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重庆困于40度高温,我们还有什么办法给城市“降温”?

文化   2024-09-12 12:00   北京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进入9月,川渝地区依然在发布24小时内气温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红色预警”,湖南、江苏、江西、浙江、上海等地也面临超过35度的持续高温。面对比以往来得更早、持续时间更长的高温热浪,一个城市,到底该做些什么迎接气候变化和酷暑的挑战?



记者|余物非

编辑|徐菁菁

传统认知上的9月,秋高气爽已自北向南依序而至。然而,迟迟不退却的高温热浪正打乱着“开学季”。在湖南,收纳箱装着的大冰块被从货车上一一搬出送往长沙小学的课堂,当地冰块供应商的电话也已经被家长打爆了,湘潭一所小学还出现了号召家长为学校捐赠空调的闹剧。超过40度的高温依然笼罩着四川盆地,中小学纷纷推迟开学,多所高校开始采取线上授课并将学生报到推迟至9月中下旬。

重庆和成都两座西南超大城市,可谓本轮高温的“最重灾区”。从8月中下旬开始,两市下辖的市区县开始不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即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摄氏度以上,紧张的电力供应状况也让政府倡议市民和商户节约用电。

8月下旬,成都和重庆的瞬时电力负荷都突破了2000万千瓦。其中成都约40%的用电负荷为空调使用,这个用电量大概相当于西安整个市的用电量。重庆的用电负荷更一度达到2820万千瓦,即使是重庆本地燃煤电厂火力全开,从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四省驰援的50台移动电源车“满格”供应,也无法避免电动车充电效率低甚至无处充电、非高峰期地铁站节能停梯等状况的出现。受高温影响,重庆一些乡镇的基层医疗机构从日均接诊量100人次左右猛增至1000人次,不得不从市内医院抽调医生驰援。

“42度,微热”、“不和40度以下的城市的人做朋友,不熟”等松弛的重庆商场标语背后,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为了缓解炎热给城市带来的各方面压力,9月2日下午到3日凌晨,重庆市气象局用158枚高炮弹、37枚火箭弹和24根燃烧烟条在17个区县进行了人工降雨作业。但人工降雨后出现了自然的热对流,重庆气象观测站在20个区县监测到8级以上的阵风,大风掀翻了铁皮屋顶,将居民楼窗户吹走,街边树木也被连根拔起。

“持续高温下人工降雨作用十分有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工程师向柳告诉本刊,“虽然降雨后短时间内可以实现一定程度降温,但持续高温之下,更高湿度可能导致体感温度更高,雨后空气更透彻,也可能加剧高温热浪。”

在向柳看来,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气候变化下日渐频繁的高温热浪天气叠加不断加剧的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居民易受高温热浪影响。但本次作为超大城市的重庆疲于应对,背后反映的是目前我国高温预警以3天或24小时的短期预报为主,中长期预警不足、预警精确度不够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造成了“开学即停课”“跨区域电力支援”和“人工降雨争议”等被动局面。

被高温热浪炙烤,或许是全国和全世界越来越需要习惯的常态。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从6月1日至8月31日,中国有超过20%的县市录得超过40度的极端高温,22.3度的全国平均气温也达到了1961年统计这一数据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在世界范围内,今年7月21日是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一天,而这个纪录在24小时候又被刷新了。也难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警告:“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到来了”。

2024年8月24日,当天气温摄氏42度,重庆观音桥商圈一大屏幕上的公益广告。(图|视觉中国)

除了对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的冲击,向柳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城市气候风险项目”负责人刘君言提到,更容易被忽视的高温热浪带来的健康风险。“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会使盐分随汗液流出而损失,血液浓缩,心脏血管负担加重,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构成危险。严重的中暑——热射病是一种死亡率可高达70-80%的急症,”刘君言说。除了人们相对熟悉的“中暑”,温度过高时,人们不仅会产生压抑、愤怒、痛苦等心理感受,加剧情感障碍患者的痛苦体验 ,而且会加重基础病情,其中儿童、孕妇、老人、慢性疾病患者和户外劳动者受影响更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数据,全球34亿劳动人口中,至少有24.1亿工人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受影响比例从2000年的65.5%上升到2020年的70.9%。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高温热浪引发伤亡人数的增速远高于其他所有极端天气事件。而目前,我国人口城镇化超过66%,超9亿人常住城镇,高温热浪带来的健康风险突出。2012年,上海的持续高温导致多位老人居家死亡;去年,北京的一位导游在颐和园因热射病去世;今年,广东肇庆有留守老人家中没开空调,在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中严重中暑,被送医后救治无效死亡。

《外科风云》剧照

一些城市和国家在应对高温热浪和气候变化风险时已经有所行动。2017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28个气候适应性试点城市。刘君言指出,特别是在2021年河南暴雨后,对城市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得到了更多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向柳提到,像重庆市壁山区、潼南区,四川省广元市等一些城市识别的气候变化风险中有高温热浪,“但尚未有针对性、系统性应对措施”。

从调研预警的精确度和针对性,到识别和帮扶高风险人群,一个城市面对高温热浪,到底该做些什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任超是国际学术期刊《城市气候》(Urban Climate)的联合主编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23》的贡献作者。她目前主要从事高温热浪的健康风险以及韧性城市(即城市在各种冲击下能够积极适应并转向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曾为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应对高温热浪和气候变化建言献策。

