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运动功能的评定是贯穿脑损伤整个病理周期的重要步骤,康复治疗的有效进行很大程度依赖于其评定结果,康复方案的有效制定也源自评定结果的考量与修改。对于脑损伤后上肢与手功能的评定方法归纳如下。
评估
一、Brunnstrom分期
Brunnstrom 分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康复治疗师了解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Brunnstrom手功能分期主要包括以下几阶段:
1期:无任何运动
2期 :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3期 :可做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
4期 :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拇指,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展
5期 :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体,手指可一起伸开,但不能做单个手指伸开
6期 :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速度和准确性稍差
二、Fugl-Meyer评定
FMA-UE共包括33个上肢近端及远端肢体运动相关条目,每项按0、1、2计分,0分为完全不能完成,2分为可以完成规定动作,1分介于二者之间;总分数在0-66分不等。FMA-UE主要是评估偏瘫侧上肢的反射活动、运动控制和肌肉力量,它被广泛用作康复试验和记录脑卒中后恢复的结果指标。
Fugl-Meyer量表适用于中等运动功能水平的患者(Brunnstrom 分期Ⅲ至Ⅴ),能够对偏瘫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做出准确的定量评定,且评估较为全面。其优点是用时短,结果解释确切,内容详尽,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所需的功能紧密结合, 能够直观且快速的反映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
而对于其他功能水平的患者则容易出现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此外,对指定动作的完成程度方面的评价存在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 MSS运动功能状态量表
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otor Status Scale,MSS)是Asien等人基于Fugl-Meyer评估表上肢运动部分设计的上肢运动功能评估方法,可以说该量表是建立在Fugl-Meyer量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且是卒中后运动功能结果评估的基础。
MSS量表分为肩肘前臂、腕手两大部分,其中肩肘前臂采用6级评定(0,1-,1,1+,2-,2),范围由无自主运动到正常运动。腕手采用3级评分(0,1,2)。肩和肘前臂运动共23项,共40分。包括12项肩部运动与5项保持位置、5项肘前臂运动与1项保持位置。腕与手部共21项,共42分。包括3项腕的动作与15个手的动作,及手的3个功能性任务。评估体检采用坐位,评估主动运动范围。
图2 MSS运动功能状态量表
与Fugl-Meyer相比,MSS采用的6级评分法更为精细,包括更多动作的评估。评估每个分离运动可以更准确地分析患者上肢功能的情况和对治疗后上肢功能的恢复做出清晰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康复治疗给予更为精准的指导。
四、Wolf运动功能评定
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是一种通过定时和功能性任务量化上肢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最初版本的WMFT由Wolf、Lecraw、Barton和Jann于1989年开发,旨在检查轻度至中度中风和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强制性诱导运动治疗(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的效果。
WMFT包含17个条目,其中两条为检测患肢力量的项目,十五条检测患肢运动表现和质量的项目。具体如下:
前臂放到侧方的桌子上、前臂放到侧方桌子上的盒子上、 侧方伸肘、负重侧方伸肘、手放到前面的桌子上、手放到前面的桌子上的盒子上、手负重放到前面桌子上的盒子上、手前伸后回缩、举起易拉罐、拿起铅笔、拿起回形针、 堆棋子、翻卡片、 捏力测试、 旋转在锁中的钥匙、 折叠毛巾、拎起篮子。
图3 WMFT评估工具
WMFT对轻度脑卒中患者较为敏感,分级比较细致,能够敏感地体现患者运动功能的微小变化,需要标准化测试器具、模板和培训,用时较长,一般30min-35min左右。
五、ARAT评定
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 于1981年Lyle提出,是专门评估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标准化等级量表。ARAT从4种基础动作(抓、握、捏和粗大运动)解释并评估日常生活中上肢复杂动作,主要评估患手处理不同大小、重量、形状物体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图4 ARAT评估工具箱
ARAT需要标准化评定工具箱,共19个项目,满分57分,每个项目按4分顺序评分。
计分为四级式计分,也就是:
0分 - 不能完成测试的任何一部分,或者完成时间超过60秒
1分 - 完成部分的测试内容,完成时间不超过60秒(若受试者正在完成动作,但时间已经到60秒,测试者可以叫停,之后计分1分)
2分 - 完成测试,但用时达到或超过了5秒,但不超过60秒
3分 - 正常完成测试,且用时少于5秒
图5 ARAT量表
局限主要体现在:1.没有对动作的灵巧性进行测试;2.需要一套标准化评估工具;3.采用0,1,2,3半定量式计分;4.具有天花板和地板效应。
