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师罗梅章:东莞情

文摘   2024-12-02 11:49   湖南  

“光荣的四野四十四军”公众号
文章阅读推荐:

(1)第131师黄东海:为民故事两则

(2)第131师伍乃林:参加东莞土改的回忆

(3)第131师黄雄清:风云岁月写春秋

(4)第131师林受祺:参加东莞县人民代表大会

(5)第44军:四平参战老兵签名旗帜   捐赠去向投票

(6)四野第44军老兵签名活动

(7)“四野第四十四军纪念章”领取方式
投稿邮箱:24210422@qq.com

迎着新中国诞生的朝阳,131师393团2营于49年10月挺进东莞,同时兄弟部队也解放了广州市。文理学院地下学联遵循毛主席“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军队”的教导,为支援部队建设,指派我带领几十名大学生于11月15日参加391团政训队。1950年4月我被派到团保卫股当见习干事并随部队进军海南岛。当行军至电白县水东镇时,因海南岛已经解放,又转茂名剿匪。约两个月后就移防到东莞县厚街、沙头等地执行军务。虽然我在东莞只生活工作了两年多,但这峥嵘岁月却使我对这个珠江三角洲的城乡,产生了极为热爱和留恋的感情。同时与那些在那里一直工作、战斗过的建立了深厚而难忘的战友亲情。1952年末,部队整编,我随队北上山东,就这样,难舍难分地告别了许多留下的战友和这片美好的土地东莞县。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半个世纪过去了。祖国走过春秋,走过风浪,从贫穷走向富强;远在祖国南边的东莞县也历经沧桑大展宏图,从贫困走向辉煌,已经崛起这成改革开放的名市。尤其是它所管辖的长安镇,更是现代乡镇的佼佼者。

这么多的耀眼荣誉、光彩奖励,使我这个闲居大连海军干休所的老兵,对自己曾经在解放初期,生活、工作和战斗过的城乡,产生了强烈的思念和回访的渴望。可是路途遥远、旅费不菲,很长时间都无法实现。幸好到了新世纪的02年5月23日,我的母校华南师范大学52届毕业同学要开五十周年年会,5月31日广州地下学联要开五十五周年纪念会,都函请我参加;还有原391团老战友欧嘉年邮来一份复印的(83)财事字第213号文件,规定离休干部回访原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可以报销旅差费。加以旅顺基地老干办和大连干休所都批准我去广州疗养。这使我在2002年6月,在广州石榴岗疗养期间,能有幸接受原东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现131师建东联谊会负责人赵炳华战友邀请去回访东莞市。

多亏住在广州的赖堂、卢兴华两位战友预先帮我买好去东莞的车票,再有广州基地政治部曹光荣副主任派车把我从疗养院送至公共汽车站,使我兴奋地前去拥抱东莞那绚丽的曙光。乘坐在开往东莞的汽车上时,禁不住浮想联翩。

心相连,我和在穗战友,以东莞为轴一线牵;意绵绵,战友的鼎力帮助,使我回访东莞梦将圆;情无限,难忘的东莞和长期留在东莞生活工作的战友将很快如梦中见。回想51年初广东农村开始土改时,四野政治部主任、华南分局第二书记的陶铸同志曾先后抽调三万多名部队干部参加广东省的土改。当时我们131师正驻守东莞,师政委兼任东莞县委书记的蒋润观同志也调出五百多名干部参加东莞县的土改。

邀我回访东莞的赵炳华战友就是其中之一。他和我一起在政训队学习过。他不但参加了土改,而且还继续留在东莞搞建设,一直干到担任东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后,因到了退休年龄才下来。更令人钦佩的是,他退休后仍竭力为东莞市的建设奉献余热。他和131师战友们组织成立的建东(即建设东莞)联谊会就是活生生的见证。

而我最熟悉的土改干部是梁成德同志,他原系391团保卫股长,当时他已经提升为团政治处副主任也被抽调去搞土改,担任东莞县常委兼第6区工委第一书记及土改大队长。他领导土改后,工作特别忙,很少回团部来。我只见他回来过一次。我俩相遇时,只互相打了个招呼,他说要急着去汇报工作还要赶回土改队去。听闻他在领导土改工作中认真执行“依靠大军,结合地方”的方针政策。从51年起至52年10月曾先后胜利完成了土改第一、二阶段的工作任务。正当土改进行总结期间,也正是我们部队盼望他早日返回之时,而中共华南分局指示要参加土改的指战员继续留在地方,坚持第三阶段的复查工作。那时我已从保卫股调至师宣传科任文教。而梁成德主任也已任命为师政治部干部管理科科长职务。可是他却致力于东莞县的土改,一直没有回来上任。

我和他在团保卫股共同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互相也比较了解。他是41年入伍的新四军,43年入党的老同志,在抗日战争中经历过多次出生入死的战斗;解放战争期间,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直至南下解放广州、东莞。

