为你带来一点微小的力量。
汤诗琪
遇见是一个美丽且充满期待的词。在经历了高考的严格筛选后,我们踏入了大学的校门,渴望在更高的平台,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初入校园,我穿梭在各个教室与社团组织之间,每天的生活被各种无意义的琐事充斥。久而久之,当新鲜感褪去,我开始慢下来思考,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是随波逐流盲目地“内卷”?还是有目的性地去做想做的事情?
人亦有花期,一步一安然。我们要学会专注自己,保持自我节奏。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早早成名,也有人大器晚成,我们不必与任何人作比较,只需保持自己的节奏,学会适应自己的生长节拍,然后,读更多的书,见更多的人,看更广袤的天地。不要提前预支明天的焦虑,山海自有归期,风雨自有相逢,意难平终将和解,万事终将如意。
勇于挑战,把握机会,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曾经的我,会因为害怕出丑而不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课后却会为此而后悔许久,认为是自己没有把握住,因而失去了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我们穷极一生都在评价、权衡、盘算自己的想法、感受。但是最后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这一切都不重要,人除了生死,什么都是小事。我们只有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才会发现原来你也可以做得很好。人生就如同一本越翻越厚的书,有的篇章轻描淡写,有的却又浓墨重彩。不管结局如何,都不要将手中的笔交给别人,要成为自己的编剧,掌舵自己的人生,用心写好每一篇,无愧于青春年华。
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完成的。那些晨间的寂静,不眠的星光,清醒的克制,孤军奋战的坚持,暗暗许下的承诺,才是我热爱自己的时刻。在这横冲直撞的青春里,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不应该被年龄所局限,我们的胆小也不应成为放弃的理由。愿你,永远向着光走,永远保持热爱,永远明媚!
夏岩
仰望苍穹,倒映出行舟穿梭于阡陌之间的模样。聆听大地,传来船桨起伏行色匆匆的声音。
到何处去,以何物行,不过是浩瀚旅途画卷的三分笔墨。余下的七分姿色,则隐匿于路途之中,犹抱琵琶,待你揭开她的面纱。
处天地之间,你我皆是行人。舟行天下,“行”字,便是旅途的美丽所在。
何谓旅途?一说旅行途中,另一说人生之历程。两者其实相通。
有人言,旅行的意义在于抵达心仪之地,游览胜景,遂心中之所愿,欢愉满膺。然而,事与愿违,看不到终点的旅行才是占人生的大部分。这里便体现出“行”的学问。
“行”是过程,而非结果。人们去旅游,“行”在去往目的地的过程中。人们想做成一件事,“行”在做的过程中。人的一生中,“行”在生命鼓动的过程中。此处所言,非指结果不胜过程,而在于强调过程的重要性。人们常常忽视了过程,放大了结果的重要性,这也成了有人走向虚无主义的原因。
那么“行”的意义为何?旅途的过程会告诉我们答案。
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总有什么在推动我们前进。可以是车窗外朝霞满天中飞离电线杆的一只麻雀,可以是跋山涉水疲惫不堪时柳暗花明的一处指示牌,又或是一整天的学习结束后吹动书页的那阵携着清爽凉意的晚风,更不谈偶然间映现在脑海中的几块闪着明暗光亮的回忆碎片。
纵使不知道旅途的终点,旅行的过程总能给予我们走下去的希望。即使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人生,生而无憾地活过便存在其意义。无论结果如何,“行”就是了。
蓦然回首,你会发现仰望的那片碧海,行舟已化作风帆,踏浪于康庄坦途。桨声不再,耳畔是旅途悠歌的回响。
人生旅途,这篇独一无二的画卷,正等待着你遇见,并发现自己的星辰大海。
徐畅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们如同河流中的小舟,因缘际会,汇聚于大学的港湾。这港湾,不仅由知识砌成,还有团队的点缀,在长河的转弯处,汇聚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默契如星辰璀璨。大学是我们心灵交汇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团队的默契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无需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便能心领神会。这份默契,是我们在无数个日夜共同奋斗、相互扶持的见证。它让我们震惊于那只存在于小说中灵魂契合的伙伴,竟然不是想象出来的幻影。那是一种引起心灵共鸣的默契,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有人知晓它的原因。
温柔如冬日暖阳。从课业到比赛,亦或是生活中的种种,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情谊,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我们的心房;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不张扬,却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温柔地弥漫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彼此的心灵在无声的交流中,感受到世间最柔软的感情。
