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书院
2024级辅导员独家专访
在大学里,
有这样一群特别的人——
ta们,信念坚定,尽职尽责
ta们,细心体贴,热情友好
ta们,对新生如暖阳般和煦
ta们,就是可爱的辅导员!
大家一定对这些“青年领航者”
感到好奇,
那就跟随任重小鲜橙的脚步,
来到辅导员独家专访的现场
一探究竟吧!
本期推送:
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生班辅导员
鲁佳辰、王府璟、郝鹤鸣
Q
A
请导导们为我们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是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一班的辅导员鲁佳辰,目前正在攻读管院硕博连读项目,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方向都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我的MBTI是ENFP(努力变J中)。
大家好,我是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二班的辅导员王府璟。我的名字很好记,和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是谐音,但其实是上海本地人!我的MBTI是ENFJ,是热爱世界的勇敢“骑士”!
大家好,我叫郝鹤鸣,是管理学院2024级本科三班的辅导员。我本科和硕士学的是心理学专业。我的MBTI是ENFP,性格比较开朗,被大家称作“快乐小狗”。
请问是什么原因驱使您们成为辅导员呢?
我和辅导员工作的「缘分」开始于本科的学生工作,我在这里看到了「我」所能发挥出的价值,确认了我对从事与「人」相关工作的热情,也在这里认识了一批优秀的学长学姐,他们中不乏通过「人才工程」担任辅导员的优秀前辈,我想,如果我也能和他们一样「陪伴一群人走过他们的四年」,应该会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吧!
在本科阶段,我有一次和辅导员聊天,她告诉我说有一位同学因为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件事给我的震动非常大,我意识到原来别人会因为我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因为我的存在而觉得:这条理想的路是值得同心而行的。我希望能一直这样,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别人,于是就走上了「人才工程」的道路,成为了一名辅导员。
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是对学生工作的热情。我在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都兼职过辅导员,当时的自己作为学生,能够以辅导员的身份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提供帮助,不管是学业方面,生活方面,还是未来的职业规划、个人发展方面,这带给我很强的意义感和成就感。其次,心理学专业也是我选择做辅导员的重要原因,这份工作可以让我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在工作实践中,比如谈心谈话,工作过程中也可以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
导导们有什么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经验,可以和我们大一新生分享?
本科阶段特别困扰我的事情就是「拖延」,而我又有点完美主义,什么事情都想做到最好,最后往往在纠结和犹豫中白白虚度。从我自身的角度,我给同学们的建议是: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不要因为觉得想法还不够好,担心自己无法做到极致,就不去开始。「一个粗糙的开始是最好的开始!」
在和同学们谈心谈话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聊到自己觉得上大学后时间变得非常碎片化,这其实也是要求我们具备「随时立刻开始」的能力,积少成多,碎片也可以积累出非常大的功效!
学习和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我非常鼓励同学们主动适应学校环境,在上海这个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大城市,舍友、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大家对新环境都不熟悉,可以一起沟通,携手度过学习、生活上的难关,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节奏。
面对更开放、多元的选择,我觉得最核心就是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举例而言,很多人都有保研打算,但这真的是你内心的想法吗?保研真的匹配你的未来规划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让把各种选择全都尝试一遍,必须作出取舍,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或者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也没有必要和别人强行做比较,更不要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盲目跟随,一定要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
首先要做到心态上的平衡,或者说自我调节。相比模式化的高中生活,大学的自主性更加凸显。
在学业方面,同学们刚入学,目前对整个学科体系的了解并不透彻,可能无法建构好整个学科的架构。这种情况下,可以就相关问题多向老师或学长学姐请教。当然,也非常鼓励大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寻找资源和帮助,自行推动在学业方面的进展。
在思想或者生活方面,大家遇到困惑时可以寻求辅导员的帮助。很多同学刚上大学感觉不太适应,会感到焦虑。同学们首先要接纳这个现状,明白现在的不适应是正常的。有一些适应性问题可以通过时间去调整、去解决,但如果自己长时间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就需要及时跟辅导员沟通交流了。
导导们觉得管理学院的同学,应该注重培养哪种能力或者素质,去更好地推动自己的未来发展?
我觉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裘书记在2023届赴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上提到「珍视让复旦人独特的两个1%」,其中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对于管院的同学来说更加是这样:在走入社会后,我们期待管院学子所发挥的「作用」是去「赋能」,一方面有能力把自己个人遇到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或者人生课题分析好,另一方面也能够去推动在每一个行业中解决商业或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难题。
具体地去谈「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裘书记讲话中所提到的「开门见山」、「咬定青山」,代表永远向上攀登、敢于攻坚克难、另辟蹊径的复旦人品格;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处的尝试与锻炼:学会在暂时没有答案时高效地自主搜索,练习面对挑战时刨根问底地思考、大胆自由地拓展,去看见他人没有看见的东西,在努力的尽头选择继续坚持……大学之路,能去「无限进步」的事情有太多,希望大家都能在和自我不断对话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管理学院希望培养既深谙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我认为观远的学子们在求学过程中,要培养自己「从表象到本质」的思考能力。世界纷繁复杂,我们的选择和方向常常会被一些琳琅满目的「表象」所左右。只有能够从「表象」看到生活的「本质」,我们才能够洞察时代方向和时代需要,真正实现「小我」和「大我」的共同成就。
我认为大家可以先去考虑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发展出自己完善的人格以后,才能够考虑怎么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以及如何在社会中发挥自我价值。
对于怎样形成一个完善的人格,我觉得第一个方面是向内,自己是否处于一个自洽的状态。这关乎到我们未来面对挫折时能否给自己足够的支持与力量。
第二个方面是向外,在与他人的相处、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人类是社会的,而非独居的。所以大家与外界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自己的个人状态。
导导们对大家的生涯规划,包括个人成长和发展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第一是开拓自己的眼界。管院同学们的发展方向是多元的,往年毕业后选择各种路径的也都有:出国读研/国内升学;专硕/PhD;选调/企业就业……没有哪一种出路是普适意义上「最优」的,十分鼓励大家在本科四年当中尽可能多跟辅导员、助辅、导师、校友导师、学院CDO老师等沟通,拓宽自己眼界,了解学界和业界最前沿的资讯。
第二是永远记得专注课内,尤其是前两年。希望大家在享受四年本科生活之余,也不要忘记读书!管院的许多课程可能在当下不会有明显的「获得感」,但却常常在未来与商业实践发生联系时带给你新的灵感、框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专注课内、获得一个好成绩,也是给以后的自己更多「选择的权利」~
四年时间说长也短,希望大家通过不断与世界、与自己对话,来明确自己在其中到底要怎样去找到一个既能够让自己开心,又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去带去价值的位置。在此过程中也许需要舍弃一些体验,不过,人生很长,有时也不必感到遗憾或苛责自己,不论何时,我们都还拥有无限的可能!