我是49年9月参加地下学联,11月15日才进391团政训队的学生兵,50年4月当副区队长后,由马风皋指导员(团保卫股长)介绍入党的。调保卫股当见习干事时,梁成德同志是副股长。他给我这个学生兵讲过很多对敌斗争的故事。在如何做好保卫工作方面,他对我言传身教,其中有三点对我帮助特别大。一是当保卫干部要甘当无名英雄,这使我注意克服名利思想,逐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二是要牢记党的肃反政策“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这使我在55年做审干工作中,一直严格恪守它;三是审案要从“抓矛盾”着手,这使我在工作实践中初步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并对我在1987年能在海军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当副师职教员也起了启蒙和奠基作用。他不仅是我的好领导,而且是良师益友,在我俩进军海南途中的食宿等各方面对我都特别关照。他确实是部队中的好领导,是我们党的宝贵人才,所以师领导和同志们都急盼着他早日回部队上任,而他却毫不计较个人荣誉得失,闪耀着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专捡重担挑,一心一意地为搞好东莞的土改,和上百名参加土改的军队干部同甘苦没有回部队上任。我对此感受很深,也很受教育。我曾想自己在顺德剿匪时,走村串乡,为清匪缴枪,经常被阳光照晒,当时实际年龄不过24岁,而老乡却说我有42岁了。以此对比,搞土改的同志,长年累月在东莞农村干,要比我剿匪时艰苦得多,怎么不令人敬佩呢?我相信东莞人民是不会,也不应该忘记他们的,特别是对担任县区领导工作的梁成德主任来说,凭他闪耀着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必定培养教育出不少得力的建设人才来。

虽然时过境迁,我后来调到山东以至大连,而梁主任也因师部整编北上没回部队,此前他从东莞县调到中山县担任县委书记兼县长,那时我俩还通过一次信,他在给我的信件中,仍然非常关心我的工作和进步,我从内心里非常感谢他,我也和东莞人民一样永远不会也不能忘却这峥嵘岁月结下的东莞情。

当公共汽车到达东莞站时,我的思绪被打断了。赵炳华等几位战友,已备好车在等候迎接。在东莞市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办公室刘主任安排下,我和赖堂、卢兴华等很快就到了他们预先订好的大楼,走进豪华的客厅里和钟其强等近十位东莞战友握手相会,正是“年青阔别老时见,华发皱纹相对鉴”。我深深感到战友的白发标志着他们把青春献给了东莞的改革和建设事业。每个战友的皱纹也铭刻着他们当年的艰苦岁月。而甜蜜的友谊则使我们谁也不愿错过这欢乐的时刻,抢着交谈,问长问短,我们手拉着手,想说的话实在太多,只好在用餐和游览时插空笑谈,天南地北,没完没了。

经关心青少办主任和厚街镇党委陈书记招待过我们后,又驱车去参观现代有名的家具厂和商店,除沿途浏览街景外还专门观赏美丽的海月岩风光,又到虎门看鸦片战争博物馆和林则徐当年销毁鸦片的地方,并在这些景点照相留念,这使大家又加深了对旧社会苦难的认识和对新中国的热爱,也增强了对党的感激和热爱。等于受了一次爱国和国防教育。

对这次回访,东莞战友和原131师驻地的地方干部都很热情接待我们。要让我们好好玩两天,而我由于要遵守疗养院不能外宿的规定(如外宿即当出院了),只好依依不舍地连夜赶回疗养院,而心情却仍留在东莞市。

通过这次回访,我亲眼观看了东莞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当年的厚街、太平镇已经变成了城市,楼房相当豪华,哪还能看出以往的痕迹,已经达到城乡不分了,甚至还超过某些城市。这使我深深感到改革开放后的东莞市已经迅速崛起,突飞猛进,外向型工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环境也非常优越,精神和物质两个文明做到了同步前进等,从而增强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也想到我们131师在解放东莞后驻守两年多来,对东莞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作出了重要的不可磨灭也不可忘记的贡献。当时我们部队同志严守边防、护卫铁路、拥政爱民,支援东莞地方建设,疏浚莞城珊洲河等爱民劳动,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特别是派出蒋润观师政委、梁成德主任以及赵炳华、钟其强等五百多名指战员参加土改,札根农村与贫下中农“三同”,进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分田地、打土豪,建立乡镇政权,使翻身的东莞人民焕发出巨大生产、建设热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把东莞从农业县建设成为国内外闻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可见131师在东莞这段峥嵘岁月历史是应该珍视的,不可忘记的。列宁有句名言:“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我这次多方设法要回访东莞,就是要重温我在解放初期在东莞生活、工作了两年多峥嵘岁月所产生对东莞热爱和留恋的深情,还有当时在一起工作、战斗建立起来的战友之间的厚谊深情,以表达我对为东莞解放、清匪反霸,土改、建设以至改革开放付出毕生血汗,并与东莞人民一直艰苦奋斗所取得巨大成就的战友们表示敬佩和祝愿。前进吧,可爱的、美丽的东莞市迎着新世纪初升的朝阳,向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未来,将会变得更美好!

(作者:罗梅章)

光荣的四野四十四军
我们是四野四十四军后代,铭记我们先辈光荣地革命历史。以史实为镜鉴,颂英烈之功勋,弘革命之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最新文章