在团队的和谐交响中,无声的共鸣是最深沉的旋律。我们在这曲悠扬的乐章里,学会了倾听心灵的低语,理解彼此的无声,包容各自的独特,支持共同的梦想。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如同珍珠般串联在我们的记忆里。每一次的欢笑与泪水,每一次的挑战与成功,都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感。
即使未来的日子里,命运之手将我们引向不同的征途,也愿我们,如同星辰,虽各自璀璨,却共同点缀夜空;愿我们,在各自的领域,绽放出最为耀眼的光芒,合则如日月同辉,分则如群星闪耀,照亮彼此的前行之路。
尤雅萱
人流往来不息,时光奔流不息,遇见经院,已一年又余的时光。这一年里,我们遇见了经院的四季,走过了生涩的时段。在时节的变化中逐渐熟悉校园,将酸甜苦辣的情绪收集起来,记载在文字里,汇成一首诗歌,朗诵给记忆听。
在糖炒栗子香味弥漫的秋天,拖着行李箱,正式和经院遇见。在黑板上写完自己的名字,转身向大家介绍自己时,对上了含笑的眼睛,遇见了要相处四年的同学。紧张忐忑地穿梭在各种招新社团中,小心翼翼地将报名表交到学长学姐手上,和自己喜欢的社团相遇,享受着欢快的校园时光。
当第一片雪花落到校园里,冬天也就不期而遇了。当蜡烛被点燃,和好友们一起品尝甜蜜的蛋糕,火光照着每个人的脸,冲淡了冬的萧瑟,就这样在经院度过了第一个生日。在忙碌的期末周,贴上火红的对联,和新年撞个满怀。
数着樱花树的花苞膨大的日子里,突然在某个周末,校园里开始笼罩着粉色云烟,树下的欢声笑语带走了冬的寒意,春天也就将遇。在颇具特色的赏樱活动中来回穿梭,将喜悦留在了飞舞的花瓣上。盛满欢乐的花瓣在春风中旋转,落在了春风遇到的每个人的发梢上,充盈着整个校园。
校园里的树越发茂盛,蝉鸣开始成为常态,夏天便热情似火地走进了经院。在梅雨季节时,赶着雨停的时机和朋友买大包零食,第二天吃着零食听着大雨,享受着夏天特有的凉爽。预约一个凉快的位置,背着包来到图书馆翻阅书籍,空气里都弥漫着灵魂自由的味道。
四季就这样匆匆而去,我们怀揣着宝贵的记忆,一路歌唱,和未来相遇。
朱睿成
我在一个傍晚遇见他,场面有些尴尬。那时我在树上,进退两难,觉得丢人,没喊救命,焦急地等待救援。
天色渐渐暗淡,我的心渐渐被风吹冷。在这时,我终于遇见了一个人。那人站在树影下,我看不清脸,只能感受到一双大手把我接了下来。
“你已经很棒了。”他安慰我。
我觉得丢人,脚刚刚落地便一溜烟跑开,把救命恩人留在原地。
那是我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里,班上掀起了爬树的浪潮。说是我们属猴的孩子,应该做一些猴该做的事情。
小学的操场边上有一排树,一眼看上去平平无奇,其实就是平平无奇,唯一的优点便是主干粗大又弯曲,枝干长得干脆利落,而且不高,用来爬正合适。下课铃响,班上的同学便会涌出教室,去打扰在角落安静晒着太阳的老树们。
有一棵树开叉早,最容易爬,也最可怜,下课时,枝干上挂的人最多。攀爬难度越高的树上人越少,树上人受到的憧憬也就越多。灿烂阳光下,树上矮小又高大的剪影在我眼中倒映。
我只能爬上“开叉树”,因此时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属猴。稍微高一些,我的双手勾到树枝,却爬不上去,脚想要往上迈,蹬两圈还在原地。我坐在开叉树的一头,暗自下定决心,要成为爬树大王。
在所有的树里,有一棵树的树干倾斜角度最小,树枝的间隔最大,未有人爬上去过。因此有了一个规矩,谁爬上这棵树,谁就是猴王。在没人的时候,我偷偷来到树边,尝试征服它,却屡屡被拦在第一个“台阶”上。当时我年纪小,蛮劲大,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好像爬上这棵树,就能摘到星星。
在我一次次的努力中,发生了前面说的那一幕。后来爬树的风气渐渐过去,我也没有再踏入那一排树荫。但我还在爬树,而且爬得树越来越高,从木头变成水泥。我再回到小学,看着面前的树,不禁发笑:这么矮的树,当时怎么就爬不上去呢?
我缓缓地向树走去,想要仔细瞧瞧我当初拦住我的大树,却惊讶地发现树上有个小孩,正在等待我的救援。
宋若菲
我见一束金帘入梦,轻轻拨开,恍然发现是倾泻的阳光偷偷穿过绿叶的间隙。我惊喜,抬头望天,是一朵朵夹带黄白色的花瓣,随风缓缓落下。原来,是美景入梦来。
初来经院,所见只那一抹绿色,别无其他,一片片的绿浪交互,遮住了淡灰色的楼房,给盛夏校园平添了多层色调,与天空掩映勾勒出一幅完美的夏日图。傍晚时分就是观赏橘粉色晚霞的绝佳时刻,落日似乎是要抓住光阴的尾巴,带着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都说一叶知秋,若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校友林叶片点点泛黄的银杏树,它们似乎有着自己的时间观,紧跟深秋的脚步逐渐泛黄、摇曳、飘下、落地,仿佛给地面铺了一层金箔。与其他秋景共同构成了一本独特的代表深秋的图集。
当大自然的黄绿色褪去,那便是冬的来临。天空一片蔚蓝,积思河水一派澄澈,水天一色,交相辉映。当片片雪花邂逅,校园的冬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如诗如画,透出清冷祥和的氛围,等待着我们一步步探索。
如果说冬天最过单调,那春无疑是最张扬的,“春光作序,万物和鸣。”迎春花、樱花、蔷薇等竞相开放,花瓣随风飘落,宛如粉色的雪。河水澄澈,微风拂过,河面泛起阵阵涟漪,阳光透过树叶间隙,斑驳的光影在水中摇曳,昭示着独属于校园的春和景明。
我看见朵朵樱花瓣飘落,想要抓住,却发现片片直飘入河,顺着澄澈的水,经过求索桥,桥上的人群来来往往,走走停停,也同样感受着生活中“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湖北经济学院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 许水芙
文字来源 / 黄禹博 彭诗颖 汤诗琪 夏岩 徐畅
尤雅萱 朱睿成 宋若菲
审稿 / 金苑
版权所有,若需转载或使用,敬请联系
征集【文字 / 摄影 / 视频作品】
欢迎投稿至:news@hbu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