首先,我们要认清自己应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一定要对自己诚恳。下一步,我们应该主动探索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对这个职业、目标「祛魅」。
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不要害怕犯错。给一些选择「打叉」,也同样是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好方法。
最后,就像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写的:“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希望同学们在确定好一个方向后,即便面临种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热爱下去。
其实我最近留意到,有一部分新生入学后便开始询问保研或考研的事情,但此时大家并没有想好自己未来四年可以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生涯规划是反向的,是在还没有真正探索清楚自己要走什么道路的时候,就假定了自己的终点。
大家其实不必在低年级阶段过于着急去想自己要工作、实习、考研、保研等,而是更应该沉下心来先把课业做好。课业最重要的目的是建构出这个学科的框架和勾勒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探索自己未来的可能性。等到高年级,自然而然地根据学到的知识和对自己的了解对未来规划做出选择和判断。
导导们有什么兴趣吗?工作学习之余一般喜欢做些什么?
我喜欢打羽毛球,它让我在学校里遇到了、聚集起了一群很好的朋友,也让我和跨年级的同学们建立了连接。我开始尝试这项运动是在大二寒假,三年过去,打球水平可能没有提升太多,但至少攒下了一箩筐的快乐。去年,我和管院本科女队的朋友们一起拿下了院系杯季军,今年,我们本科男队的朋友们收获了院系杯亚军,虽然我已经不再是「本科生组」的一员,但还是很为他们感到高兴!有些事,大概永远不怕开始得太晚。
平常会保证每天都有一小时的运动,比如打网球、打乒乓、到江湾游泳,或者就在宿舍楼的瑜伽房里踩踩椭圆机。周末的桃花源是echo合唱团的排练,in music we rejoice~除此之外还是一个fanfiction爱好者!因为是J人所以好像连娱乐时间都安排得比较routine……
我比较喜欢跳舞,比如k-pop的女团舞。我在学生阶段一直在跳,最近也在找复旦附近的一些舞室。我平时还会追追星,打打羽毛球,看看话剧之类的。
导导们在本研阶段有没有一些有趣的,或者有意义的校园经历?
本科时我在校团委学生艺术团办公室任职,这段经历带给了我很多难忘的回忆。我在新艺术工坊和朋友们一起做「坊间」纪录片、做直播,它间接让我认真地思考了一回我对广播电视学的兴趣,去尝试了广电的两门专业课程,也在尝试之后做出了我认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这个平台让我得以接触到了一批优秀的校内艺术社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听到了许许多多让我特别动容的故事,它们也成为我更加热爱复旦、想要继续留在复旦的原因:我知道这里有一群非常可爱的人,他们在做非常好的事,而他们的信念正在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
说个有趣的!曾经非常馋五六教树上的橙子,在某个中午捡了一根地上的木棍子,成功戳下来一个,喜滋滋地尝了一下,结果非常酸!不建议吃!
学习之外,我很大一部分时间用于科创项目,最难忘的两个科创项目,一个是心理科普电台,另一个是心理咨询机器人。
心理科普电台是我本科时候的项目,当时社会上存在不少对心理学质疑、污名化的声音,所以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来做心理科普的宣传推广。快毕业的时候,我们觉得如果这个项目就这样结束了会非常可惜,所以我们把它转化成社团的形式,一届一届传下去。后来我做兼职辅导员时,我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就在这个社团里面,还是其中的骨干成员。当时我很感动,有一种把精神延续下来的感觉,也觉得当时自己做的这个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
想问一下导导们,有没有什么宝藏学习地点呢?
我比较推荐去北区食堂。当时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的时候,我常去北食和队友进行讨论。可以在北食的二楼找一个有插头的位置,大落地窗,视野也很好。同学们在那里讨论自习之后,还可以直接在那里吃饭。
我本科常去五六教!喜欢明亮的灯光,好喝的水,以及洗手间很干净(暗戳戳)
我感觉每个同学爱好的学习氛围可能不一样,所以大家最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学习地点。但有时你如果找一个固定的地方自习,时间长了可能会有一种疲惫感。所以我们可以不时地做选择,换一个新的学习环境,说不定还会出现一些小惊喜!
请导导们说一句新生寄语吧!
愿复旦生活给予你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气质和素养,愿你总是自由,常常有趣,做卓越的人,怀抱一生的奇迹。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祝愿同学们在复旦的百年星空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哦!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祝愿管理学院的同学们成长为既具国际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的学术专才、商业精英和社会领导者。
大力感谢鲁导、璟导、郝导与小鲜橙们的分享!
采访丨赖诗怡
整理丨黄骏熙、曹露丹
排版丨曹露丹、宁津成
审核丨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