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筋探穴】上肢后向筋膜线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碰撞

健康   健康   2024-11-07 10:47   河南  

中医上讲,经脉十二者,伏行于分肉之间,深而不见。

筋膜是覆盖在肌肉与肌腱周围表面的一层薄膜性结构,遍布全身。筋膜线即筋膜的走行。

今天这篇文章重点讲的是手臂后部的筋膜线及其经络——上肢后向筋膜线与手太阳小肠经

一、上肢后向筋膜线

(一)解剖

上肢后向筋膜线上的肌肉主要包括菱形肌、大圆肌、肱三头肌、尺侧腕伸肌、小指展肌等。

主要肌肉的功能及功能障碍

1.菱形肌

功能

  • 在承重时,菱形肌和斜方肌、肩胛提肌及前锯肌协同作用将肩胛骨稳定于胸廓

  • 菱形肌和前锯肌为拮抗关系,其协同收缩有助于把肩胛骨内侧缘稳定在胸廓背侧。

功能障碍

  • 若菱形肌与其协同肌(斜方肌、肩胛提肌、前锯肌)出现薄弱,易导致肩胛骨不稳,或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翘起。

  • 当前锯肌张力过大时,肩胛骨便处于外展位,可能出现菱形肌损伤,同时也可能导致颈椎张力增加。

  • 菱形肌一般较弱,易出现肩胛骨外展,导致圆肩。

2.大圆肌

功能

  • 可协同背阔肌内收、伸展和内旋肩关节。

  • 当手臂固定时,大圆肌和背阔肌协同作用将躯干拉向手臂,如攀爬时。

  • 手臂处于自由状态时,大圆肌和所有肩部内旋肌及伸肌协同作用,可将上举的手臂拉向前方和下方,如游泳、投掷等。

功能障碍

  • 大圆肌为四边孔的一个边,四边孔中有旋肱后动、静脉和腋神经通过,若大圆肌损伤,可出现腋神经卡压症状(如肩部疼痛)。

  • 通常肩关节内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束)肌力较强,外旋肌(三角肌后束、小圆肌和冈下肌)肌力较弱,因此,外旋肌更容易受到内旋肌的牵拉损伤。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圆肩或上臂内旋体位,则内旋肌短缩,外旋肌被动拉长、无力,进而造成肩关节失稳,引起功能异常。

3.肱三头肌

功能

  • 肱三头肌与肱二头肌相互之间起拮抗作用。

  • 肱三头肌的最主要功能是伸展前臂,完成此动作需要所有的肌纤维参与,肘肌通过将肘关节的滑膜拉出鹰嘴,协助完成前臂的伸展。

功能障碍

  • 肱三头肌长头参与组成四边孔,四边孔中穿行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因此该肌过度收缩易诱发四边孔综合征,出现腋神经卡压症状(如肩部疼痛)。

  • 肱三头肌内侧头和外侧头起始段是桡神经管的起始点,若此处肱三头肌损伤,可造成桡神经损伤。

4.尺侧腕屈肌

功能

  • 屈腕、手内收。

功能障碍

  • 尺侧手腕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屈腕及腕内收功能减退。

  • 尺神经从尺侧腕屈肌桡侧穿行,导致尺神卡压,最常见症状为肘内侧酸痛,向远侧或近侧放射,环、小指的麻木和不适感,可伴夜间麻醒史。严重可出现爪形手。

5.小指展肌

功能

  • 外展小指。

  • 小指展肌还因部分纤维止于小指指背腱膜,故可协助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间关节,表现出类似蚓状肌的作用。

功能障碍

  • 小指展肌损伤,可导致小指疼痛、无力、外展受限。

(二)肌肉与筋膜的联属

1.小指展肌可以使得小指向尺侧远离手,同时也可以牵拉筋膜,使得小指运动和腕伸展同步。

2.尺侧腕伸肌和小指伸肌筋膜与肱三头肌、肩背部肌肉筋膜延续;若运动始于手,近端肌筋膜会激活;若运动始于肩,远端肌筋膜会激活。

3.臂筋膜可被三角肌牵拉,同时与大圆肌、冈下肌、背阔肌一起后伸肩。

4.斜方肌、菱形肌与深层的竖脊肌筋膜有联系。

(三)筋膜线的整体功能

1.整体功能是伸展,包括伸展肩关节、伸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和伸展指关节。

2.上肢后向筋膜线与上肢前向筋膜线相互拮抗。比如当后向的肱三头肌收缩时,前向的肱二头肌会放松。

3.上肢后向筋膜线与上肢前向筋膜线相互协同。比如伸肘时,后向肱三头肌收缩,前向肱二头肌会有离心收缩保证肘关节的稳定,保证本体感觉输入正常。

4.另外,依据筋膜线和经络的行走,可知在菱形肌处会发出三个分支:

  • ①依据手太阳小肠经向上可到达眼、耳、面部;

  • ②依据手太阳小肠经向内可到达内脏筋膜(小肠);

  • ③依据上肢后向筋膜线可到达颈后筋膜。

(四)评估

1.触诊评估

  • 对有症状部位进行触诊按压,若疼痛,存在病灶,可在此处进行治疗;

  • 对有症状部位进行触诊按压,若无疼痛,沿着这条筋膜线进行触诊按压,找到压痛点,在痛点处治疗。

2.姿势测试

肩胛骨前倾

如果患者存在肩胛骨前倾的异常姿态,不仅仅提示前方胸小肌短缩,还说明后方的斜方肌和菱形肌,以及后方其他稳定肩胛骨的肌肉处于被拉长的状态。

肩胛骨这个位置是评估上肢前向和后向筋膜线的最关键点。

3.动作测试

后伸

后伸伸展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如果在伸展过程中,出现疼痛,比如腕关节疼痛,提示此条筋膜线存在异常。


二、手太阳小肠经

1.经络循行

体内

从锁骨上窝进入胸腔后,联络心周围的胸膜间隙,沿着食管两侧的胸膜间隙向下穿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到达胃部腹膜间隙,下行至小肠周围腹膜间隙。

体表

  • 起于小指尺侧指甲角,沿第五指骨尺侧缘与小鱼际肌内侧缘之间的缝隙至腕部三角骨;

  • 沿尺骨与尺侧腕伸肌之间的缝隙(注:有学者认为是尺侧腕屈肌与尺侧腕伸肌之间的缝隙)上行至尺骨上端绕行至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侧髁之间。

  • 分支

    ①从锁骨上窝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面颊部咬肌前缘,至眼外角,反折进入耳中;

    ②从面颊部支脉分出上行至眼眶下面肌肉缝隙处,到达鼻根部,向上至眼内角(斜行经络到达颧弓上下间隙)。

2.症状

手太阳小肠经若是发生病变,其主要症状为咽痛,颌肿,耳聋,目黄和肩部,以及上肢后边内侧本经脉过处疼痛等

3.腧穴与筋膜点

上肢后向筋膜线与手太阳小肠经之间存在大部分的重合,具体重合位置可见下表。


三、临床应用

病例手腕背侧疼痛

症状:患者职业为司机,经常性的出现肘部屈曲和伸展时不适

评估:触诊检查、姿势评估、动作测试

治疗:上肢后向筋膜线

分析

线性代偿

上肢后向筋膜线是一个功能单元,在这条肌筋膜线上,其组成结构:肌肉、关节、骨骼和神经,在出现一处损伤时,其相关组织就会出现代偿。比如当伸肘时,肱三头肌肌力减弱,三角肌前部、背阔肌、菱形肌代偿。

在代偿能力范围内时,一般不会表现出异常症状;但当代偿过度时,疼痛、麻木、瘙痒等各种不适症状开始显现出来。

治疗:肌筋膜线上的筋膜交错、关节交错和肌肉交错的位置是治疗的关键点。

拮抗代偿

上肢后向筋膜线与上肢前向筋膜线之间相互拮抗,存在拮抗代偿的机制,即后向的肌肉病变,前向的肌肉代偿;前向的肌肉病变,后向的肌肉代偿。

比如,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是一对拮抗肌,正常情况下,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如果伸肘时,肱三头肌肌力减弱时,那么肱二头肌会发挥代偿作用,帮助完成伸肘动作。

因此,在治疗某块肌肉时也不能忘了它的拮抗肌。

交互抑制

主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生理作用是交互抑制。

交互抑制是指当支配一块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受到传入冲动的兴奋,而支配其拮抗肌的神经元则受到这种冲动的抑制的生理现象。

当大脑下达指令让股四头肌收缩时,它作为主动肌接受兴奋性信息,而腘绳肌作为拮抗肌,由于受到交互抑制的作用,就会产生抑制性信息,让其放松下来。有伸膝的功能。


人生没有售价,学习就在当下

【疼痛康复研究】线上课程


不是课程买不起,而是“包养”更有性价比!!


8周年,感恩医路相伴,数万课程,一次打包,史无前例,没有套路,唯有真诚,售完为止!!!


备注:会员开通后畅听【疼痛康复研究】平台全部网课,含后期新课,所有课程不用再付任何费用,问题解决:13027515195(同微信)





咨询电话:13027515195(同微)





双11特惠

WORLD BOOK  DAY






扫码进入,了解更多详情!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锁定精彩!

点“阅读原文”,学习更多专业课程和书籍

疼痛康复研究
传播疼痛康复知识,传递专业医疗技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