六、九孔柱测试
九孔柱测试是手指灵活性测试工具,具体测试内容如下:①被测试者需要在50秒内尽可能快地将九根榫钉从桌子上捡起,并放置到九孔插板上的对应孔内,每次只能插一根榫钉,先使用优势手完成,然后再使用非优势手完成;②测试过程中,要求被测试者保持手腕背伸和肩关节放松,以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③测试结束后,记录被测试者完成测试所用的时间,并根据特定公式计算得分。得分越高,表示手指的灵巧度越好。
通常用于上肢活动检查获得较高分或者满分的患者,它能评价中风后连续的康复效果,特别是当其它的测试出现平台期的时候,用它来帮助提高精细动作的协调程度,和观察动作的速度和质量。
图6 九孔柱测试
七 、Jebsen手功能测试
Jebsen手功能测试(Jebsen Hand Function Test, JHFT)是由Jebsen-Taylor于1969年提出的一项客观、标准化和多角度的手功能测试,主要用于评估手部日常生活能力,操作简单,简便易行,仅需15分钟便能完成双手的测试。该测试由7个测定手不同活动的计时测验组成,包括:①写一个短句子(书写文字) ②翻小卡片(模拟翻书) ③拾起和摆放细小物体(拾起小物品放入容器内) ④移动大而轻的空罐头瓶 ⑤移动大而重的罐头瓶 ⑥堆放棋子 ⑦模拟进食,该七个部分的测试可广泛评估日常的手功能,所以又称为七项手功能测试。
评估工具:回形针、罐头瓶(空罐头瓶可存放测试用的小物品)、铅笔、勺子、秒表、卡片、棋子、若干小物件、木板、棉帆布手提袋、含50条空白记录表格的便签。
图7 Jebsen手功能测试工具
八、普渡钉板测试
普渡钉板是手眼协调与手的精细运动评估工具,能客观、准确地判断患者手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涉及手的精细运动,包括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的运动能力、灵活性、速度、感知及手眼协调能力。
(一)测试工具
普渡钉板配有一块木板,该木板具有二列孔,每列25个小孔;木板下方有四个小槽,共放有50个钢针,40个垫圈,20个颈圈。
小凹槽内的零件的位置摆放:
– 右利手:从左到右依次是:钢针、垫片、项圈、钢针;
– 左利手:从左到右依次是:钢针、项圈、垫片、钢针
(二)测试内容
1.利手(插钢针)(30秒)
2.非利手(插钢针)(30秒)
3.双手(同时插钢针)(30秒)
4.组装任务(60秒)
5. 利手+非利手+双手(它不是一个实际的测试,而是前三个测试得分的总和)
图8 普渡钉板测试
参考文献
[1] Singer B, Garcia-Vega J. The Fugl-Meyer Upper Extremity Scale[J]. Journal of Physiotherapy, 2017, 63(1):53.
[2] Burton Q, Lejeune T, Dehem S, et al. Performing a shortened version of the 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in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to assess post-stroke upper limb activity[J]. J Neuroeng Rehabil, 2022, 19(1):133.
[3] Martinez C, Bacon H, Rowe V, et al. A Reaching Performance Scale for 2 Wolf Motor Function Test Items[J].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20, 101(11):2015-2026.
[4] Simonsen D, Nielsen I F, Spaich E G, et al. Design and test of an automated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Jebsen test of hand function using Microsoft Kinect[J]. J Neuroeng Rehabil, 2017, 14(1):38.
[5] Meng L, Jiang X, Qin H, et al. Automatic Upper-Limb Brunnstrom Recovery Stage Evaluation via Daily Activity Monitoring[J]. IEEE Trans Neural Syst Rehabil Eng, 2022, 30:2589-2599.
Therapist's Arrival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删除
作者:
姓名:陈芳
单位: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
职务:主管治疗师
擅长:
神经系统疾病作业治疗、运动生理及智能康复设备的科研与应用。从事康复治疗工作10余年,运动康复学硕士,以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3篇、SCI论文1篇,主持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1项,院级课题一项,参与省重点研发项目和市级课题多项,参编书籍2部,实用新型专利1项。
主编: | 刘洋 连云港长寿医院康复中心 魏婧 “治疗师来啦”平台主编 |
常务主编: | 谭治军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
编辑: | 赖皇西 平江县卫健局 |
期推荐
超链接 ➠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7级评估方法
超链接 ➠偏瘫上肢功能恢复预测方法
关注量55000+,投稿、开课请添加微信(PT521S)
小鹅通
微店
淘宝
Therapist's Arrival
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优秀治疗师们,基于对康复的热爱汇聚于此,为康复的发展携手前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悦佳嘉康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