任超指出,一套完备的城市高温热浪应对体系,需要包含预警预报、风险地图、社区备灾防灾评估、应灾管理与反应机制。首先,人们对于高温热浪的认识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更新。……“因为湿度比较大,香港的‘酷热日‘定义为最高气温超过33度,比内地可能略低,但高温高湿给人们带来的体感温度其实已经不低了,”任超说,“此外,香港还有’酷热夜‘的定义,即最低气温超过28度,毕竟如果晚上气温高,每个人的人体更难进入深睡眠,更容易失眠,你的身体是没办法得到充足休息和恢复体力的。”

2023年8月3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市民在高温天出行。近日,重庆连续晴朗天气,多地气温持续走高,最高气温超过35℃。中新社记者 何蓬磊 摄(图|视觉中国)

2020年,香港酷热天气预警生效过超过19天,2021年全年生效日数达到破纪录的80天,但当时香港对于酷热日、酷热夜的警告依然停留在1999年,还没有更新,也没有对于高温热浪的定义。任超所在的研究团队发现了这个问题,和香港天文台开展合作,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分析,逐步完善预警系统。在这个背景下,香港天文台在2021年开始增加了“持续高温”(prolonged heat)特别提示—相当于是高温热浪的警告,即预报到连续三个晚上最低温度超过28度同时连续两个日间最高气温找过33度,即发布此特别提示。

在香港的经验里,市民健康和医疗资源的分配得到了尤其多的重视。任超参与过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支持的“全球高温健康信息网络”(Global Heat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的工作,也与香港红十字会开展提高城市高温热浪适应性和增强社区韧性项目。他们重点关照的有三类人:一是老年人;二是居住条件很差,很可能没有办法使用空调的贫困人口;三就是户外劳工。

《做工的人》剧照

任超指出,在城市的应对体系中,灾害的风险地图特别重要:“首先你要了解高温热浪到底在哪里出现?还有所谓的受灾弱势人群,到底哪些人在受灾,他们的分布如何?以及他们周围的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状况到底是怎么样的。”

在这个基础上,城市才有可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更高效地调动资源。任超团队在制作高温热浪的风险地图时,发现白天的风险区和晚上的风险去并不一致。白天,户外劳工中暑的风险较高,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有死亡风险——因此从去年5月开始,香港就要求户外劳工每劳动45分钟就需要进行15分钟的补水休息。白天的风险区主要在一些户外比较开放的空间,主要集中在香港的郊区。但高温晚间的风险区域,反而是市内的高密度住宅区。

重庆,游客用扇子遮阳。(图|视觉中国)

香港原本就有17个社区点,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居住和受灾支援服务。白天过热时,这些社区点也是对公众开放的,人们可以来吹空调,夜晚也可过夜。今年,香港还推出了社区客厅,专门针对高温或者气象灾害期间的贫困人口,可以让他们做饭洗浴。任超团队将风险区与服务点所在位置叠加,研究对政策的指导意义显现了出来:原来,香港最富有的区域有两个可以使用的救灾点,而最穷的油尖旺区域一个相关的设施都没有。

“这样一来,我们便呼吁政府、NGO和企业需要向更可能有需要的地方投放抗高温的食水和医药等资源。有了风险地图,我们也能知道哪些社区的图书馆是需要开放、不能关闭的,哪些社区的医疗设施是不够的,哪些地方的老人是需要NGO更多照顾的,”任超介绍,“这些地方的老人,高温热浪首先会导致心理问题,香港本地其中一间NGO(非政府组织)长者安居协会提供’平安钟‘服务——就相当于一个便捷的便民电话服务。高温热浪来了,独居长者每天可以用’平安钟’给报平安,万一有什么需要,比如送饭或者预定医生,或者就是抱怨自己哪里不舒服,都可以用它。”

重庆北碚区偏岩古镇,高温天气持续,游客在河水中游泳、聚会聊天、喝茶、打麻将,享受清凉。(图|视觉中国)

香港的做法,参考了国际经验。在参与撰写“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时,任超观察到对于包括高温热浪在内的气候变化适应性,日本是做得最好的。“日本已经立法,要求政府和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气候变化措施,针对弱势群体在经济社会层面有相应的帮扶和政策倾斜。香港依靠较为完善的社会基础设施和NGO组织,在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灾害及韧性城市方面,如高温热浪、强降雨、台风的应对上,在亚洲也是走在前列的。目前我们正在呼吁香港政府进一步建立像法国和欧洲那样预警部门和医疗机构联动的高温反应机制。”

未来,在城市规划上,各大城市也越来越将环境气候和缓解高温热浪纳入考量范畴。新建筑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如何对抗高温。比如,新加坡北部新商圈义顺的邱德拔医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为了引入来自附近池塘的海陆盛行风,将医院的三栋建筑排列成形如字母“V”、面对水塘的喇叭口状,这样无需使用空调就能让凉爽的空气进入建筑物。而建筑周围又有各种高大绿植向空气中释放水汽,给这个地段降温。这样的整体规划就像一条传送带:盛行风持续将热量从地面挤到空中,给建筑和四周带来天然降温的效果。

但任超指出,义顺的例子更适用于新城的建立,旧城的更新和气候适应依然要根据现有的资源来进行。“就像大规模绿化是国际上大家提倡的,但香港和内地的很多城市并没有种树的土地,况且就算你有一片很好的森林,高温热浪之下,有多少人会待在森林里呢?你还是要正常地上班、上学和工作。”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审核:同同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