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师朱永慈:一封饱含斗志的安家信

文摘   2024-12-25 23:48   湖南  


“光荣的四野四十四军”公众号
文章阅读推荐:

(1)第132师贺志山:红军与东北军的统战故事

(2)第132师董清涌:一枚催人奋进的大功奖章

(3)第132师王敏、徐福林:烈士牺牲在广州解放的前一天

(4)第132师陶淑文:四平收复战前的雪地夜行军及21师前线包扎所记事

(5)第44军:四平参战老兵签名旗帜   捐赠去向投票

(6)四野第44军老兵签名活动

(7)“四野第四十四军纪念章”领取方式
投稿邮箱:24210422@qq.com
1948年11月初,中央军委、毛主席着眼于全国战局,针对傅作义集团的动向,决定提前发起平津战役,以确保就地歼灭国民党傅作义集团,因此要求东北野战军结束休整,提前入关参加平津战役。
提前入关可谓困难重重。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野战军刚刚开始休整,各纵队补充的新兵来不及进行教育、训练。严冬将至,部队的冬装未发,如何经受长时间的行军。最为严重的是,部队的大部分战士都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从未离开过家乡难舍亲人。家乡解放了,希望回家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不愿意入关作战。战士家属盼望出征的亲人早日回家团聚,不愿再担惊受怕,更害怕生离死别。听说要马上入关,战士们情绪波动很大,甚至不少部队发生了逃跑的情况。因此,做好对全体指战员的入关动员,解决战士及家属的思想问题,成为各个部队当时的首要问题。
第44军132师卫生员朱永慈是沈阳人,入伍不到一年。战斗中,他不畏牺牲,不怕苦、不怕累,积极抢救伤员,为伤员们端水、喂饭、包扎、换药。经常是饿着肚子跑前忙后,自己脚打了血泡,顾不上处理一下。在他看来这些都不算什么,为解放家乡做贡献本该如此。但此时他与大多数战士想的一样,不想打了,想回家,希望能全家团圆孝敬爹娘。
21日,他所在部队于鞍山召开了动员大会。部队首长提出:只有全国解放了,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才能保住我们的胜利果实。全国胜利的时候快要到了,正是对自己的历史做出个总结的时候,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当孬种,要保持光荣传统,争取再立新功……
会后学习讨论中,大家倍受鼓,激发了强烈的战斗欲望。朱永慈非常激动,表决心道:“我要继续保持光荣传统,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爬也要爬进关内,保证完成行军作战任务”。虽然他的思想正在逐步发生着转变,但对家人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夜晚时常梦见爹娘,梦见自家的小院。总是念叨着:“这一走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来,得告诉爹娘一声”。他不想跟爹娘说战斗有多危险,每天有多劳累,生活有多艰苦。只想让他们知道:我活着,我是好样儿的,入关作战去了,请他们放心……

部队了解到战士们的这种心情,为了解除战士们的后顾之忧,向家属说明入关作战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鼓励他们支持全国的解放事业,同意战士每人寄封家信。但大部分战士没文化,无法自己写家信的,部队便统一印制了给战士亲属的安家信,指战员每人一封。信中写道:“秋季攻势中,我们……打了许多仗,把东北敌人全都打光了,这个胜利的影响很大……我们就要进关了,请你们不要挂念,应该好好生产,好好做买卖,好好侍弄分配的土地,如果有什么困难,政府是会设法帮助解决的。而我自己是决心打倒蒋介石,全国革命成功后再回家。那时,铁路修了,交通方便,坐火车、坐汽车可以免费,到处受欢迎,受优待,不仅我光荣,连全家都光荣”。朱永慈读了信,认为上面说的都是自己想说的话,并填写了抬头和落款。当时没有信封,就用牛皮纸简单糊了一个,写好信封上的邮寄地址交给组织,由军邮站统一交当地邮局寄出。朱永慈发出信后,便无忧无虑地踏上了入关的征程。
在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同努力下,短短六十四天时间,平津战役胜利结束。朱永慈又随军南下作战,1950年调入师后勤部,1954年调到海南军区后勤部工作。1957年,离家近十年的朱永慈第一次探亲回家。
妹妹拿出这封平平整整的信,给朱永慈讲起:当年父母收到信,得知儿子平安,一颗悬着的心落了地,非常理解和支持儿子为全国解放做出的选择,认为儿子是自己的荣耀。此后多年中,两位老人把这封信当宝贝一样地珍藏着。每当想念儿子的时候,不识字的老人就拿出信来,看了又看,直到他们先后去世。听到这里,朱永慈不禁潸然泪下,深深地体会到父母亲对自己的无限牵挂,但对自己投身革命事业的选择无怨无悔。归队时,朱永慈便把这封信带回部队,一直珍藏在身边。
一封统一印制的安家信表达了广大解放军指战员的心声,鼓舞了战士们的战斗士气,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安家信,子弟兵家属们理解了入关作战、解放全中国的重要意义,自觉自愿地为伟大的解放事业做出无私的贡献。
(作者:曹静)

光荣的四野四十四军
我们是四野四十四军后代,铭记我们先辈光荣地革命历史。以史实为镜鉴,颂英烈之功勋,弘革命之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